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电机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697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电机冷却器,包括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和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相连通,还包括安装在电机轴上的风扇,风扇的外部套设进风罩,进风罩的外部套设外风罩,外风罩的外侧面上开设通孔,电机轴自通孔中穿过且通孔的直径和电机轴的直径相同,进风罩和外风罩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进气端和第二冷却管连通,气流通道的出气端和外界连通,电机工作时,空气由第一冷却管到第二冷却管后再进入气流通道,最后排放到外界,由于工作时滑环部分相对于电机主体部分的所散发出的热量较少,空气自第一冷却管流出时温升不大,空气再进入第二冷却管时的冷却效果就会比较好。

Winding motor cool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cooling technology field,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winding motor cooler, including second first cooling cooling tube and the motor main body part motor slip ring portion of the tube, the first cooling pipe and second cool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also includes a fan mounted on the motor shaft, the fan is sheathed with the air inlet cover, external air inlet hood set outside the hood,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wind hood is arranged on the through hole, the hole from the motor shaft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motor shaft and the same diameter, the air inlet hood airflow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air inlet end, and the second cooling airflow passage pipe, communicated with air the outlet channel and the outside world, the motor work, from the first to second air cooling pipe cooling pipe before entering the air channel, finally discharged to the outside world, since the work part relative to the main part of the slip ring motor The heat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first cooling tube, and the cooling effect will be better when the air enters the second cool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电机冷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绕线电机冷却器。
技术介绍
绕线电机在当前机械生产等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绕线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及时散热对绕线电机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对于采用IC611冷却方式的绕线电机的冷却器,主要包括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和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相连通,外冷风由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进入到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由于电机主体部分的释放的热量较多,外冷风进入到第二冷却管时温度很快升高,温度已经升高的外冷风再进入到第一冷却管后的冷却效果较差,不利于滑环部分的冷却,使得整体的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较好的绕线电机冷却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电机冷却器,包括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和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相连通,还包括风扇,风扇安装在电机轴上,风扇的外部套设进风罩,进风罩的外部套设外风罩,外风罩的外侧面上开设通孔,电机轴自通孔中穿过且通孔的直径和电机轴的直径相同,进风罩和外风罩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且该气流通道的进气端和第二冷却管连通,气流通道的出气端和外界连通。有益效果:电机工作时,电机轴转动带动风扇转动,风扇开始吸气,空气自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进入,流入到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内,之后再自气流通道的进气端进入、沿着气流通道流动,最后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由于电机工作时滑环部分相对于电机主体部分的所散发出的热量较少,空气自第一冷却管流出时温升不大,空气再进入第二冷却管时的冷却效果就会比较好,如此设计出的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其中,为了使结构线条清晰,图1中A部分未画剖面线。图中:10-第一冷却管;20-第二冷却管;30-电机轴;40-进风罩;50-外风罩;60-挡风圈;70-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绕线电机冷却器,包括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10和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20,第一冷却管10和第二冷却管20相连通,还包括风扇,风扇安装在电机轴30上,风扇的外部套设进风罩40,进风罩40的外部套设外风罩50,外风罩50的外侧面上开设通孔,电机轴30自通孔中穿过且通孔的直径和电机轴的直径相同,进风罩40和外风罩5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且该气流通道的进气端和第二冷却管20连通,气流通道的出气端和外界连通。电机工作时,电机轴30转动带动风扇转动,风扇开始吸气,空气自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10进入,流入到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20内,之后再自气流通道的进气端进入、沿着气流通道流动,最后排放到外界环境中,空气流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标注方向。本专利技术中,外界空气是先进入到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10内,再进入到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20内,由于电机工作时滑环部分相对于电机主体部分的所散发出的热量较少,空气自第一冷却管10流出时温升不大,空气再进入第二冷却管20时的冷却效果就会比较好,如此设计出的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较好。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和电机轴30的轴身之间设置环状挡风圈60,挡风圈60起到密封的作用,使得风扇转动时能够有效吸收外界空气自第一冷却管10内流入。进一步的,所述挡风圈60夹持在压板70和外风罩50的外侧面之间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可在螺栓连接处通过设置条形孔使得安装时挡风圈60的位置便于调节。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由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绕线电机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电机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10)和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20),第一冷却管(10)和第二冷却管(20)相连通,还包括风扇,风扇安装在电机轴(30)上,风扇的外部套设进风罩(40),进风罩(40)的外部套设外风罩(50),外风罩(50)的外侧面上开设通孔,电机轴(30)自通孔中穿过且通孔的直径和电机轴的直径相同,进风罩(40)和外风罩(5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且该气流通道的进气端和第二冷却管(20)连通,气流通道的出气端和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电机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滑环部分的第一冷却管(10)和电机主体部分的第二冷却管(20),第一冷却管(10)和第二冷却管(20)相连通,还包括风扇,风扇安装在电机轴(30)上,风扇的外部套设进风罩(40),进风罩(40)的外部套设外风罩(50),外风罩(50)的外侧面上开设通孔,电机轴(30)自通孔中穿过且通孔的直径和电机轴的直径相同,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王建裕许建忠檀华廷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