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713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包括第一篓体、第二篓体、茶叶存放袋、冰袋层、茶杯放置袋、衣物放置袋和背带,第二篓体内侧设置有茶叶存放袋和冰袋层,第二篓体外侧设置有背带,第二篓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茶杯放置袋和衣物放置袋,第二篓体的上端设置有嵌合口;第一篓体的内侧设置有承插板,承插板下端设置有嵌合篓,通过第二篓体中冰袋层和茶叶存放袋的设置,实现刚采摘的茶叶的存放保鲜功能,通过承插板和把手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篓体中的茶叶放置进第二篓体,通过背带和按摩粒的设置,方便采茶者携带采茶的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

A handmade tea pickers convenient tea bas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cker convenient manual picking tea basket, the basket body includes a first, second basket body, tea bag, ice bag storage layer, bags, clothing bags placed the cup and placed second straps, the basket body is provided inside the tea storage bag and ice layer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ket body strap second of the basket body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up placed on the bag and clothes bag, second upper bask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ifugal block; inside the first bask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ocket plate, the socket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himeric basket, the basket body through the second layer of ice bag in bag storage and tea set, to achieve just picking tea the storing function, through the socket board and a handle set for the first in the tea basket body placed in the basket body second, by straps and massage particles set, convenient carrying tea pickers picking tool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more human nature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篓子,尤其是涉及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
技术介绍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专利技术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专利技术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现有的茶叶大多数仍旧采取人工采茶的方式,人工采茶避免了机器采茶过程中对茶叶的损坏,能最大程度的保持茶叶的鲜美程度,故而人工采茶被广泛的应用于茶叶行业,然而,现有的人工采茶用的茶叶采摘篓子不能很好的为刚采摘的茶叶保鲜,也没有提供采摘者存放水杯和物品的地方,更不方便采摘者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采摘茶叶的基础上,为人工采摘茶叶提供一种辅助功能,设计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包括第一篓体、第二篓体、茶叶存放袋、冰袋层、茶杯放置袋、衣物放置袋和背带,所述第二篓体内侧设置有茶叶存放袋和冰袋层,所述第二篓体外侧设置有背带,所述第二篓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茶杯放置袋和衣物放置袋,所述第二篓体的上端设置有嵌合口;所述第一篓体的内侧设置有承插板,所述承插板下端设置有嵌合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篓体上端设置有拎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插板四周设置有承插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插板一侧设置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带上设置有按摩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冰袋层内设置有冰袋置放口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篓体和第二篓体通过嵌合口和嵌合篓嵌合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第一篓体和拎带的设置,方便采茶者进行茶叶的采摘,通过第二篓体中冰袋层和茶叶存放袋的设置,实现刚采摘的茶叶的存放保鲜功能,通过承插板和把手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篓体中的茶叶放置进第二篓体,通过背带和按摩粒的设置,方便采茶者携带采茶的工具,通过茶杯放置袋和衣物放置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茶杯和衣物等随身携带物品的存放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篓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冰袋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篓体;2、第二篓体;3、拎带;4、嵌合口;5、茶叶存放袋;6、冰袋层;7、茶杯放置袋;8、衣物放置袋;9、按摩粒;10、背带;11、承插板;12、把手;13、嵌合篓;14、冰袋置放口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箱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包括第一篓体1、第二篓体2、茶叶存放袋5、冰袋层6、茶杯放置袋7、衣物放置袋8和背带10,第二篓体2内侧设置有茶叶存放袋5和冰袋层6,对刚采摘的茶叶进行保鲜,第二篓体2外侧设置有背带10,便于使用者对整个篓子进行携带,第二篓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茶杯放置袋7和衣物放置袋8,第二篓体2的上端设置有嵌合口4;第一篓体1的内侧设置有承插板11,承插板11下端设置有嵌合篓13。第一篓体1上端设置有拎带3,承插板11四周设置有承插槽,承插板11一侧设置有把手12,背带10上设置有按摩粒9,冰袋层6内设置有冰袋置放口袋14,第一篓体1和第二篓体2通过嵌合口4和嵌合篓13嵌合式连接。具体原理:使用该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使用者将提前冰好的冰袋放置入冰袋置放口袋14,利用嵌合口4和嵌合篓13将第一篓体1和第二篓体2嵌合连接,将水杯放置入茶杯放置袋7,将需要的物品或者食品放置入衣物放置袋8,再利用背带10将整个篓体携带至需要采茶的地方,将第一篓体1和第二篓体2分开,利用第一篓体1采茶,第一篓体1装满后将第一篓体1嵌合至第二篓体2的嵌合口,利用把手12将承插板11拉开将茶叶倒至第二篓体2,直至第二篓体2内的茶叶满了,利用背带10将茶叶运输至指定地点。该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第一篓体1和拎带3的设置,方便采茶者进行茶叶的采摘,通过第二篓体2中冰袋层6和茶叶存放袋5的设置,实现刚采摘的茶叶的存放保鲜功能,通过承插板11和把手12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篓体1中的茶叶放置进第二篓体2,通过背带10和按摩粒9的设置,方便采茶者携带采茶的工具,通过茶杯放置袋7和衣物放置袋8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茶杯和衣物等随身携带物品的存放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包括第一篓体(1)、第二篓体(2)、茶叶存放袋(5)、冰袋层(6)、茶杯放置袋(7)、衣物放置袋(8)和背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篓体(2)内侧设置有茶叶存放袋(5)和冰袋层(6),所述第二篓体(2)外侧设置有背带(10),所述第二篓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茶杯放置袋(7)和衣物放置袋(8),所述第二篓体(2)的上端设置有嵌合口(4);所述第一篓体(1)的内侧设置有承插板(11),所述承插板(11)下端设置有嵌合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包括第一篓体(1)、第二篓体(2)、茶叶存放袋(5)、冰袋层(6)、茶杯放置袋(7)、衣物放置袋(8)和背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篓体(2)内侧设置有茶叶存放袋(5)和冰袋层(6),所述第二篓体(2)外侧设置有背带(10),所述第二篓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茶杯放置袋(7)和衣物放置袋(8),所述第二篓体(2)的上端设置有嵌合口(4);所述第一篓体(1)的内侧设置有承插板(11),所述承插板(11)下端设置有嵌合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摘者手工采茶的便捷型茶叶篓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篓体(1)上端设置有拎带(3)。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和兴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