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结构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80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锅结构及烹饪器具;内锅结构包括:锅身及加强板,锅身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和底壁由一圆弧连接段衔接,锅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加强板至少包括一圆弧加强段,该圆弧加强段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圆弧连接段的外表面,该加强板包覆圆弧连接段的部分外表面或全部外表面。通过将锅身和加强板加热压合,使得锅身与加强板达到冶金结合状态,锅身与加强板结合牢固、抗拉强度高、延伸性能好,有效地提升了内锅的强度,由于加强板贴合于圆弧连接段,相对于整体加厚内锅和复合内锅,减少了锅身侧壁和底壁的厚度,使得内锅结构重量减轻,成本降低;并且由于锅身与加强板加热压合,生产工艺简单,便于锅身与加强板的加工成型。

Inner pot structure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ner pot structure and cooking utensils; including inner pot structure: the pot body and the pot body comprises a reinforcing plate, a side wall and a bottom wall, a side wall and a bottom wall connected by an arc section connection, cross section of the cooker body is elliptical; reinforcing plate at least comprises a circular reinforcement section, outside the surface of the circular section of the joint strengthening hot pressing on the arc connection section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all or part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coated with arc connecting section. The pot body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of hot pressing, the pot body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to achieve metallurgical bonding, the pot body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firmly combined with high tensile strength, good ductility,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inner pot, the reinforcing plate attached to the arc connecting s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whole thickened inner pot and composite the pot, the pot body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thickness decreased, the inner pot structure weight, reduce cost; and because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of hot press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asy to strengthen the pot body and the mold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结构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结构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内锅是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实现烹饪功能的核心零件之一。现有内锅从外型上有圆形和椭圆形之分,圆形内锅因为其结构尺寸的对称性,承受内部压强后整体呈均匀变形。椭圆压力锅因其长短轴的不对称性,承受内部压强后,椭圆形压力锅长轴方向尺寸变小,向内收缩;短轴方向尺寸变大,向外扩张,整体变形趋势趋向于圆形,需要特别考虑承受内部载荷后的外形控制的准确性。在相关技术中,其中一种加强内锅强度的方法为增加材料厚度,这样一来成品的重量及成本会大大增加。特别地对于不锈钢内胆,由于其导热系数较铝合金低,传热效率不高;另一种加强内锅强度的方法为复合内锅,复合内锅可以达到比强高、重量轻的目的,但加工成型难、成本高。所以,设计出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传热效率高并且便于加工成型的内锅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锅结构。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锅结构,包括:锅身及加强板,锅身包括侧壁和位于侧壁底部的底壁,侧壁和底壁由一圆弧连接段衔接,锅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加强板至少包括一圆弧加强段,该圆弧加强段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圆弧连接段的外表面,该加强板包覆圆弧连接段的部分外表面或全部外表面。本技术所提供的内锅结构,在锅身下端设置加强板,通过将锅身和加强板加热压合,使得锅身与加强板达到冶金结合状态,锅身与加强板结合牢固、抗拉强度高、延伸性能好,有效地提升了内锅的强度,由于加强板贴合于圆弧连接段,相对于整体加厚内锅和复合内锅,减少了锅身侧壁和底壁的厚度,使得内锅结构重量减轻,成本降低;并且由于锅身与加强板加热压合,生产工艺简单,便于锅身与加强板的加工成型。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内锅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弧加强段位于圆弧连接段的外部并呈封闭的环形。在该技术方案中,圆弧加强段呈封闭环形,使得圆弧连接段得到有效的加强,并且使锅身所受到的加强强度均匀,在承压时,确保锅身的变形均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强板包括包覆于底壁下表面的支撑段,支撑段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底壁的下表面,圆弧加强段由支撑段的边缘向着圆弧连接段延伸。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段,进一步对锅身进行加强,有效地提升了锅身强度,减小了承压时的型变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强板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强板设置为铝加强板或铝合金加强板,使加强板不仅起到对锅身的加强作用,还起到蓄热的作用,使内锅结构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并且受热均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壁与支撑段之间还设置有一蓄热板。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壁与支撑段之间设置蓄热板,提高了内锅结构的热传递效率,使内锅结构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并且可使锅身受热更加均匀,有效地提升了烹饪的品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蓄热板向圆弧连接段延伸,并包覆圆弧连接段的部分外表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蓄热板向圆弧连接段延伸,并包覆圆弧连接段部分外表面,进一步加强了圆弧连接段,减小了锅身的变形,并且使锅身的底壁及圆弧连接段受热更加均匀,有效地提高了内锅结构的加热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蓄热板为铝蓄热板或铝合金蓄热板;加强板为不锈钢加强板。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蓄热板设置为铝蓄热板或铝合金蓄热板,将加强板设置为不锈钢加强板,使得蓄热板可有效地提升内锅结构的热传递效率及加热效率,并且使锅身受热更加均匀,不锈钢加强板可有效的增加锅身的强度,有效地减小了内锅结构承压时的变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弧加强段的长度与圆弧连接段的弧长的比值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圆弧加强段的长度与圆弧连接段的弧长的比值设置为0至3,使圆弧加强段可延伸至锅身的侧壁,进一步减小了内锅结构在受压时的变形量,确保了内锅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弧加强段的长度与圆弧连接段的弧长的比值为0.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圆弧加强段的长度与圆弧连接段的弧长的比值设置为0.5,使得圆弧加强段既对锅身起到支撑作用,有效地确保了内锅的抗压强度,又减轻了锅身的重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身为不锈钢锅身。在该技术方案中,不锈钢锅身强度高,韧性好,便于加工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身为铝合金锅身。在该技术方案中,铝合金锅身重量轻,成本低,并且铝合金锅身的热传递效果好,有效地提高了加热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结构,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结构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支撑段的内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支撑段的内锅结构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保护板的内锅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保护板的内锅结构在E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锅身,20加强板,30蓄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锅结构和烹饪器具。在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锅结构,包括:锅身10及加强板20,锅身10包括侧壁和位于侧壁底部的底壁,侧壁和底壁由一圆弧连接段B衔接,锅身10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加强板20至少包括一圆弧加强段C,该圆弧加强段C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圆弧连接段B的外表面,该加强板20包覆圆弧连接段B的部分外表面或全部外表面。在该实施例中,在锅身10下端设置加强板20,通过将锅身10和加强板20加热压合,使得锅身10与加强板20达到冶金结合状态,锅身10与加强板20结合牢固、抗拉强度高、延伸性能好,有效地提升了内锅的强度,由于加强板20贴合于圆弧连接段B,相对于整体加厚内锅和复合内锅,减少了锅身10侧壁和底壁的厚度,使得内锅结构重量减轻,成本降低;并且由于锅身10与加强板20加热压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锅结构及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锅结构,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结构包括:锅身,所述锅身包括侧壁和位于侧壁底部的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由一圆弧连接段衔接,所述锅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至少包括一圆弧加强段,所述圆弧加强段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圆弧连接段的外表面,所述加强板包覆所述圆弧连接段的部分外表面或全部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结构,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结构包括:锅身,所述锅身包括侧壁和位于侧壁底部的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由一圆弧连接段衔接,所述锅身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至少包括一圆弧加强段,所述圆弧加强段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圆弧连接段的外表面,所述加强板包覆所述圆弧连接段的部分外表面或全部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加强段位于所述圆弧连接段的外部并呈封闭的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包覆于所述底壁下表面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采用热压合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底壁的下表面,所述圆弧加强段由所述支撑段的边缘向着所述圆弧连接段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支撑段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若愚何柏锋周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