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东星专利>正文

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68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包括上车架、下车架、发动机和变矩器,上车架上设有操作室、挖掘机装置,下车架上设有装载机装置、前车桥和后车桥,前车桥、后车桥上分别安装有前车轮、后车轮,上车架与下车架之间通过回转机构相连接,回转机构包括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回转支承和回转支承座,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壳体与上车架相固定,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芯轴固定在下车架上,回转支承设在上车架上,回转支承座设在下车架上,挖掘机装置尾部与回转支承相对固定,可与操作室一起相对于下车架转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挖掘装载一体机,能够实现360°旋转,使得加大了回转工作面的同时完全具备了挖掘机和装载机具有的优异性能。

A kind of excavating and loa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hoe loader machine includes a frame, a lower frame, engine and torque converter, the ca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he operating room, excavators, under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loader device, front axle and rear axle, front axle and rear ax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wheel and a rear wheel. Between the upper frame and the lower frame are connected by a rotary mechanism, rot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entral rotary oil gas electric body, slewing bearing and a rotary supporting seat, shell oil gas electric rotary center body and the upper frame is fixed, the core shaft of rotary oil gas electric body fixed on the lower frame, a rotary bearing the car frame and the slewing bear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frame, and the tail of the rotary supporting device of excavator is relatively fixed, and the operating room with rotation relative to the lower frame. After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excavator loader integrated with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hieve 360 degree rotation, which increases the rotary working face and fully possesses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excavator and lo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程机械大多功能单一,而很多施工现场都同时需要装载机和挖掘机进行作业,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同时进入较多的施工车辆会导致现场过于拥挤而无法正常施工,这样就需要一种能同时具备装载机和挖掘机功能的工程机械。现有的装载挖掘机(即两头忙)的挖掘机装置和车架之间的转动只能转180°,限制了挖掘机的作业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该挖掘机能够在车架上进行360度的旋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包括上车架、下车架、发动机和变矩器,所述上车架上设有操作室、挖掘机装置,所述下车架上设有装载机装置、前车桥和后车桥,所述前车桥、后车桥分别安装在下车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车桥、后车桥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后车轮,所述前车桥两端的前车轮之间安装有用于前车轮转向的转向油缸,所述上车架与下车架之间通过设有的回转机构相连接,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回转支承和回转支承座,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壳体与上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芯轴固定连接在下车架上,所述回转支承通过螺栓锁设在上车架上,所述回转支承座焊接在下车架上,所述挖掘机装置尾部与回转支承相对固定连接,可与操作室一起相对于下车架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机装置包括装载臂、转斗臂和装载斗,所述装载臂尾部铰接于下车架,其头部与装载斗尾部活动连接,所述装载臂通过装载油缸一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推举动作,装载油缸一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下车架,装载油缸一的伸缩杆头部活动连接于装载臂的中部,所述转斗臂中部铰接于装载臂中部上方的铰链板上,转斗臂头部铰接于装载斗上部的铰链板上,转斗臂通过装载油缸二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摆动,进而带动装载斗的摆动和上下移动,所述装载油缸二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装载臂的尾部,装载油缸二的伸缩杆头部活动连接于转斗臂尾部。进一步的,所述挖掘机装置包括支撑大臂、旋转中臂和挖斗,所述支撑大臂尾部铰接于回转支承上,其头部与旋转中臂的尾部活动连接,挖斗活动安装于旋转中臂的头部上,所述支撑大臂通过挖掘油缸一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摆动动作,挖掘油缸一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回转支承上,挖掘油缸一的伸缩杆头部活动连接于支撑大臂中部下方的铰链板上,所述旋转中臂通过挖掘油缸二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摆动动作,挖掘油缸二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支撑大臂上,挖掘油缸二的伸缩杆头部活动连接于旋转中臂尾部,所述挖斗通过挖掘油缸三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摆动动作,挖掘油缸三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旋转中臂上。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中臂的一端与挖斗之间通过链架活动铰接,所述链架包括链架一和链架二,链架一与链架二的一端铰接,链架一的另一端与挖斗活动连接,链架二的另一端铰接于旋转中臂一端,所述挖掘油缸三的另一端分别和链架一、链架二的一端铰接。进一步的,所述下车架上还设有分动箱、液压马达和万向连接轴,所述分动箱设置在下车架的中部并与液压马达通过第一万向连接轴连接,所述分动箱与前、后车桥之间分别对应通过第二万向连接轴和第三万向连接轴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由壳体、芯轴以及集电环组成,所述集电环的壳体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集电环的芯轴与芯轴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中心为通孔,与芯轴相匹配,通孔的圆柱面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空腔,空腔两两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芯轴的圆柱面上在与进气口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气槽,在与进油口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油槽,所述芯轴的下部圆柱面上开设有分别与进气口、进油口相连通的出气孔、出油孔。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可安装在上车架或下车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室内设置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操作平台、以及设置在操作室中部便于操作操作平台的旋转座椅。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通过利用集电环与芯轴及壳体集成在一起,避免了由于集电环导致的回转角度限制,使该挖掘装载一体机能够实现360°旋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通过采用将车轮通过车桥安装在下车架上,且通过转向油缸驱动前车轮转向,使得该挖掘装载一体机在挖土的情况下保证了车身重心的稳定性,且高速行走时车身的安全性能好,方向稳,不易甩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的发动机安装在上车架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的回转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的下车架的示意图。图中:1.上车架21.壳体22.芯轴23.集电环24.空腔25.密封圈26.进气口27.进油口28.气槽29.油槽30.出油孔3.下车架31.前车桥32.后车桥33.前车轮34.后车轮35.转向油缸36.分动箱37.第一万向连接轴38.第二万向连接轴39.第三万向连接轴40.液压马达41.支撑大臂42.旋转中臂43.挖斗44.挖掘油缸一45.挖掘油缸二46.挖掘油缸三47.链架一48.链架二5.回转支承51.装载臂52.转斗臂53.装载斗54.装载油缸一55.装载油缸二6.回转支承座7.操作室71.操作平台72.座椅8.变矩器9.发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3至图4,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包括上车架1、下车架3、发动机9和变矩器8,上车架1上设有操作室7、挖掘机装置,下车架3上设有装载机装置、前车桥31和后车桥32,前车桥31、后车桥32分别安装在下车架3的前后两端,前车桥31、后车桥3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33、后车轮34,前车桥31两端的前车轮之间安装有用于前车轮33转向的转向油缸35,通过采用将车轮通过车桥安装在下车架上,且通过转向油缸驱动前车轮转向,使得该挖掘装载一体机在挖土的情况下保证了车身重心的稳定性,且高速行走时车身的安全性能好,方向稳,不易甩车,进一步的,上车架1与下车架3之间通过回转机构相连接,回转机构包括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回转支承5和回转支承座6,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壳体与上车架1固定连接,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芯轴固定连接在下车架3上,回转支承5通过螺栓锁设在上车架1上,回转支承座6焊接在下车架3上,挖掘机装置尾部与回转支承5相对固定连接,可与操作室7一起相对于下车架3转动,通过利用集电环与芯轴及壳体集成在一起,避免了由于集电环导致的回转角度限制,使该挖掘装载一体机能够实现360°旋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装载机装置包括装载臂51、转斗臂52和装载斗53,所述装载臂51尾部铰接于下车架3,其头部与装载斗53尾部活动连接,装载臂51通过装载油缸一54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推举动作,装载油缸一54的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包括上车架(1)、下车架(3)、发动机(9)和变矩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上设有操作室(7)、挖掘机装置,所述下车架(3)上设有装载机装置、前车桥(31)和后车桥(32),所述前车桥(31)、后车桥(32)分别安装在下车架(3)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车桥(31)、后车桥(3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33)、后车轮(34),所述前车桥(31)两端的前车轮之间安装有用于前车轮(33)转向的转向油缸(35),所述上车架(1)与下车架(3)之间通过设有的回转机构相连接,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回转支承(5)和回转支承座(6),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壳体与上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芯轴固定连接在下车架(3)上,所述回转支承(5)通过螺栓锁设在上车架(1)上,所述回转支承座(6)焊接在下车架(3)上,所述挖掘机装置尾部与回转支承(5)相对固定连接,可与操作室(7)一起相对于下车架(3)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包括上车架(1)、下车架(3)、发动机(9)和变矩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上设有操作室(7)、挖掘机装置,所述下车架(3)上设有装载机装置、前车桥(31)和后车桥(32),所述前车桥(31)、后车桥(32)分别安装在下车架(3)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车桥(31)、后车桥(3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车轮(33)、后车轮(34),所述前车桥(31)两端的前车轮之间安装有用于前车轮(33)转向的转向油缸(35),所述上车架(1)与下车架(3)之间通过设有的回转机构相连接,所述回转机构包括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回转支承(5)和回转支承座(6),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壳体与上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回转分油气电体的芯轴固定连接在下车架(3)上,所述回转支承(5)通过螺栓锁设在上车架(1)上,所述回转支承座(6)焊接在下车架(3)上,所述挖掘机装置尾部与回转支承(5)相对固定连接,可与操作室(7)一起相对于下车架(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装置包括装载臂(51)、转斗臂(52)和装载斗(53),所述装载臂(51)尾部铰接于下车架(3),其头部与装载斗(53)尾部活动连接,所述装载臂(51)通过装载油缸一(54)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推举动作,装载油缸一(54)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下车架(3),装载油缸一(54)的伸缩杆头部活动连接于装载臂(51)的中部,所述转斗臂(52)中部铰接于装载臂(51)中部上方的铰链板上,转斗臂(52)头部铰接于装载斗上部的铰链板上,转斗臂(52)通过装载油缸二(55)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摆动,进而带动装载斗(53)的摆动和上下移动,所述装载油缸二(55)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装载臂(51)的尾部,装载油缸二(55)的伸缩杆头部活动连接于转斗臂(52)尾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装载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装置包括支撑大臂(41)、旋转中臂(42)和挖斗(43),所述支撑大臂(41)尾部铰接于回转支承(5)上,其头部与旋转中臂(42)的尾部活动连接,挖斗(43)活动安装于旋转中臂(42)的头部上,所述支撑大臂(41)通过挖掘油缸一(44)的伸缩实现自身的摆动动作,挖掘油缸一(44)的缸体尾部活动连接于回转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星
申请(专利权)人:林东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