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741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窄边框背光源中,胶框的厚度较小,导致胶框的强度较差,更易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进而导致生产的背光源的良品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背光源结构包括:胶框以及设置在胶框内的导光板,胶框的内侧面远离导光板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导光板的侧面与胶框的内侧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背光源结构应用于显示装置。

A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technology, solves the existing backlight narrow frame, plastic frame of small thickness, resulting in poor strength of the glue frame, prone to deformation, fracture and other issues, which led to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yield backlight production the rate of. The backlight structure comprises a glue frame and a light guide plate arranged in the rubber frame.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glue frame and far from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glue frame. The middle light sourc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没有直接发光的功能,因此,必须在液晶屏的背面额外设置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调制背光源发出的光来显示图像。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源主要包括底板1、设在底板1上的导光板2和光学膜片3、以及用于固定和支撑导光板2和光学膜片3的胶框4。目前,随着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了窄边框背光源。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减小胶框的厚度,来实现背光源的窄边框,但胶框的厚度较小时,会加大胶框生产过程中的量产难度,并且厚度较小的胶框的强度较差,更易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导致生产的背光源的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用于在实现背光源窄边框的情况下,增大背光源胶框的强度,进而提高背光源的良品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背光源结构包括:胶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胶框内的导光板,所述胶框的内侧面远离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胶框的内侧面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为楔形加强条。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为侧入式导光板,所述加强条为具有缺口的半封闭式结构,所述加强条所具有的缺口与所述侧入式导光板作为入光面的侧面相对。进一步地,所述胶框的壁厚为d1,所述加强条的最大宽度为d2,其中,0.2mm<d1≤0.4mm,0.5mm≤d1+d2≤0.65mm,所述加强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胶框的壁厚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最大高度为d3,其中,所述加强条的高度方向与所述胶框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加强条的宽度随着所述加强条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通过遮光胶带与所述胶框粘结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遮光胶带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处的光学膜片固定部和粘结在胶框的外侧壁上的胶框固定部。进一步地,所述胶框固定部在所述胶框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为0.2mm~0.4mm。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扩散片、棱镜片和增光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源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源结构中,胶框的内侧面远离导光板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并且导光板的侧面与胶框的内侧面相配合,这就使得在为了实现窄边框的背光源,将胶框的厚度减小时,加强条可在不影响背光源的窄边框的情况下,加宽部分胶框的宽度,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增强了胶框的强度,避免了出现胶框变形,断裂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生产的背光源的良品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源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背光源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故此处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导光板,3—光学膜片,4—胶框,5—加强条,6—遮光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结构,如图2所示,该背光源结构包括:胶框4以及设置在胶框内的导光板2,胶框4的内侧面远离导光板2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5,导光板2的侧面与胶框4的内侧面相配合。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结构中,胶框4的内侧面远离导光板2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5,并且导光板2的侧面与胶框4的内侧面相配合,这就使得在为了实现窄边框的背光源,将胶框4的厚度减小时,加强条5可在不影响背光源的窄边框的情况下,加宽部分胶框4的宽度,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增强了胶框4的强度,避免了出现胶框4变形,断裂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生产的背光源的良品率。在实现背光源超窄边框的同时,可减小胶框量产难度、改善胶框变形及断裂的情况。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上述加强条5可为楔形加强条,当导光板为侧入式导光板时,上述加强条可为具有缺口的半封闭式结构,该加强条所具有的缺口与侧入式导光板作为入光面的侧面相对,从而能够避免加强条影响背光源的入光。加强条5与胶框4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单独分开形成的。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胶框4的壁厚为d1,加强条5的最大宽度为d2,在达到胶框4的基本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窄边框背光源的需求,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0.2mm<d1≤0.4mm,并且当胶框4的壁厚d1和加强条5的最大宽度d2满足0.5mm≤d1+d2≤0.65mm时,不仅可以实现背光源结构的窄边框,还可在不影响背光源发光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条5有效提高胶框4的强度,避免出现胶框4变形,断裂的问题,进而提高生产的背光源的良品率。上述加强条5的宽度方向与胶框4的壁厚方向相同。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加强条5的最大高度d3越高,加强条5的最大宽度d2越大时,加强条5对胶框4的支撑力就越大,则胶框4的强度也就越大,但加强条5过高或过宽时,背光源结构的反射光线就会增加,导致背光源的侧边会出现亮线,就会影响背光源的发光性能,因此,本技术中优选加强条5的最大高度此外,当加强条5的宽度随着加强条5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时,也可在不影响加强条5对胶框4的支撑的情况下,减小加强条5对背光源结构的发光的影响。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背光源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的出光面上的光学膜片3,光学膜片3通过遮光胶带6与胶框4粘结在一起。通过使用遮光胶带6将光学膜片3与胶框4粘结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提高背光源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光学膜片3的作用,防止光学膜片3移动,避免对背光源的出光造成影响。可选地,如图2所示,遮光胶带6可包括设置在光学膜片3的边缘处的光学膜片固定部61和粘结在胶框4的外侧壁上的胶框固定部62。光学膜片固定部61和胶框固定部62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别单独形成的。例如可以为光学膜片固定部61延伸至胶框外侧弯折而成。遮光胶带反折贴附可增加遮光胶带与胶框的贴附面积,提高背光可靠性。专利技术人发现,如图2所示,由于遮光胶带6是双面带胶的,因此,若遮光胶带6的胶框固定部62在胶框4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d4太长时,容易粘异物,进而影响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而若遮光胶带6的胶框固定部62在胶框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d4太短,则不能有效粘结光学膜片3与胶框4,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胶框固定部在胶框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d4为0.2mm~0.4mm。示例性地,上述光学膜片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扩散片、棱镜片和增光膜。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胶框内的导光板,所述胶框的内侧面远离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胶框的内侧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胶框内的导光板,所述胶框的内侧面远离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处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胶框的内侧面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为楔形加强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侧入式导光板,所述加强条为具有缺口的半封闭式结构,所述加强条所具有的缺口与所述侧入式导光板作为入光面的侧面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壁厚为d1,所述加强条的最大宽度为d2,其中,0.2mm<d1≤0.4mm,0.5mm≤d1+d2≤0.65mm,所述加强条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胶框的壁厚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最大高度为d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丽李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