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基本盖、易拉盖以及带易拉盖的易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685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压基本盖、易拉盖以及带易拉盖的易拉罐,所述基本盖的横截面上从周边至中心依次为封罐区域、埋头段、嵌环圆弧段、嵌环向上延伸段以及中心盖面,其特征在于:埋头段由第一直线段(L1)、第四圆弧段(R4)、第五圆弧段(R5)组成,嵌环向上延伸段由第二直线段(L2)和第七圆弧段(R7)组成;第五圆弧段(R5)和嵌环圆弧段(R6)以辅助线A为分界线位于两侧;第五圆弧段(R5)的圆心(Y5)与嵌环圆弧段(R6)的圆心(Y6)在辅助线A上的投影距离(H1)小于或等于嵌环圆弧段(R6)半径的数值。

Can withstand basic cover, Yilagai and Yilagai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ssure cover, as well as basic Yilagai cans with pop top,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basic cover from the periphery to center in sealing area, buried section, thimble arc, thimble extends upward section and center surface of the cov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n section by the first line segment (L1), fourth (R4, fifth) arc arc (R5), the thimble extends from second line segments (L2) and seventh arcs (R7); fifth arcs (R5) and (R6) with thimble arc auxiliary line A as the dividing line in the two side; the fifth arc (R5) Center (Y5) and (R6) the thimble arc center (Y6) in the projection distance of auxiliary line on A (H1)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thimble arc (R6) numerical radi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压基本盖、易拉盖以及带易拉盖的易拉罐
本技术涉及基本盖、易拉盖以及易拉罐,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节省材料的耐压型的基本盖、易拉盖以及带易拉盖的易拉罐。
技术介绍
易拉盖问世于上个世纪60年代,广泛应用于饮料罐、啤酒罐的配套包装。由于重量轻、体积小、废料可重复使用的诸多优点,易拉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推广,并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随着易拉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易拉盖产业也迅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研究开发一种节省材料的耐压易拉盖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有技术中,具代表性的结构之一可参见的CN201530522U中国技术。该专利公开的易拉盖结构为:由盖体和铆接于盖体上的拉环两部分构成;所述盖体横截面上从盖体周边至中心依次为封罐区域、向下延伸的埋头段、转向的嵌环圆弧段、向上的嵌环向上延伸段以及水平的中心盖面,埋头段和嵌环向上延伸段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埋头段依次由斜向的上埋头段、中间过渡圆弧和竖向的下埋头段连接构成。上述专利方案是减少了下料尺寸,但是其耐压性能仍不足。现有技术中,具代表性的结构之二可参见CN100435997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的盖体结构公开:埋头段依次由内壁部分、连接处、上壁部分、壁部分、上壁部分、外壁部分连接组成。上述专利方案在省材料的前提下耐压性能也不错,但是,由于其埋头段由多段构成,成型较困难,特别是其中的壁部分这里形成的拐点,特别难成型,对模具的要求过高,实际生产很难达到理论设计尺寸。故而,如何在省材料和保证耐压性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降低生产难度,就成为了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基本盖、易拉盖以及带易拉盖的易拉罐,以在省材料和保证耐压性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降低生产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基本盖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压基本盖,该基本盖的横截面上从周边至中心依次为封罐区域、埋头段、嵌环圆弧段、嵌环向上延伸段以及中心盖面,所述埋头段和嵌环向上延伸段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埋头段由第一直线段、第四圆弧段、第五圆弧段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第一端与封罐区域的对应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四圆弧段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一直线段与第四圆弧段相切;所述第四圆弧段的第二端与第五圆弧段的第一端连接,且第四圆弧段与第五圆弧段外切;所述第五圆弧段的第二端与嵌环圆弧段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五圆弧段与嵌环圆弧段外切;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由第二直线段和第七圆弧段组成,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第一端与嵌环圆弧段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与嵌环圆弧段相切;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第二端与第七圆弧段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与第七圆弧段相切;所述第七圆弧段的第二端与中心盖面连接,且第七圆弧段与中心盖面相切;所述第五圆弧段的半径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嵌环圆弧段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25mm,且小于或等于0.6mm;所述第四圆弧段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3mm;所述第五圆弧段与嵌环圆弧段的连接点为辅助点Q1,通过辅助点Q1的垂直于中心盖面的直线为辅助线A;所述第五圆弧段和嵌环圆弧段以辅助线A为分界线位于辅助线A的两侧;所述第五圆弧段的圆心与嵌环圆弧段的圆心在辅助线上的投影距离小于或等于嵌环圆弧段半径的数值;所述嵌环圆弧段的圆心至所述基本盖外缘在垂直于辅助线A方向的投影距离大于或等于0.9倍的埋头深度,且小于或等于1.15倍的埋头深度;所述埋头深度是指封罐区域与嵌环圆弧段在辅助线A上的投影最大距离;所述埋头段的埋头角β的角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30°;所述埋头段的埋头角β为第一直线段与垂直于中心盖面的垂直线的夹角;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的延伸角α的角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的延伸角α为第二直线段与垂直于中心盖面(L3)的垂直线的夹角。上述方案中,所述封罐区域由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以及第三圆弧段依次相切连接而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易拉盖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压易拉盖,包括基本盖及拉环,所述基本盖结构如上所述的基本盖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易拉罐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压易拉罐,包括罐体及易拉盖,所述易拉盖包括基本盖及拉环,所述基本盖结构如上所述的基本盖方案。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是:本实用新是将埋头段设计为仅由第一直线段L1、第四圆弧段R4、第五圆弧段R5组成,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由第二直线段L2和第七圆弧段R7组成,看似好像是现有技术CN100435997C的简单简化,但实际上是却是突破了本领域一直以来的设计思维局限,以往易拉盖设计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认为要在埋头段加设更多地拐点才能提高耐压性能,而本技术却正式打破了这一思维局限,并且依靠第五圆弧段R5、嵌环圆弧段R6、第四圆弧段R4的尺寸选择,以及W1大于或等于0.9倍的T1,且小于或等于1.15倍的T1、以及限定埋头段的埋头角β和嵌环向上延伸段的延伸角α的角度等技术特征最终意想不到地达到了与现有技术CN100435997C相等甚至略高的耐压性能,以如此简化的结构达到如此高的耐压性性能这在本领域是一重要突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1、结构上,现有技术CN100435997C的埋头段由六、七段直线或圆弧组成,成型困难,特别是其中的小圆弧拐点特别难成型,制作难度明显很高,实际制作时难于保证尺寸的精度;而本实施例结构的埋头段仅由第一直线段L1、第四圆弧段R4、第五圆弧段R5组成,过渡平滑,成型方面明显地多,显著降低了生产难度和成本;2、耐压性能,以有限元的分析结果证明:本实施例基本盖(标记为SLAC)的耐压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CN100435997C的基本盖(标记为CDL)相等甚至还略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横截面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00盖型与现有技术CN100435997C公开方案的耐压效果对比的有限元分析图表;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02盖型与现有技术CN100435997C公开方案的耐压效果对比的有限元分析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耐压基本盖:所述耐压基本盖的横截面上从周边至中心依次为封罐区域、埋头段、嵌环圆弧段、嵌环向上延伸段以及中心盖面,所述埋头段和嵌环向上延伸段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封罐区域由第一圆弧段R1、第二圆弧段R2以及第三圆弧段R3依次相切连接而成。述埋头段由第一直线段L1、第四圆弧段R4、第五圆弧段R5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L1的第一端与封罐区域的对应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四圆弧段R4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一直线段L1与第四圆弧段R4相切;所述第四圆弧段R4的第二端与第五圆弧段R5的第一端连接,且第四圆弧段R4与第五圆弧段(R5)外切;所述第五圆弧段R5的第二端与嵌环圆弧段R6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五圆弧段R5与嵌环圆弧段R6外切。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由第二直线段L2和第七圆弧段R7组成,所述第二直线段L2的第一端与嵌环圆弧段R6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L2与嵌环圆弧段R6相切;所述第二直线段L2的第二端与第七圆弧段R7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L2与第七圆弧段R7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耐压基本盖、易拉盖以及带易拉盖的易拉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压基本盖,该基本盖的横截面上从周边至中心依次为封罐区域、埋头段、嵌环圆弧段、嵌环向上延伸段以及中心盖面,所述埋头段和嵌环向上延伸段之间形成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头段由第一直线段(L1)、第四圆弧段(R4)、第五圆弧段(R5)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L1)的第一端与封罐区域的对应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四圆弧段(R4)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一直线段(L1)与第四圆弧段(R4)相切;所述第四圆弧段(R4)的第二端与第五圆弧段(R5)的第一端连接,且第四圆弧段(R4)与第五圆弧段(R5)外切;所述第五圆弧段(R5)的第二端与嵌环圆弧段(R6)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五圆弧段(R5)与嵌环圆弧段(R6)外切;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由第二直线段(L2)和第七圆弧段(R7)组成,所述第二直线段(L2)的第一端与嵌环圆弧段(R6)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L2)与嵌环圆弧段(R6)相切;所述第二直线段(L2)的第二端与第七圆弧段(R7)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L2)与第七圆弧段(R7)相切;所述第七圆弧段(R7)的第二端与中心盖面(L3)连接,且第七圆弧段(R7)与中心盖面(L3)相切;所述第五圆弧段(R5)的半径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嵌环圆弧段(R6)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25mm,且小于或等于0.6mm;所述第四圆弧段(R4)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3mm;所述第五圆弧段(R5)与嵌环圆弧段(R6)的连接点为辅助点Q1,通过辅助点Q1的垂直于中心盖面(L3)的直线为辅助线A;所述第五圆弧段(R5)和嵌环圆弧段(R6)以辅助线A为分界线位于辅助线A的两侧;所述第五圆弧段(R5)的圆心(Y5)与嵌环圆弧段(R6)的圆心(Y6)在辅助线A上的投影距离(H1)小于或等于嵌环圆弧段(R6)半径的数值;所述嵌环圆弧段(R6)的圆心(Y6)至所述基本盖外缘在垂直于辅助线A方向的投影距离(W1)大于或等于0.9倍的埋头深度(T1),且小于或等于1.15倍的埋头深度(T1);所述埋头深度(T1)是指封罐区域与嵌环圆弧段(R6)在辅助线A上的投影最大距离;所述埋头段的埋头角β的角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30°;所述埋头段的埋头角β为第一直线段(L1)与垂直于中心盖面(L3)的垂直线的夹角;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的延伸角α的角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的延伸角α为第二直线段(L2)与垂直于中心盖面(L3)的垂直线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基本盖,该基本盖的横截面上从周边至中心依次为封罐区域、埋头段、嵌环圆弧段、嵌环向上延伸段以及中心盖面,所述埋头段和嵌环向上延伸段之间形成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头段由第一直线段(L1)、第四圆弧段(R4)、第五圆弧段(R5)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L1)的第一端与封罐区域的对应端连接,其第二端与第四圆弧段(R4)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一直线段(L1)与第四圆弧段(R4)相切;所述第四圆弧段(R4)的第二端与第五圆弧段(R5)的第一端连接,且第四圆弧段(R4)与第五圆弧段(R5)外切;所述第五圆弧段(R5)的第二端与嵌环圆弧段(R6)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五圆弧段(R5)与嵌环圆弧段(R6)外切;所述嵌环向上延伸段由第二直线段(L2)和第七圆弧段(R7)组成,所述第二直线段(L2)的第一端与嵌环圆弧段(R6)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L2)与嵌环圆弧段(R6)相切;所述第二直线段(L2)的第二端与第七圆弧段(R7)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直线段(L2)与第七圆弧段(R7)相切;所述第七圆弧段(R7)的第二端与中心盖面(L3)连接,且第七圆弧段(R7)与中心盖面(L3)相切;所述第五圆弧段(R5)的半径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嵌环圆弧段(R6)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25mm,且小于或等于0.6mm;所述第四圆弧段(R4)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3mm;所述第五圆弧段(R5)与嵌环圆弧段(R6)的连接点为辅助点Q1,通过辅助点Q1的垂直于中心盖面(L3)的直线为辅助线A;所述第五圆弧段(R5)和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玮李会免熊康王炳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