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502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的管理;(2)饲养管理:每日上午和晚上用竹鼠饲料各投喂幼竹鼠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5~20g/只,每日下午投喂水果块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20~30g/只;(3)疾病预防管理:养殖场地每个月更换一次,养殖场地使用前,拆除旧的竹壳层,然后使用喷火枪对养殖场地进行杀菌消毒,晾干2~3天后再重新铺设竹壳层和堆设草堆;每隔3天,在竹鼠饲料中添加抗病液用于喂养幼竹鼠;当幼竹鼠的月龄达到5个月的时候,对幼竹鼠进行1次驱虫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饲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对于拓展竹鼠的养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Method for raising young Rhizomy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aising young rhizomyida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breeding site management; (2) feeding management: daily morning and evening with the feeding of young wild Rhizomys feed 1 times, each feeding amount is 15 ~ 20g/, the afternoon daily feeding 1 pieces of fruit every time, the feeding amount is only 20 ~ 30g/; (3) diseas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the replacement of a breeding site each month, breeding site before use, the demolition of the old bamboo shell, and then use a flamethrower to sterilize and disinfect the breeding site, dried for 2~3 days and then re laying of bamboo shell and a pile of hay; every 3 day, add resistance to liquid in the feed for feeding larvae of rhizomyidae rhizomyidae; when the month reached Rhizomys at the age of 5 months, 1 of young Rhizomys anthelmintic treatment. Feeding method adopt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young Rhizomy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survival rate,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hizomys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的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竹鼠是我国的一种特种野生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随着竹鼠养殖业不断发展,食用竹鼠越来越紧缺,价格不断攀升。而竹鼠饲养存活率低、增重慢、生病率高,驯养效果不好,一直制约着竹鼠养殖业的发展。断奶后至3月龄的竹鼠称为幼竹鼠,幼竹鼠身体较为虚弱,采食能力差,抗病力低,生长发育缓慢,因此幼竹鼠的患病率高、成活率低。现行的幼竹鼠的饲养方法主要是采用高营养液体物质补充幼竹鼠的营养元素,采用药物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容易导致幼竹鼠对药物的依赖,易产生抗药性,进而营养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研究合理、高效的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和成活率的同时,不产生抗药性,具有广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因此,研究合理、高效的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广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先对养殖场地进行改造,使养殖场地周围设有竹壳层,有利于后续幼竹鼠生长期间的磨牙的生活习性;然后通过投喂饲料和水果的方法,增加幼竹鼠所摄取的营养元素,提高幼竹鼠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最后通过对养殖场地的杀菌消毒和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液的技术手段,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饲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对于拓展竹鼠的养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的管理:建造2m×1.5m×1m的钢筋水泥养殖池,在养殖池内的侧壁上距离地面0~10cm处全部填铺满一层外表面涂覆有抗菌液的竹壳层,在养殖池的底面按5个/m2的规格堆设草堆,每窝草堆养殖1对幼竹鼠,保持养殖池的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40~50度;(2)饲养管理:每日上午和晚上用竹鼠饲料各投喂幼竹鼠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5~20g/只,每日下午投喂水果块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20~30g/只;(3)疾病预防管理:养殖场地每个月更换一次,养殖场地使用前,拆除旧的竹壳层,然后使用喷火枪对养殖场地进行杀菌消毒,晾干2~3天后再重新铺设竹壳层和堆设草堆;每隔3天,在竹鼠饲料中添加抗病液用于喂养幼竹鼠;当幼竹鼠的月龄达到5个月的时候,对幼竹鼠进行1次驱虫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2)或步骤(3)所述的竹鼠饲料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2~26份水溶性蛋白质粉、10~15份维生素混合物、2~7份氨基酸混合物、50份牛奶和10份水果泥混合后,放入密闭发酵容器中,在30~36℃下密封发酵12~20h,加入100~150份青饲料和3~5份活性微生物饲料,以100r/min的速度搅拌15~22min后,将所有物料放入成型机中,模压成型,得到竹鼠饲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活性微生物饲料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水稻秸秆经过揉搓处理后,切段,放入磁缸中,密封处理20~30h后,加入20~30份牛奶、1份酵母、0.5份连翘和3份玉米须,调节pH值为6.7,在30~35℃下密封发酵3~4天后,进行翻缸处理,接着在20~25℃下发酵2天,得到活性微生物饲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水果泥是由苹果、柿子、香蕉和哈密瓜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而成的水果泥。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青饲料为皇竹草、糖蔗牧草和青菜叶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1)所述的抗菌液为采用重量比为5~7:1苜蓿草和熟化后的山药经过榨汁而成的汁液。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抗病夜和竹鼠饲料的重量比为1:20~25。部分原料的功能介绍如下:水溶性蛋白质粉,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且容易被幼竹鼠吸收。维生素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为幼竹鼠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促进幼竹鼠的营养全面均衡。氨基酸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为竹鼠饲料的原料,用于为幼竹鼠提供丰富的氨基酸,以平衡竹鼠饲料中的氨基酸成分。活性微生物饲料,能够在幼竹鼠的消化系统内形成丰富的微生物群,改善幼竹鼠的肠道消化能力,促进幼竹鼠的消化能力。牛奶,在本专利技术中增加饲料中高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营养成分。水果泥,能够为幼竹鼠提供多种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成分,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幼竹鼠的食欲。水稻秸秆,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作制备活性微生物饲料的主要成分。酵母,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促进饲料的发酵。连翘,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增加饲料的抗病成分,进而提高竹鼠的抗病力。玉米须,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增加饲料的抗病成分,进而提高竹鼠的抗病力。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活性微生物饲料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竹鼠肠道的消化能力,还能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进而加快幼竹鼠的生长速度,提高幼竹鼠的产量。本专利技术先对水稻秸秆经过揉搓处理,使水稻秸秆从较硬结构变成柔软的结构,有利于后续的发酵处理的进行。然后进行密封发酵处理,使经过揉搓处理后的水稻秸秆能够进行初步的降解。接着通过添加牛奶,为水稻秸秆上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再通过加入连翘和玉米须,以提高竹鼠的抗病能力。最后在酸性条件下在30~35℃的高温下密封发酵3~4天,通过高温高速降解水稻秸秆、连翘和玉米须等物质,促进其营养成分的析出;再通过20~30℃的中低温发酵,可以使饲料中的活性微生物的活性保持到最佳程度,有利于活性微生物的助消化作用的发挥,而活性微生物能够促进幼竹鼠的消化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竹鼠的抗病力,进而提高幼竹鼠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各个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环环相扣,能够显著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养殖池的侧壁上铺设的竹壳层,能够适合幼竹鼠生长期间磨牙的需求,且该竹壳层上涂覆由抗菌液,使幼竹鼠在磨牙期间将抗菌液吞咽进体内,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进而提高幼竹鼠的成活率。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疾病预防管理方式,能够高效杀灭幼竹鼠的生长环境细菌的同时,通过施用抗病液配合竹鼠饲料喂养幼竹鼠的方式,不间断地提高幼竹鼠的抗病力。本专利技术能够从幼竹鼠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消化吸收这两个角度同时进行疾病预防管理,所产生的预防作用远远高于单个技术条件所产生的预防作用之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前期的准备活性微生物饲料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水稻秸秆经过揉搓处理后,切段,放入磁缸中,密封处理20h后,加入20份牛奶、1份酵母、0.5份连翘和3份玉米须,调节pH值为6.7,在30℃下密封发酵3天后,进行翻缸处理,接着在20℃下发酵2天,得到活性微生物饲料。水果泥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苹果,放入搅拌机中,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10分钟,得到水果泥。竹鼠饲料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2份水溶性蛋白质粉、10份维生素混合物、2份氨基酸混合物、50份牛奶和10份水果泥混合后,放入密闭发酵容器中,在30℃下密封发酵12h,加入100份皇竹草和3份活性微生物饲料,以100r/min的速度搅拌15min后,将所有物料放入成型机中,模压成型,得到竹鼠饲料。抗菌液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5份苜蓿草和1份熟化后的山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的管理:建造2m×1.5m×1m的钢筋水泥养殖池,在养殖池内的侧壁上距离地面0~10cm处全部填铺满一层外表面涂覆有抗菌液的竹壳层,在养殖池的底面按5个/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的管理:建造2m×1.5m×1m的钢筋水泥养殖池,在养殖池内的侧壁上距离地面0~10cm处全部填铺满一层外表面涂覆有抗菌液的竹壳层,在养殖池的底面按5个/m2的规格堆设草堆,每窝草堆养殖1对幼竹鼠,保持养殖池的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40~50度;(2)饲养管理:每日上午和晚上用竹鼠饲料各投喂幼竹鼠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5~20g/只,每日下午投喂水果块1次,每次的投喂量为20~30g/只;(3)疾病预防管理:养殖场地每个月更换一次,养殖场地使用前,拆除旧的竹壳层,然后使用喷火枪对养殖场地进行杀菌消毒,晾干2~3天后再重新铺设竹壳层和堆设草堆;每隔3天,在竹鼠饲料中添加抗病液用于喂养幼竹鼠;当幼竹鼠的月龄达到5个月的时候,对幼竹鼠进行1次驱虫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幼竹鼠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或步骤(3)所述的竹鼠饲料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2~26份水溶性蛋白质粉、10~15份维生素混合物、2~7份氨基酸混合物、50份牛奶和10份水果泥混合后,放入密闭发酵容器中,在30~36℃下密封发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元益
申请(专利权)人:东兰县三弄瑶山生态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