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399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生产的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的方法,将金属线绕在电子元器件上,线端缠绕在金属绕线柱上,在金属绕线柱的上端开设一个刀刃,当金属线绕制到刀刃口位置时,给予线头一个外力,线头被截断。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绕线圈数绕多、绕线圈会从金属绕线柱柱上脱落的问题,还能解决剪掉线头长短不一致而且过长从而影响到下道工序的生产等问题,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A fine wire win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 fine metal wires, metal wire in electronic components, wire winding in the metal winding column, the creation of a blade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metal wire column, when the metal wire wound to the edge position, given the thread an external thread is cut off. The invention not on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lves the number of coil winding around, will fall off from the metal winding column on the problem, but also can solve the inconsistency and cut thread length is too long to affect the next process of produ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 non-performing rate products, to create a hug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小型化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在微型变压器、微型电感等元器件生产制造中通常会用到细微金属线的绕线工艺,常规的绕线方法是将细微金属线一端连接在电子元件本体上,一端绕在一根圆形的金属柱子上,如图1所示,但由于工人精力不集中,或者视力疲劳,通常会把绕线圈数绕多、超出柱子以外的地方,影响后续的加工;还有因用力过大等原因,绕线圈会从金属圆柱上脱落,如图2所示;这种常规的绕线方法在绕线结束后因线头过长,还需要用剪刀剪断,如图3所示,这将使得整个绕线工序费时费力,产品的不良率极高,需要多次进行返工,在剪掉线头时由于人为手工作业因素的干扰,导致所剪的线头有长有短,严重影响了下一道工序的生产。现有专利CN200410015567公开了一种改善细微金属线焊点强度的方法,其中的绕线方法使用的即为图1所示的方法,图4为采用图1绕线方法将金属线与连接件焊合的示意图,该方法将细微金属线在绕线短柱上缠绕后,再拉出使用或连接元器件,采用图1所示的绕线方法有效地保证了细微金属线和连接件焊合点的稳定性,解决了线材从焊合处(图4中所示A点)脱落、断线的问题,但是在金属绕线柱上进行绕线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剪线,同样存在效率低下、产品不良率较高、返工次数增多及生产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改善了焊点强度,但是生产出来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中仍然缺乏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绕线效率,还能解决绕线圈数绕多、绕线圈会从金属圆柱上脱落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剪掉线头时长短不一致或者过长从而影响到下道工序的生产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将细微金属线绕在电子元器件上,线端绕在金属绕线柱上,金属绕线柱设置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绕线柱的上端设置有刀刃,当金属线在金属绕线柱上缠绕到达刀刃位置时,给线头一个拉力,使得金属线从刀刃口处被切断。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绕线柱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细小形状的柱体。优选的,所述的刀刃是一对对称的V型缺口、一个单边的V型缺口,或者是凸起的台阶。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绕线柱是通过焊接、螺丝联接、铆接、插接或者粘接固定在基座上。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绕线柱垂直设置在基座上或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基座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能够有效防止线圈数绕多而影响后续加工;(2)能够有效防止所绕的金属线线圈从金属绕线柱上脱落;(3)减少一道剪线头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成本;(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对产品进行生产效果测试如下:测试对象:0.1mm的漆包线。测试条件:1.在相同的环境中,使用相同的原材料;2.由一名技术熟练的工人,分别完成两种绕线方法。测试结果对比:表1现有普通圆柱绕线工序工时测试数据测试次数123投入数量(单位:个)100100100良品数量(单位:个)626863绕线工时(单位:秒)305301303返修工时(单位:秒)11496111剪线工时(单位:秒)205208206合计工时(单位:秒)624605620结论: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绕线工序工时稳定在620秒/100个左右。表2采用本专利技术绕线方法绕线工序工时测试数据测试次数123投入数量(单位:个)100100100良品数量(单位:个)979898绕线工时(单位:秒)318312315返修工时(单位:秒)966剪线工时(单位:秒)000合计工时(单位:秒)327318321结论: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绕线工序工时稳定在320秒/100个左右。通过以上表1和表2两组试验对比,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后绕线工时由620秒/100个,降低到320秒/100个,降低工时成本48%,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金属线绕线的示意图;图2为图1现有技术中金属线绕线线圈脱落的示意图;图3为图1现有技术中金属线绕线剪断过长线头的示意图;图4为采用图1绕线方法将金属线与连接件焊合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金属线1绕制在电子元器件上,在图5中没有体现电子元器件,只针对绕线进行说明;线端缠绕在金属绕线柱2上,金属绕线柱2设置在一基座4上;金属绕线柱2的上端开设有的刀刃3;刀刃3是一对对称的V型缺口。金属绕线柱2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是其他细小形状的柱体;金属绕线柱2是通过焊接、螺丝联接、铆接、插接或粘接方式垂直固定在基座4上的端子。金属线1在金属绕线柱2上绕制,当金属线1到达刀刃3位置时,刀刃3的定位作用能有效阻止线圈因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而使得绕好的线圈从金属绕线柱2中脱落。若稍微改变拉力F的方向,线材所受的拉力F、上下摆动、扭住等外力就会作用在刀刃3处,刀刃3将切断金属线1,既完成线材的剪切。这样就省去了剪线的工序,而不会出现在剪线工序中出现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线头长短不一等问题,为后续加工工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金属绕线柱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基座上,如图6所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金属绕线柱的上端设置为单边的V型缺口,如图7所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金属绕线柱的上端设置为可以形成刀刃的凸起的台阶,如图8所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直径为10-1mm级别及以下的各种常见金属线的绕制情况。常见金属线如金线、铜线、铝线、漆包线等,使用状态可以是单一金属线、多种材质多种线径扭成的一束金属线,也可是缠在元件上引出的金属线线端。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将细微金属线绕在电子元器件上,线端绕在金属绕线柱上,金属绕线柱设置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绕线柱的上端设置有刀刃,当金属线在金属绕线柱上缠绕到达刀刃位置时,给线头一个拉力,使得金属线从刀刃口处被切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将细微金属线绕在电子元器件上,线端绕在金属绕线柱上,金属绕线柱设置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绕线柱的上端设置有刀刃,当金属线在金属绕线柱上缠绕到达刀刃位置时,给线头一个拉力,使得金属线从刀刃口处被切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微金属线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绕线柱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细小形状的柱体。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均尹向阳郭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