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燃料,具体属于一种夹芯生物质型煤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质被认为是继煤炭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物质,在我国其资源丰富,但转化利用率较低。据统计,全国近年秸杆年产量约6-7亿吨,目前除少量被用于农村家庭燃料或饲料外,绝大多数被露天焚烧、填埋,或直接丢弃在田间地头进行生物降解,资源和能源浪费较为严重。早在十九世纪,欧洲国家就开始了生物质能的利用,认识到生物质不仅能作为一种能源使用,还可以改善煤的燃烧性能,并且针对当地的煤质研制出了生物质型煤。在我们国家生物质能源利用较晚,曾在一段时期内生物质型煤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或自行研制,虽然各地都有生物质型煤厂家上马,但是都因防水性差、强度低,烧不透等综合性指标差,而相继停产。国外对于生物质型煤的报道较少,其中欧洲专利中有5条与生物质型煤有关,如专利WO2007089046是将煤与5%的生物质粉末直接混合成型;专利KR850001738B是利用六甲基四胺、氧化剂、助燃剂、锯屑、生物质焦、泥煤、泥煤焦混合制成,然后在其表面涂防水层或石蜡,属于直接利用和生物质干馏后利用;专利JP3052994,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芯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原煤60-80、秸秆10-20、氧化镁2-3.5,氯化镁1-1.5;所述的秸秆为2-8cm长条状秸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芯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原煤60-80、秸秆10-20、氧化镁2-3.5,氯化镁1-1.5;所述的秸秆为2-8cm长条状秸秆。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夹芯生物质型煤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秸秆破碎成2-8cm的长条状,并将其浸泡于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改性,加热到秸秆变得柔软,液体呈现出黄褐色,将秸秆取出并烘干至水分为自身重量的4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芳琴,李莹英,李达,杨凤玲,路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