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
,具体是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栈结构。
技术介绍
墨栈是喷墨打印机的清洗组件的重要部分,墨栈的工作性能的好坏间接的决定了打印机的最终打印质量,现有的墨栈在拆卸清洗时需要进行螺丝的拧开,这样的拆卸方法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栈结构,包括墨栈本体和底座,所述墨栈本体的前后侧上方均安装有把手,且墨栈本体的两侧上表面中间均设置有圆筒柱,两个所述圆筒柱的内部顶端均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墨栈本体上与两个圆筒柱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且墨栈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抽墨管安装孔,所述墨栈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安装有台面,所述台面上与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立柱,且台面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横槽,且台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纵槽,两个所述横槽的下底面一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杆,且两个横槽的下底面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中间交叉安装,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交处插入有紧固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安装在墨栈本体与台面对应的的拐角处。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紧固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台面上与第二抽墨管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抽墨管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磁铁。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螺栓与墨栈本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槽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栈结构,包括墨栈本体(2)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栈本体(2)的前后侧上方均安装有把手(1),且墨栈本体(2)的两侧上表面中间均设置有圆筒柱(3),两个所述圆筒柱(3)的内部顶端均安装有第二磁铁(13),所述墨栈本体(2)上与两个圆筒柱(3)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15),且墨栈本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抽墨管安装孔(16),所述墨栈本体(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中间安装有台面(12),所述台面(12)上与通孔(1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立柱(7),且台面(12)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横槽(11),且台面(12)的两侧均设置有纵槽(8),两个所述横槽(11)的下底面一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杆(9),且两个横槽(11)的下底面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支撑杆(9)的中间交叉安装,且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支撑杆(9)相交处插入有紧固转轴(5),所述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均安装在墨栈本体(2)与台面(12)对应的的拐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栈结构,包括墨栈本体(2)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栈本体(2)的前后侧上方均安装有把手(1),且墨栈本体(2)的两侧上表面中间均设置有圆筒柱(3),两个所述圆筒柱(3)的内部顶端均安装有第二磁铁(13),所述墨栈本体(2)上与两个圆筒柱(3)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通孔(15),且墨栈本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抽墨管安装孔(16),所述墨栈本体(2)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中间安装有台面(12),所述台面(12)上与通孔(1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立柱(7),且台面(12)的前后侧均设置有横槽(11),且台面(12)的两侧均设置有纵槽(8),两个所述横槽(11)的下底面一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杆(9),且两个横槽(11)的下底面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与第二支撑杆(9)的中间交叉安装,且第一支撑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马忠垒,邵书伟,葛连三,曾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光数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