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931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分别进行煅烧;二、将煅烧后得到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进行配比混合;三、将混合好后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和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混合得到胶水;四、用上胶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所述胶水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上,并经高温烘烤得到粘结片;五、将粘结片和铜箔叠合并经真空热压后得到Dk>10的覆铜板;本产品采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混合粉料混合高频响应较好,粉料的Q值高,作为填料制作的覆铜板的介质损耗低。

A method of making a Dk > 10 copper clad plat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of copper,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Dk, CCL 10,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magnesium silicate, titanium oxide, strontium titanate and calcium titanate, magnesium titanate and barium titanate powders were calcined; two, obtained after calcination, titanium oxide, magnesium silicate strontium titanate and calcium titanate, magnesium titanate and barium titanate powder were mixed; three, the mixture of magnesium silicate, titanium oxide, strontium titanate and calcium titanate, magnesium titanate and barium titanate powder and PTFE dispersion emulsion mixing glue; four, glue machine will get the second step the glue evenly coated on the glass fiber cloth, and baked at high temperature by five, the adhesive sheet; bonding sheet and copper foil laminated with Dk obtained by vacuum hot pressing, CCL 10; this product by special work. The high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mixed powder is good, and the Q value of the powder is high. The dielectric loss of the copper cladding plate made as the filler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是利用高介电常数粉料掺杂聚四氟乙烯树脂,通过粉料和树脂混料、玻璃纤维布涂胶、热压等工艺制作。现有技术是掺杂普通的二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钡等高介电常数粉料实现的,产品的损耗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高介电常数粉料生产Dk>10的覆铜板时产品损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分别进行煅烧,煅烧过程为三个循环,每个循环的时长为2个小时,且每个循环的煅烧温度变化从1200℃升至1450℃后再从1450℃降至1200℃;二、将步骤一中煅烧后得到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进行配比混合,其中质量配比如下:硅酸镁2-10%、氧化钛12-18%、钛酸锶25-35%、钛酸钙10-15%、钛酸镁15-20%、钛酸钡为余量;粒径大小有2μm、5μm、10μm、15μm以及20μm共5种,且每种粒径的粒数所占的百分比如下:5μm8-12%,10μm15-25%,15μm30-38%,20μm20-27%,2μm为余量;三、将步骤二中混合好后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和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混合,并加入有利于无机物粉料和有机物混合的助剂得到胶水;四、用上胶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所述胶水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上,并经高温烘烤得到粘结片;五、将粘结片和铜箔叠合并经真空热压后得到Dk>10的覆铜板;优选的,步骤二中的所述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混合后的介电常数大于100;优选的,步骤二中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混合后的重量占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混合后的重量与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的固含量之和的50%-70%;优选的,步骤三中的所述助剂的质量最多占混合液固体质量的5‰;优选的,步骤四中的高温烘烤的温度范围为330℃~380℃;优选的,步骤四中的高温烘烤的时间为10min。有益效果:本产品采用经过不同工艺烧结煅烧、不同粒径混合等特殊工艺处理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钛酸钡等粉料混合高频响应较好,粉料Q值高,作为填料制作覆铜板,该工艺生产的Dk>10的覆铜板的介电常数高,Dk可以做到10-20之间且覆铜板介质损耗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无法获得。具体实施例: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分别进行煅烧,煅烧过程为三个循环,每个循环的时长为2个小时,且每个循环的煅烧温度变化从1200℃升至1450℃后再从1450℃降至1200℃;二、将步骤一中煅烧后得到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进行配比混合,其中质量配比如下:硅酸镁2-10%、氧化钛12-18%、钛酸锶25-35%、钛酸钙10-15%、钛酸镁15-20%、钛酸钡为余量;粒径大小有2μm、5μm、10μm、15μm以及20μm共5种,且每种粒径的粒数所占的百分比如下:5μm8-12%,10μm15-25%,15μm30-38%,20μm20-27%,2μm为余量;三、将步骤二中混合好后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和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混合,并加入有利于无机物粉料和有机物混合的助剂得到胶水;四、用上胶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所述胶水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上,并经高温烘烤得到粘结片;五、将粘结片和铜箔叠合并经真空热压后得到Dk>10的覆铜板。步骤二中的所述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混合后的介电常数大于100。步骤二中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混合后的重量占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混合后的重量与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的固含量之和的50%-70%。步骤三中的所述助剂的质量最多占混合液固体质量的5‰。步骤四中的高温烘烤的温度范围为330℃~380℃。步骤四中的高温烘烤的时间为10min。本产品采用经过不同工艺烧结煅烧、不同粒径混合等特殊工艺处理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钛酸钡等粉料混合高频响应较好,粉料Q值高,作为填料制作覆铜板,该工艺生产的Dk>10的覆铜板的介电常数高,Dk可以做到10-20之间且覆铜板介质损耗低。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分别进行煅烧,煅烧过程为三个循环,每个循环的时长为2个小时,且每个循环的煅烧温度变化从1200℃升至1450℃后再从1450℃降至1200℃;二、将步骤一中煅烧后得到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进行配比混合,其中质量配比如下:硅酸镁2‑10%、氧化钛12‑18%、钛酸锶25‑35%、钛酸钙10‑15%、钛酸镁15‑20%、钛酸钡为余量;粒径大小有2μm、5μm、10μm、15μm以及20μm共5种,且每种粒径的粒数所占的百分比如下:5μm8‑12%,10μm15‑25%,15μm30‑38%,20μm20‑27%,2μm为余量;三、将步骤二中混合好后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和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混合,并加入有利于无机物粉料和有机物混合的助剂得到胶水;四、用上胶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所述胶水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上,并经高温烘烤得到粘结片;五、将粘结片和铜箔叠合并经真空热压后得到Dk>10的覆铜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k>10的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分别进行煅烧,煅烧过程为三个循环,每个循环的时长为2个小时,且每个循环的煅烧温度变化从1200℃升至1450℃后再从1450℃降至1200℃;二、将步骤一中煅烧后得到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进行配比混合,其中质量配比如下:硅酸镁2-10%、氧化钛12-18%、钛酸锶25-35%、钛酸钙10-15%、钛酸镁15-20%、钛酸钡为余量;粒径大小有2μm、5μm、10μm、15μm以及20μm共5种,且每种粒径的粒数所占的百分比如下:5μm8-12%,10μm15-25%,15μm30-38%,20μm20-27%,2μm为余量;三、将步骤二中混合好后的硅酸镁、氧化钛、钛酸锶、钛酸钙、钛酸镁以及钛酸钡的粉料和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混合,并加入有利于无机物粉料和有机物混合的助剂得到胶水;四、用上胶机将步骤二中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绍兵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升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