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038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泡剂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釜体和搅拌轴,釜体上部设有进料管,底部设有出料管,搅拌轴顶部伸出釜体且连接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另一端通过输料管与增压泵连接,增压泵另一端连接气相原料箱,搅拌轴内设有气道,搅拌轴底部固定有空心盘,搅拌轴上设有与空心盘连通的通气孔,空心盘外侧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外侧连接限流管,搅拌轴下部两侧通过连杆固定有竖直刮板,竖直刮板的外侧设置有与釜体内壁接触的刮料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气相原料直接通到釜体底部,并结合搅拌装置,由下向上悬浮式充分混合,且喷出的气相原料可以作为驱动源,减少能源浪费,并且可以防止反应釜内壁上附着结晶料。

Defoaming agent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foamer reaction kett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emical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nd a stirring shaft, the upp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ipe,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pipe, the stirring shaft is extended from the kettle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joint rotary joint, the other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oster pump. The boos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gas phase material box, the stirr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airway, the stirring shaft ar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ollow plate, the stirr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hollow plate, hollow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duct, air duct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ide of a flow limiting tube, the stirring shaf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vertical scraper. The outer vertical scraper is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scraping brush.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gas phase raw materials to be directly communica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s combined with the stirring device from the bottom up suspension type, and the gas phase material can be used as the driving source, thereby reducing energy waste and preven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material from being attach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reaction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泡剂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消泡剂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泡沫是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干扰正常生产,严重时甚至会使生产无法进行下去。泡沫的消除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机械法,物理法和机械法操作简单,但是效果不理想。所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化学消泡法,即使用消泡剂控制生产过程中泡沫的形成和破坏已形成的泡沫。近年来,消泡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制浆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制药发酵、涂料油墨、水处理等工业生产中。在消泡剂生产工艺中,要将原料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进行乳化,工作时原料由加料口加入,加料口一般设置在顶部,当气液两相混合反应时气相原料容易飘散,有时甚至随真空抽逃泄漏,浪费原料,反应时间长,并且反应釜内壁上容易附着结晶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泡剂反应釜,解决气液两相混合反应时气相原料容易飘散,有时甚至随真空抽逃泄漏,浪费原料,反应时间长和反应罐内壁上容易附着结晶料的问题。本技术消泡剂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轴,搅拌轴上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釜体上,釜体上部设置有进料管,底部设置有出料管,釜体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夹套,夹套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下部一侧设置有出气管,搅拌轴顶部伸出釜体且连接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另一端通过输料管与增压泵连接,增压泵另一端连接气相原料箱,搅拌轴内设置有气道,气道与输料管连通,搅拌轴底部固定有空心盘,搅拌轴上设置有与空心盘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空心盘外侧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外侧连接限流管,搅拌轴下部两侧通过连杆固定有竖直刮板,竖直刮板的外侧设置有与釜体内壁接触的刮料刷。所述导气管设计为圆弧形,所述限流管设计为漏斗状。使得喷气速度更快,从而获得更大的旋转速度。所述竖直刮板内设置有空腔,连杆内设置有连通气道和空腔的输气道,刮板外侧设置有连通空腔的喷气孔。可以更好的清除内壁上的结晶料,更好防止附着结晶料。所述喷气孔倾斜设置,且喷气方向与限流管的喷气方向相同。使得喷气孔和限流管的反作用力同向,使得驱动搅拌轴作同一方向旋转。所述釜体底部外侧设置有凹槽,凹槽顶部右侧设置有连通釜体内部的出料孔,出料管固定在凹槽下方,出料管内设置有阀芯,阀芯顶部伸到凹槽顶部,阀芯外周上沿轴向设置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顶部设置有开口,出料管与条形凹槽底部同一水平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的阀芯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另一侧紧贴出料管内壁。可以防止出料管在搅拌时积料,并且可以防止物料沾到手上。所述出料管底部固定有弹性卡环,阀芯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卡环的环形槽,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软管,出料软管上设置有阀门。防止阀芯抽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得气相原料直接通到釜体底部,并结合搅拌装置,由下向上悬浮式充分混合,且喷出的气相原料可以作为驱动源,减少能源浪费,并且可以结合刮料刷和从喷气孔喷出的气相原料对釜体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反应釜内壁上附着结晶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搅拌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刮板,3、旋转接头,4、搅拌轴,5、输料管,6、轴承,7、增压泵,8、气相原料箱,9、进气管,10、夹套,11、刮料刷,12、喷气孔,13、空腔,14、连杆,15、气道,16、空心盘,17、导气管,18、出料孔,19、阀芯,20、出料软管,21、密封圈,22、条形凹槽,23、出料管,24、限流管,25、出气管,26、弹性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的消泡剂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轴4,搅拌轴4上端通过轴承6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釜体1上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置有阀门,进料管用于液体和固体物料进入,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釜体1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夹套10,夹套10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9,下部一侧设置有出气管25,蒸汽可以从进气管9进入然后从出气管25出去,从而对釜体1进行加热,搅拌轴4顶部伸出釜体1且连接有旋转接头3,旋转接头3另一端通过输料管5与增压泵7连接,增压泵7另一端连接气相原料箱8,增压泵7连接电源,搅拌轴4内设置有气道15,气道15与输料管5连通,搅拌轴4底部固定有空心盘16,搅拌轴4上设置有与空心盘16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空心盘16外侧连接有导气管17,所述导气管17外侧连接限流管24,搅拌轴4下部两侧通过连杆14固定有竖直刮板2,竖直刮板2的外侧设置有与釜体1内壁接触的刮料刷11。所述导气管17设计为圆弧形,所述限流管24设计为漏斗状。所述竖直刮板2内设置有空腔13,连杆14内设置有连通气道15和空腔13的输气道,刮板2外侧设置有连通空腔13的喷气孔12。所述喷气孔12倾斜设置,且喷气方向与限流管24的喷气方向相同。目前的出料管23一般为直接出料,会给接料装置带来冲击,虽然有些装置在出料管23中设置阀芯19,然后在出料管23下部两侧设置软管,通过向下抽拉阀芯19使得物料先从软管中出去,然后再全部拔掉阀芯19,避免冲击接料装置,但是,在完全抽出阀芯时,通常会使得物料粘在手上。因此在釜体1底部外侧设置有凹槽,凹槽顶部右侧设置有连通釜体1内部的出料孔18,出料管23固定在凹槽下方,出料管23内设置有阀芯19,阀芯19顶部伸到凹槽顶部,阀芯19外周上沿轴向设置有条形凹槽22,条形凹槽22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位于阀芯19的顶部,且条形凹槽22在阀芯19径向上的深度大于出料孔18的直径,出料管23与条形凹槽22底部同一水平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的阀芯19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1,密封圈21另一侧紧贴出料管23内壁。所述出料管23底部固定有弹性卡环26,阀芯19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卡环26的环形槽,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软管20,出料软管20上设置有阀门。如果气相物料加入完以后还需要搅拌,可以在气相原料箱内通入惰性气体。工作时,把液体和固体物料从进料管加入,然后把气体物料通入到气相原料箱8内,打开增压泵7,气相物料被输送到釜体1底部,并且气相物料喷出时的反作用力驱动空心盘16、导气管17、搅拌轴4、刮板2和连杆14旋转,对物料进行搅拌,蒸汽从进气管9进入从出气管25出去,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反应完成后,可以打开出料软管20上的阀门,出料管23渗透的物料从出料软管20进入接料装置中,然后旋转阀芯19使得条形凹槽22与出料孔18相通,物料流入接料装置中。综上所述,本技术使得气相原料直接通到釜体底部,并结合搅拌装置,由下向上悬浮式充分混合,且喷出的气相原料可以作为驱动源,减少能源浪费,并且可以结合刮料刷和从喷气孔喷出的气相原料对釜体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反应釜内壁上附着结晶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消泡剂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泡剂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轴(4),搅拌轴(4)上端通过轴承(6)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釜体(1)上部设置有进料管,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釜体(1)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夹套(10),夹套(10)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9),下部一侧设置有出气管(25),其特征在于:搅拌轴(4)顶部伸出釜体(1)且连接有旋转接头(3),旋转接头(3)另一端通过输料管(5)与增压泵(7)连接,增压泵(7)另一端连接气相原料箱(8),搅拌轴(4)内设置有气道(15),气道(15)与输料管(5)连通,搅拌轴(4)底部固定有空心盘(16),搅拌轴(4)上设置有与空心盘(16)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空心盘(16)外侧连接有导气管(17),所述导气管(17)外侧连接限流管(24),搅拌轴(4)下部两侧通过连杆(14)固定有竖直刮板(2),竖直刮板(2)的外侧设置有与釜体(1)内壁接触的刮料刷(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泡剂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轴(4),搅拌轴(4)上端通过轴承(6)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釜体(1)上部设置有进料管,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釜体(1)的外围环绕设置有夹套(10),夹套(10)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9),下部一侧设置有出气管(25),其特征在于:搅拌轴(4)顶部伸出釜体(1)且连接有旋转接头(3),旋转接头(3)另一端通过输料管(5)与增压泵(7)连接,增压泵(7)另一端连接气相原料箱(8),搅拌轴(4)内设置有气道(15),气道(15)与输料管(5)连通,搅拌轴(4)底部固定有空心盘(16),搅拌轴(4)上设置有与空心盘(16)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空心盘(16)外侧连接有导气管(17),所述导气管(17)外侧连接限流管(24),搅拌轴(4)下部两侧通过连杆(14)固定有竖直刮板(2),竖直刮板(2)的外侧设置有与釜体(1)内壁接触的刮料刷(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7)设计为圆弧形,所述限流管(24)设计为漏斗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吉广杨珂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锦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