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36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进线孔、注油口、支撑铁板、安装固定板、固定口、电控制柜、储油箱、进油口、回油电机、散热口、电机支撑座、压力表、吸油管、工作室、回油盘,回油盘设有漏油口、回油口、过液层、储油层,漏油口与工作室紧紧贴合,过液层胶连接于漏油口下方,回油口穿过过液层右侧表面并与吸油管相连接,储油层安装于过液层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回油盘,能将润滑后滴落的油滴进行回收再投入利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的投入。

An energy-saving textile line lubric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saving textile line lubric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wire inlet hole, an oil filling port and a support plate, fixed plate, fixed port,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storage tank, an oil inlet and an oil return port, cooling motor, motor support, pressure gauge, oil pipe, studio, back to the oil pan, oil pan with oil in the back, the oil return port, liquid layer, reservoir, oil spill port and fit tightly connected to the studio, the leak below the liquid layer of glue, the oil return port through the liquid layer side surface and with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servoir installed in the liquid layer, th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by a return tray, can be dropped after lubricating oil droplets for recycling into use, make full use of the lubricating oil, and save energy, reduce the cost of inve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属于纺织线润滑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润滑装置,缝纫机在运转时,提供润滑油的装置。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318021.2的一种纺织线润滑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纺织线润滑不及时的问题,且便于随时关闭注油嘴。其结构包括一平板,平板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的平板中横向设有多个用于穿置纺织线的第一通孔,平板上还竖向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中设有注油管;所述的注油管左侧设有连杆,连杆在中间部分通过铰接轴与连杆侧面相连接,连杆的上端横向固定设有一挡块,挡块通过第三通孔伸进注油管中,连杆的下端设有与纺织线相配合的毛刷;所述的铰接轴上设有扭簧。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纺织用品的润滑,现有技术在对纺织线润滑后无法将残留的油滴进行回收再利用,会浪费资源,扩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纺织线润滑后无法将残留的油滴进行回收再利用,会浪费资源,扩大成本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进线孔、注油口、支撑铁板、安装固定板、固定口、电控制柜、储油箱、进油口、回油电机、散热口、电机支撑座、压力表、吸油管、工作室、回油盘,所述注油口胶连接于工作室内部,所述支撑铁板焊接于工作室上方,所述安装固定板垂直固定在支撑铁板的后方,所述固定口穿过安装固定板外表面,所述电控制柜钉连接于支撑铁板上方,所述进油口穿过储油箱上表面,所述电机支撑座焊接于支撑铁板上方并设于储油箱右侧,所述回油电机通过铆钉固定在电机支撑座上方,所述散热口与回油电机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力表设于电机支撑座前方并与回油电机电连接,所述回油盘通过吸油管机械连接于回油电机右侧,所述回油盘钉连接于工作室下方,所述回油盘设有漏油口、回油口、过液层、储油层,所述漏油口与工作室紧紧贴合,所述过液层胶连接于漏油口下方,所述回油口穿过过液层右侧表面并与吸油管相连接,所述储油层安装于过液层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注油口设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表垂直固定在支撑铁板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孔设于工作室左侧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并列连接于电控制柜右侧。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口设有2个以上散热小孔,能更快将热量给散发出去。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电机为无刷电力,动力足,传输效率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回油盘,能将润滑后滴落的油滴进行回收再投入利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的投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回油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进线孔-1、注油口-2、支撑铁板-3、安装固定板-4、固定口-5、电控制柜-6、储油箱-7、进油口-8、回油电机-9、散热口-10、电机支撑座-11、压力表-12、吸油管-13、工作室-14、回油盘-15、漏油口-1501、回油口-1502、过液层-1503、储油层-15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进线孔1、注油口2、支撑铁板3、安装固定板4、固定口5、电控制柜6、储油箱7、进油口8、回油电机9、散热口10、电机支撑座11、压力表12、吸油管13、工作室14、回油盘15,所述注油口2胶连接于工作室14内部,所述支撑铁板3焊接于工作室14上方,所述安装固定板4垂直固定在支撑铁板3的后方,所述固定口5穿过安装固定板4外表面,所述电控制柜6钉连接于支撑铁板3上方,所述进油口8穿过储油箱7上表面,所述电机支撑座11焊接于支撑铁板3上方并设于储油箱7右侧,所述回油电机9通过铆钉固定在电机支撑座11上方,所述散热口10与回油电机9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力表12设于电机支撑座11前方并与回油电机9电连接,所述回油盘15通过吸油管13机械连接于回油电机9右侧,所述回油盘15钉连接于工作室14下方,所述回油盘15设有漏油口1501、回油口1502、过液层1503、储油层1504,所述漏油口1501与工作室14紧紧贴合,所述过液层1503胶连接于漏油口1501下方,所述回油口1502穿过过液层1503右侧表面并与吸油管13相连接,所述储油层1504安装于过液层1503下方,所述注油口2设有2个,所述压力表12垂直固定在支撑铁板3上方,所述进线孔1设于工作室14左侧的表面,所述储油箱7并列连接于电控制柜6右侧,所述散热口10设有2个以上散热小孔,能更快将热量给散发出去,所述回油电机9为无刷电力,动力足,传输效率高。在使用时,将纺织线通过进线孔1导入,然后通过电控制柜6设置数据后,储油箱7会将油注入注油口2,纺织线在进入工作室14内部后,注油口2的油会涂抹到纺织线上面,将纺织线进行润滑,润滑后纺织线继续在工作室14传输,从另一端出来;在润滑时,有部分油会滴落到漏油口1501,经过过液层150存储在储油层1504,当储油层1504液面高过于过液层1503后,压力表12显示其中的压力过高,会通过回油口1502经过吸油管13被回油电机吸9上去,吸到储油箱7中二次利用,更节约能源。本技术所述的电控制柜6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本技术的进线孔1、注油口2、支撑铁板3、安装固定板4、固定口5、电控制柜6、储油箱7、进油口8、回油电机9、散热口10、电机支撑座11、压力表12、吸油管13、工作室14、回油盘15、漏油口1501、回油口1502、过液层1503、储油层15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对纺织线润滑后无法将残留的油滴进行回收再利用,会浪费资源,扩大成本,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将润滑后滴落的油滴进行回收再投入利用,使润滑油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的投入,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漏油口1501与工作室14紧紧贴合,所述过液层1503胶连接于漏油口1501下方,所述回油口1502穿过过液层1503右侧表面并与吸油管13相连接,所述储油层1504安装于过液层1503下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进线孔(1)、注油口(2)、支撑铁板(3)、安装固定板(4)、固定口(5)、电控制柜(6)、储油箱(7)、进油口(8)、回油电机(9)、散热口(10)、电机支撑座(11)、压力表(12)、吸油管(13)、工作室(14)、回油盘(15),所述注油口(2)胶连接于工作室(14)内部,所述支撑铁板(3)焊接于工作室(14)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4)垂直固定在支撑铁板(3)的后方,所述固定口(5)穿过安装固定板(4)外表面,所述电控制柜(6)钉连接于支撑铁板(3)上方,所述进油口(8)穿过储油箱(7)上表面,所述电机支撑座(11)焊接于支撑铁板(3)上方并设于储油箱(7)右侧,所述回油电机(9)通过铆钉固定在电机支撑座(11)上方,所述散热口(10)与回油电机(9)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力表(12)设于电机支撑座(11)前方并与回油电机(9)电连接,所述回油盘(15)通过吸油管(13)机械连接于回油电机(9)右侧,所述回油盘(15)钉连接于工作室(14)下方;所述回油盘(15)设有漏油口(1501)、回油口(1502)、过液层(1503)、储油层(1504),所述漏油口(1501)与工作室(14)紧紧贴合,所述过液层(1503)胶连接于漏油口(1501)下方,所述回油口(1502)穿过过液层(1503)右侧表面并与吸油管(13)相连接,所述储油层(1504)安装于过液层(1503)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纺织线润滑装置,其结构包括进线孔(1)、注油口(2)、支撑铁板(3)、安装固定板(4)、固定口(5)、电控制柜(6)、储油箱(7)、进油口(8)、回油电机(9)、散热口(10)、电机支撑座(11)、压力表(12)、吸油管(13)、工作室(14)、回油盘(15),所述注油口(2)胶连接于工作室(14)内部,所述支撑铁板(3)焊接于工作室(14)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板(4)垂直固定在支撑铁板(3)的后方,所述固定口(5)穿过安装固定板(4)外表面,所述电控制柜(6)钉连接于支撑铁板(3)上方,所述进油口(8)穿过储油箱(7)上表面,所述电机支撑座(11)焊接于支撑铁板(3)上方并设于储油箱(7)右侧,所述回油电机(9)通过铆钉固定在电机支撑座(11)上方,所述散热口(10)与回油电机(9)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力表(12)设于电机支撑座(11)前方并与回油电机(9)电连接,所述回油盘(15)通过吸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生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恒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