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rubber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box body,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is communicated with a feed hopper,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ox body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rod, a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first bar, the first bar through the outer box and extends to the left end of the box, the first bar on the back of the left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by second motor settings, to drive the first rotating effect, with the first dial and the second dial set to drive screw lifting effect, through second bar settings, can be fixed, to prevent the loss of third and fourth rotating shafts, the threaded sleeve set to drive second bar lifting effect, and solves the conveying device for particle machine height is not adjustable, inconvenient to use and redu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胶粒机
本技术涉及胶粒机
,具体为自动上胶粒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产品上的胶粒装配工作有的是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这种人工装配方式靠人工拿取胶粒,再采用人工插装,劳动强度非常高,速度慢,效率非常低,也不适合流水线作业;有的是采用数控工作台的装配方式,这种装配方式,虽然装配速度快,效率高,但设备制造成本高,加上维修费、保养费,一般小企业是买不起,也养不起,没有经济实用性,而且数控工作台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高,使得成本进一步的增加,并且体积大,占用面积大,导致使用不便,由于每个操作人员的身高不同,在对胶粒机进行操作时胶粒机的输送装置高度不可调节,使用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上胶粒机,具备胶粒机输送装置高度可调节,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解决了胶粒机的输送装置高度不可调节,使用不便,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上胶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 ...
【技术保护点】
自动上胶粒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3),所述箱体(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5)的左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外部,所述第一横杆(5)背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横杆(5)背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第二转轴(7)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电机(10)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上胶粒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3),所述箱体(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5)的左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外部,所述第一横杆(5)背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横杆(5)背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轮(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第二转轴(7)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11)并延伸至电机箱(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3),所述底座(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与第一转盘(13)配合使用的第二转盘(14),所述第一转盘(13)与第二转盘(14)之间通过传送带(1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盘(13)和第二转盘(14)顶部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顶部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套接有螺纹套(17),所述螺纹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