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5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布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包括吊锭帽、吊锭帽保护圈、螺旋定位杆、一组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调节定位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一定位调节螺母、支撑圈和调节手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纺织时能进行高效、稳定、精准的吊锭调整作业,保证退绕张力均匀,能进行色织布料的高质量的纺织作业,且能实现快速的组装及引线纺织,保证所织色织布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吸汗性、柔软性,布料光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
本技术属于纺织布料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通过纺织时高效合理的调整吊锭结构,保证纺织机纺织原料丝的数量、密度的稳定性、精准性,提高纺织色织布的吸湿性、透气性。
技术介绍
色织布,即用染色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纱染色一般分为色纺纱和染色纱二种方式,通常说的色织布是指梭织机织的布,但针织机也同样可以做出色织针织布。相对印染布来说它风格独特,但是价格偏贵,由于色织布的染纱、织造、后整理的总损耗比较大,台产也不及白坯布的产量高,所以成本加大。色织布分为三种,第一种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色织棉布、色织涤棉布、色织中长仿毛花呢、全毛花呢、毛涤花呢、毛涤粘三合一花呢、竹节纱布、疙瘩纱布、丝麻等。第二种根据织造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平纹色织布、色织府绸、色织格花呢,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还有卡其、斜纹布、人字呢、华达呢、贡缎、小提花、大提花布等。第三种根据前后道不同的工艺特点还可以分为色经白纬布(牛津布、青年布、牛仔布、劳动布等)色经色纬布(条格布、格子布、床单布、格花呢、等)还有因后道工艺的拉毛、起绒、磨毛、缩绒而形成的各种色织毛绒布。相比印染布,色织布具有色彩丰富、立体感强、色牢度高等特点,但由于染纱、织造、后整理等工序损耗较大、台产也不及白坯布产量高,因此投入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色织布占全球棉纺行业份额仅为7%,印染布与牛仔比例最高,未来伴随消费者对于服装色彩等需求愈加时尚与多变,色织布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大。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还有现代机械织布机、现代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纺织机来说,纺织配件吊锭是纺织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能有效的保证纺织色织布匹的质量及效率,而现有的吊锭结构,其组装及维护不便,作业效率低等,无法满足现有纺织机的高标准组装要求。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纺织时能进行高效、稳定、精准的吊锭调整作业,保证退绕张力均匀,能进行色织布料的高质量的纺织作业,且能实现快速的组装及引线纺织,保证所织色织布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吸汗性、柔软性,布料光泽好。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包括吊锭帽,及设置在吊锭帽上的吊锭帽保护圈,及设置在吊锭帽上的螺旋定位杆,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上的一组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上且与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相配合使用的调节定位板,及设置在吊锭帽内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杆,及与第一定位杆一端连接的第二定位杆,及与第二定位杆一端连接的第三定位杆,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端部的第一定位调节螺母,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上的支撑圈,及设置在支撑圈上的调节手持部;所述第一定位杆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二定位杆相配合使用,第二定位杆的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三定位杆相配合使用,其中,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的外圈设置有调节丝槽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上的第二定位调节螺母、第三定位调节螺母。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定位杆上,且与支撑圈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四定位调节螺母。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的直径依次递减。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杆上的转速传感器,及与转速传感器相配合使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其中,智能监控系统由单片机、信息收/发模块、预警模块和定位模块组成,信息收/发模块、预警模块、定位模块组成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智能监控系统的单片机接收转速传感器所反馈的第一定位杆转速信息并同步传输至远程上位机,若转速超过单片机所预存的数据信息,此时,单片机控制预警模块进行语音或频闪灯进行预警,并利用定位模块定位第一定位杆的位置,同时,利用信息收/发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远程上位机,远程监控室人员通过远程上位机进行远程的监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纺织时能进行高效、稳定、精准的吊锭调整作业,保证退绕张力均匀,能进行色织布料的高质量的纺织作业,且能实现快速的组装及引线纺织,保证所织色织布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吸汗性、柔软性,布料光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吊锭帽、2-螺旋定位杆、3-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4-调节定位板、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吊锭帽保护圈、8-第一定位杆、9-第二定位杆、10-第三定位杆、11-第二定位调节螺母、12-第三定位调节螺母、13-第一定位调节螺母、14-支撑圈、15-调节手持部、16-第四定位调节螺母、17-转速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包括吊锭帽1,及设置在吊锭帽1上的吊锭帽保护圈7,及设置在吊锭帽1上的螺旋定位杆2,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2上的一组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3,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2上且与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3相配合使用的调节定位板4,及设置在吊锭帽1内的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杆8,及与第一定位杆8一端连接的第二定位杆9,及与第二定位杆9一端连接的第三定位杆10,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端部的第一定位调节螺母13,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上的支撑圈14,及设置在支撑圈14上的调节手持部15;第一定位杆8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二定位杆9相配合使用,第二定位杆9的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三定位杆10相配合使用,其中,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的外圈设置有调节丝槽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本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上的第二定位调节螺母11、第三定位调节螺母12,用于对第一定位杆8、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及定位;及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上,且与支撑圈14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四定位调节螺母16,用于对支撑圈14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及定位,提高支撑圈14的实用性;及第一定位杆8、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的直径依次递减,保证能进行稳定、精准的连接定位,保证第一定位杆8、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之间的装配及调节后的稳定性。本结构的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杆8上的转速传感器17,及与转速传感器17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锭帽(1),及设置在吊锭帽(1)上的吊锭帽保护圈(7),及设置在吊锭帽(1)上的螺旋定位杆(2),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2)上的一组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3),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2)上且与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3)相配合使用的调节定位板(4),及设置在吊锭帽(1)内的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杆(8),及与第一定位杆(8)一端连接的第二定位杆(9),及与第二定位杆(9)一端连接的第三定位杆(10),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端部的第一定位调节螺母(13),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上的支撑圈(14),及设置在支撑圈(14)上的调节手持部(15);所述第一定位杆(8)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二定位杆(9)相配合使用,第二定位杆(9)的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三定位杆(10)相配合使用,其中,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的外圈设置有调节丝槽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锭帽(1),及设置在吊锭帽(1)上的吊锭帽保护圈(7),及设置在吊锭帽(1)上的螺旋定位杆(2),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2)上的一组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3),及设置在螺旋定位杆(2)上且与螺旋定位杆调节螺母(3)相配合使用的调节定位板(4),及设置在吊锭帽(1)内的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及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杆(8),及与第一定位杆(8)一端连接的第二定位杆(9),及与第二定位杆(9)一端连接的第三定位杆(10),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端部的第一定位调节螺母(13),及设置在第三定位杆(10)上的支撑圈(14),及设置在支撑圈(14)上的调节手持部(15);所述第一定位杆(8)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二定位杆(9)相配合使用,第二定位杆(9)的一端设置为中空内螺纹结构,且与第三定位杆(10)相配合使用,其中,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的外圈设置有调节丝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纺织色织布生产的改进型吊锭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杆(9)、第三定位杆(10)上的第二定位调节螺母(11)、第三定位调节螺母(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顺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立文色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