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及燃煤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557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领域,公开了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及燃煤锅炉系统。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将利用氨气脱硝的第一脱硝系统(SNCR喷射系统)与使用催化剂脱硝的第二脱硝系统(SCR催化系统)配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脱硝效果,减少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使得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可以确保锅炉在任何负荷下都达到排放要求的效果。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烟气处理系统以及燃烧系统,这样将SCR催化系统设置于锅炉系统的尾部,既可以减少投资减少占地,又可以降低烟道压降损失,对比传统方案的电耗大幅降低。

A coal-fired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and coal fired boiler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al burning, and discloses a coal fired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and a coal-fired boiler system. The first denitration system in coal fired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using ammonia denitration (SNCR injection system) and denitration catalyst denitration system using second (SCR catalytic system) with the use of denitrification can get better, reduce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oxides in the exhaust gas, the coal burning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can ensure that the boiler has reached the effect of discharge requirements at any load. The coal-fired boiler system includes coal-fired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and combustion system, so that the SCR catalytic system is set at the tail part of the boiler system, which can reduce investment and reduce land occupation, as well as reduce the pressure drop of flue ga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cheme,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及燃煤锅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及燃煤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求<50mg/m3(超净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虽然有高效低氮燃烧的能力,但如果不采取特殊的设计和工艺措施很难满足当今环保要求,国内外虽有行业做了流化床炉外脱硝设计,但结构及制造运行成本很高,没有经济性,我国又是煤炭大国,如何实现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炉内低成本的低氮燃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能够确保锅炉在任何负荷下都具有较好的烟气净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系统,其排出的尾气具有较低的氮氧化物含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硝系统和第二脱硝系统,第一脱硝系统与第二脱硝系统按烟气流通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连通;第一脱硝系统包括用于喷射氨气的初级喷射装置和末级喷射装置,初级喷射装置位于末级喷射装置的上游;第二脱硝系统包括催化装置,催化装置中填充有用于脱硝的催化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第一脱硝系统还包括旋风分离器,初级喷射装置设置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末级喷射装置设置于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第一脱硝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氨气喷射量的液氨调节阀,第二脱硝系统的下游设置有用于检测氨含量的氨检测仪,氨检测仪与液氨调节阀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第一脱硝系统与第二脱硝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控温通道,第一控温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省煤器;第一控温通道外设置有旁通烟道,旁通烟道的一端连通至第一省煤器上游的第一控温通道,其另一端连通至第一省煤器下游的第一控温通道;旁通烟道内设置有能够选择性打开或截断旁通烟道的闸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第一控温通道与第二脱硝系统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测温仪,闸板通过驱动部控制开启或关闭,第一测温仪与驱动部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第二脱硝系统下游连通有第二控温通道,第二控温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省煤器,第二控温通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通道内氧含量的第一测氧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下游出口处设置有氮氧化物检测仪。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系统,其包括上述的燃煤烟气处理系统以及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用于对燃烧室内鼓风的一次风系统和二次风系统;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入口与燃烧室连通,燃煤烟气处理系统与燃烧室的连接位置高于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与燃烧室的连接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锅炉系统的一次风系统的出口设置于燃烧室的底部,二次风系统通过上部管道、中部管道以及下部管道连接至燃烧室的侧壁,并与燃烧室连通;上部管道、中部管道以及下部管道的出风口从上至下间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燃煤锅炉系统的下部管道和中部管道的出风口倾斜朝下,中部管道的出风口相对于燃烧室的内壁具有切向的倾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将利用氨气脱硝的第一脱硝系统(SNCR喷射系统)与使用催化剂脱硝的第二脱硝系统(SCR催化系统)配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脱硝效果,减少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使得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可以确保锅炉在任何负荷下都达到排放要求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烟气处理系统以及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用于对燃烧室内鼓风的一次风系统和二次风系统;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入口与燃烧室连通,燃煤烟气处理系统与燃烧室的连接位置高于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与燃烧室的连接位置。这样将SCR催化系统设置于锅炉系统的尾部,既可以减少投资减少占地,又可以降低烟道压降损失,对比传统方案的电耗大幅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燃煤烟气处理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燃煤锅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燃烧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标:100-燃煤烟气处理系统;110-第一脱硝系统;111-初级喷射装置;112-末级喷射装置;113-旋风分离器;114-液氨调节阀;115-氨检测仪;120-第一控温通道;121-第一省煤器;122-旁通烟道;123-闸板;124-第一测温仪;125-检查门;126-匀流栅格板;130-第二脱硝系统;131-催化装置;132-吹灰器;140-第二控温通道;142-第一测氧仪;144-氮氧化物检测仪;200-燃煤锅炉系统;210-燃烧系统;212-燃烧室;220-一次风系统;230-二次风系统;231-上部管道;232-中部管道;233-下部管道;235-二次风机;236-第三测温仪;237-一次风机;238-第二测温仪;240-第二测氧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燃煤烟气处理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燃煤烟气处理系统100的电路连接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100,其包括从上游至下游顺次连通的第一脱硝系统110、第一控温通道120、第二脱硝系统130以及第二控温通道140,第二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及燃煤锅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硝系统和第二脱硝系统,所述第一脱硝系统与所述第二脱硝系统按烟气流通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脱硝系统包括用于喷射氨气的初级喷射装置和末级喷射装置,所述初级喷射装置位于所述末级喷射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二脱硝系统包括催化装置,所述催化装置中填充有用于脱硝的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脱硝系统和第二脱硝系统,所述第一脱硝系统与所述第二脱硝系统按烟气流通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脱硝系统包括用于喷射氨气的初级喷射装置和末级喷射装置,所述初级喷射装置位于所述末级喷射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二脱硝系统包括催化装置,所述催化装置中填充有用于脱硝的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硝系统还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初级喷射装置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所述末级喷射装置设置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硝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氨气喷射量的液氨调节阀,所述第二脱硝系统的下游设置有用于检测氨含量的氨检测仪,所述氨检测仪与所述液氨调节阀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硝系统与所述第二脱硝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控温通道,所述第一控温通道内设置有第一省煤器;所述第一控温通道外设置有旁通烟道,所述旁通烟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省煤器上游的所述第一控温通道,其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省煤器下游的所述第一控温通道;所述旁通烟道内设置有能够选择性打开或截断所述旁通烟道的闸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温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振新苏德仁葛训周亚军钟伟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丰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