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杂质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916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杂质阀门,包括阀体、阀瓣和阀杆,阀瓣设于阀体中,阀体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且进水通道末端低于出水通道的起始端,阀瓣位于阀体流道正上方,阀体流道的出口处设有阀体密封面,阀体密封面的内径大于阀体流道的内径,阀瓣的阀瓣密封面外端有轴向设置的凸台,凸台的外径小于阀体流道的内径;阀瓣设有螺纹孔,阀杆下端外侧壁有与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密封面与阀体流道分离,并阻隔杂质于阀体流道之中,避免杂质直接进入密封面,从而达到保护密封面的目的;此外,阀瓣与阀杆改为螺纹旋进结构,使阀瓣的重心在中心线上,并增加了阀瓣外圆与阀体内孔之间的定位长度,从而保证了其足够的定位精度,确保密封效果。

An anti impurity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 impurity valve, comprising a valve body, the valve flap and the valve stem, valve arranged on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passage and a water outlet passage, and the inlet end of the channel below the starting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channel, the valve in the valve body flow just above the outlet flow passage of a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sealing surface, the sealing surface of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diameter greater than the channel diameter, the valve valve sealing surface of the out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axial set, convex outer diameter smaller than diameter of the flow passage of a valve body; the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 hole, the lower end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stem with external threads and thread hole adapter.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sealing surface and the valve body flow separation and impurity barrier in the valve body flow, to avoid impurities directly into the sealing surface, so as to protect the sealing surface; in addition, the valve flap and the valve stem is threaded into the valve structure, so that the center of gravity in the center line, and to increase the length of the valve between the external position the circle and the valve hole, so as to ensure sufficient precision, ensure the sea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杂质阀门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抗杂质阀门。
技术介绍
锅炉汽水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管道焊接而成,电厂在初建或平常的检修过程中,管道里面难免会混进焊渣、铁锈及其它杂质。而阀门作为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密封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根统计,阀门密封面失效原因有90%以上为密封面被焊渣、铁锈等异物损伤。现有的高温高压小口径截止阀,阀瓣的底部就是密封面,介质流向为低进高出,介质中的杂质必然随着介质的流动而带到密封面,阀门在关闭过程中,随着阀门开度的降低,阀瓣与阀体密封面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杂质必然堆积在密封面处和密封面间,导致关闭过程中极易损伤密封面。加之高温高压小口径截止阀的流道小,杂质集中度高,出现这种故障的阀门数量非常多,给电厂和阀门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杂质阀门,其密封面与阀体流道分离,避免杂质直接进入密封面,提高阀门密封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杂质阀门,包括阀体、阀瓣和阀杆,所述阀瓣设于阀体中,所述阀体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位于阀体左、右侧,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按水流的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且进水通道末端低于出水通道的起始端,所述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的阀体流道竖直设置,所述阀瓣位于阀体流道正上方;所述阀体顶部有竖直设置的安装孔位,所述阀杆的下端穿过安装孔位伸进阀体中与阀瓣连接,所述阀体流道的出口处设有阀体密封面,所述阀体密封面的内径大于阀体流道的内径,所述阀瓣的阀瓣密封面的下端有轴向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阀体流道的内径,所述阀体密封面与阀瓣密封面为锥形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位外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与阀体固接,所述压盖有供阀杆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阀体流道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在阀体流道内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位于阀体流道出口端,所述阀体流道上端开口直径大于阀体流道下端开口直径,所述阀体密封面与凸台之间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与第一台阶面不接触。本技术阀体密封面内径略大于阀体流道,从而使阀体密封面与流道分开,阀瓣密封面外设置一直段凸台,凸台外圆略比阀体流通小。阀门关闭时阀瓣凸台先进入阀体流道,由于两者间隙较小,介质中的杂质便被阻断在密封面外,关闭时就保护了阀门密封面。此外,现有阀门中阀瓣和阀杆采用挂式结构,阀瓣的上端加工出一个槽,该槽一方面造成阀瓣重心不在其中心线上,另一方面也造成阀瓣外圆与阀体内孔不能正常定位。当阀门安装在垂直管道上时,阀瓣由于重心和不能定位的原因在关闭过程中其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存在一个向下的倾角,如果阀体内孔与阀瓣外圆间隙过大,则倾角过大,密封面不易重合而易发生泄漏。所以进一步的,本技术在阀瓣与阀杆的连接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将挂式连接改为螺纹旋进。具体的,所述阀瓣顶面设有螺纹孔,所述阀杆下端有与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阀瓣与阀杆形成螺纹副。并在螺纹孔根部加工内孔,所述内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内孔的轴向尺寸大于阀杆外螺纹段的长度,当阀杆头部完全旋进螺纹孔时,阀杆螺纹面与阀瓣螺纹面就脱离,这样阀瓣就挂在了阀杆上了。由于阀瓣未开槽,该结构的好处在于提高了阀瓣与阀体的定位精度及保持阀瓣重心位置在其中心线上,解决了阀瓣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偏心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上设有阀杆螺母,所述阀杆螺母与阀杆螺纹连接,支架上端与阀杆螺母固接,支架下端与阀体固接。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与阀杆螺母间为右旋梯形螺纹副,为防止阀杆在旋转过程与阀瓣脱落,阀瓣与阀杆之间为左旋螺纹副,所述阀杆顶端连接有手轮。本技术中介质低进高出,手轮带动阀杆转动,阀杆与阀杆螺母形成右旋梯形螺旋副,阀杆螺母通过一紧定螺钉与支架固定在一起,这样阀杆就在手轮的旋转下实现上下移动。阀瓣通过左旋螺纹副与阀杆固接,阀瓣就随着阀杆的上、下移动实现阀门的开和关。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顶端为套筒结构,所述阀杆螺母同轴设于套筒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阀杆螺母通过紧定螺钉与套筒结构固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针对阀门密封面易被杂质损伤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使密封面与阀体流道分离,避免杂质直接进入密封面;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实现阀瓣与阀体密封面接触之前阻隔杂质于阀体流道之中,从而达到保护密封面的目的;2.针对阀瓣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在垂直管道上不易重合的问题,本技术改进了阀瓣与阀杆的连接方式。将现有技术中阀瓣上端开T形槽挂在阀杆上的结构改为螺纹旋进结构。一方面使阀瓣的重心在中心线上,另一方面增加了阀瓣外圆与阀体内孔之间的定位长度,从而保证了其足够的定位精度,使阀门关闭时阀瓣密封面能与阀体密封面完美贴合在一起,确保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密封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阀体密封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阀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瓣、3-阀杆、4-支架、5-压盖、6-进水通道、7-出水通道、8-手轮、9-阀杆螺母、10-阀体流道、11-阀体密封面、12-阀瓣密封面、13-凸台、14-第一台阶面、15-螺纹孔、16-第二台阶面、17-内孔、18-紧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抗杂质阀门,包括阀体1、阀瓣2和阀杆3,阀瓣2设于阀体1中,阀体1包括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分别位于阀体1左、右侧,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均按水流的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且进水通道6末端低于出水通道7的起始端,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之间的阀体流道10竖直设置,阀瓣2位于阀体流道10正上方;阀体1顶部有竖直设置的安装孔位,安装孔位外端设有压盖5,压盖5与阀体1固接,压盖5有供阀杆3穿过的通孔,阀杆3的下端依次穿过压盖5的通孔和阀体的安装孔位伸进阀体1中与阀瓣2连接。如图2、3、4所示,阀体流道10的出口处设有阀体密封面11,阀体密封面11的内径大于阀体流道10的内径,阀瓣2的阀瓣密封面12的下端有轴向设置的凸台13,凸台13的外径小于阀体流道10的内径,阀体密封面11与阀瓣密封面12为锥形面。进一步的,阀体流道10为阶梯孔,阶梯孔在阀体流道10内形成第一台阶面14,第一台阶面14位于阀体流道10出口端,阀体流道10上端开口直径大于阀体流道10下端开口直径,阀体密封面11与凸台13之间有第二台阶面16,第二台阶面16与第一台阶面14不接触。本技术阀体流道10为阶梯孔,阀体密封面11内径略大于阀体流道10,从而使阀体密封面11与流道分开,阀瓣密封面12外设置一直段凸台13,凸台13外径比阀体流道10内径略小。阀门关闭时,阀瓣2的凸台13先进入阀体流道10,由于两者间隙较小,介质中的杂质便被阻断在密封面外,关闭时就保护了阀门密封面。进一步的,本技术在阀瓣与阀杆的连接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将挂式连接改为螺纹旋进。具体的,阀瓣2顶面设有螺纹孔15,阀杆3下端有与螺纹孔15适配的外螺纹,阀瓣2与阀杆3形成螺纹副。并在螺纹孔15根部加工一内孔17,内孔17的直径大于螺纹孔15的直径,内孔17的轴向尺寸大于阀杆3外螺纹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杂质阀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杂质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瓣(2)和阀杆(3),所述阀瓣(2)设于阀体(1)中,所述阀体(1)包括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所述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分别位于阀体(1)左、右侧,所述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均按水流的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且进水通道(6)末端低于出水通道(7)的起始端,所述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之间的阀体流道(10)竖直设置,所述阀瓣(2)位于阀体流道(10)正上方;所述阀体(1)顶部有竖直设置的安装孔位,所述阀杆(3)的下端穿过安装孔位伸进阀体(1)中与阀瓣(2)连接,所述阀体流道(10)的出口处设有阀体密封面(11),所述阀体密封面(11)的内径大于阀体流道(10)的内径,所述阀瓣(2)的阀瓣密封面(12)下端有轴向设置的凸台(13),所述凸台(13)的外径小于阀体流道(10)的内径,所述阀体密封面(11)与阀瓣密封面(12)为锥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杂质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瓣(2)和阀杆(3),所述阀瓣(2)设于阀体(1)中,所述阀体(1)包括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所述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分别位于阀体(1)左、右侧,所述进水通道(6)和出水通道(7)均按水流的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且进水通道(6)末端低于出水通道(7)的起始端,所述进水通道(6)与出水通道(7)之间的阀体流道(10)竖直设置,所述阀瓣(2)位于阀体流道(10)正上方;所述阀体(1)顶部有竖直设置的安装孔位,所述阀杆(3)的下端穿过安装孔位伸进阀体(1)中与阀瓣(2)连接,所述阀体流道(10)的出口处设有阀体密封面(11),所述阀体密封面(11)的内径大于阀体流道(10)的内径,所述阀瓣(2)的阀瓣密封面(12)下端有轴向设置的凸台(13),所述凸台(13)的外径小于阀体流道(10)的内径,所述阀体密封面(11)与阀瓣密封面(12)为锥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杂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流道(10)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在阀体流道(10)内形成第一台阶面(14),第一台阶面(14)位于阀体流道(10)出口端,所述阀体流道(10)上端开口直径大于阀体流道(10)下端开口直径,所述阀体密封面(11)与凸台(13)之间有第二台阶面(16),所述第二台阶面(16)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西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