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24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该方法采用闪蒸蒸馏的方式对循环油进行再生操作,在再生器即闪蒸塔之前增设了一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提高循环再生进料油的温度;循环再生进料油由闪蒸塔上部进入再生器,经过闪蒸蒸馏再生后,塔顶轻质组分经顶部气相冷却器冷却后用泵输送回循环油系统,底部重质组分排出系统外;再生油进料量控制在系统循环油循环量的1~2%;加热炉出口循环再生油的进料温度控制在250~270℃;再生器底部重质油的排放粘度控制<7(恩氏粘度);再生器顶部轻质油粘度控制在1.0~1.2(恩氏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循环油再生效率,改善循环油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焦化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煤化工企业焦炉煤气粗苯吸收、蒸馏装置循环油系统,可提高循环油再生效率并改善循环油质量的循环油再生方法。
技术介绍
在焦化企业对焦炉煤气的精制处理过程中,为回收煤气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均设置了粗苯吸收及蒸馏装置,通过一系列的吸收、蒸馏过程,最终生产出以苯、甲苯、二甲苯为主的粗苯原料。在粗苯吸收过程中,其对煤气的吸收主要采用洗油为原料,通过定期补入系统,转化为系统循环油。系统循环油系富油及贫油的统称,富油指吸收完煤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油质、贫油指蒸馏出苯、甲苯、二甲苯后的油质。通常,循环油在粗苯吸收、蒸馏系统的不断循环使用中,会由于温度变化及煤气杂质夹带而发生少量聚合、劣化,如果此类聚合产物不定期排出循环油系统,会造成循环油系统的设备发生堵塞,进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为此,焦化粗苯系统均设置了循环油再生装置,通过再生,将聚合产物排出循环油系统。再生装置的设计,通常均按照循环油的质量状况,通过不同选择的蒸馏方式(直接蒸汽简单蒸馏、直接蒸汽精馏、闪蒸蒸馏等),实现循环油中轻重组分的分离,进而由再生器底部将重质组分排除系统外,改善循环油质量。现有焦化企业在对焦炉煤气的精制处理吸苯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由于循环油再生系统使用效率偏低、无法有效去除循环油中劣化组分而造成设备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循环油再生效率,改善循环油质量的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闪蒸蒸馏的方式对循环-->油进行再生操作,在再生器(即闪蒸塔)之前增设了一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提高循环再生进料油的温度;循环再生进料油由闪蒸塔上部进入再生器,经过闪蒸蒸馏再生后,塔顶轻质组分经顶部气相冷却器冷却后用泵输送回循环油系统,底部重质组分排出系统外。以上方法中,再生器的设计可采用简单折流板式塔板;再生油进料量控制在系统循环油循环量的1~2%;加热炉出口循环再生油的进料温度控制在250~270℃;再生器底部重质油的排放粘度控制<7(按国标恩氏粘度分析方法);再生器顶部轻质油粘度控制在1.0~1.2(按国标恩氏粘度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蒸馏方式,提高蒸馏效率以达到有效降低循环油中劣化组分的目的;通过提高底部重组分的排出粘度(即重质组分的含量),增加循环油系统的劣化组分排出量,以提高效率的方式,改善循环油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循环油再生效率,改善循环油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再生系统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再生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比例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对比例:图1、图2是常规再生系统与本专利技术再生系统的流程对比图。从图1可看出,以往常规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系统所采用的再生方法是用过热蒸汽直接蒸吹。这种直接蒸汽蒸馏方式是在再生器塔底通入直接蒸汽,与进入再生器的再生油逆向接触,进行汽-液相间的传热与传质,从而将再生油中的部分轻组份蒸出。此种蒸馏方式较为简单,热能利用效率低,仅仅利用了加热蒸汽的显热。故再生效果较差。从图2可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系统所采用的再生方法是闪蒸蒸馏的方式。本专利技术在改用闪蒸蒸馏后,为保证闪蒸效果,须提高再生器循环油的进料温度,为此,在再生器(即闪蒸塔)之前增设了一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来提高循环再生进料油的温度;循环油进料由闪蒸塔上部进入再生器,经过闪蒸蒸馏再生后,塔顶轻质-->组分经顶部气相冷却器冷却后用泵输送回循环油系统,底部重质组分排出系统外。闪蒸蒸馏是将再生油进入再生器前进行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后,进入再生器突然减压,此时再生油自身所吸收的部分显热被释放出来,这部分热量将以潜热的形式被吸收,引起再生油中部分轻组份被“闪蒸”成蒸汽。因“闪蒸”方式充分利用了相同温度下,再生油热焓大于直接蒸汽热焓的原理,提升了热能的利用效率,故再生效果比直接蒸汽蒸馏效率高。实施例:宝钢公司将本专利技术的闪蒸蒸馏再生新方法运用于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系统实际操作中,基本控制再生油进料量在3t/h,约为系统循环油循环量(180t/h)的1.7%,在闪蒸再生器之前增设了一加热炉,加热炉热源采用焦炉煤气,加热炉出口控制的再生油进料温度在实际中分别按250℃、255℃和265℃进行了控制。从近一个月的操作控制过程看,其再生效果均较原直接蒸汽蒸馏再生方式有所提高。表1中是上述闪蒸蒸馏再生过程的操作数据。表1  闪蒸蒸馏再生过程操作数据    A    B    C再生油进料量   3t/h  3t/h  3t/h系统循环油循环量   180t/h  180t/h  180t/h再生油量占循环油量的比例   1.7%  1.7%  1.7%加热炉出口再生油进料温度   250℃  255℃  265℃再生器底部温度   247℃  251℃  258℃再生器底部重质沥青油的排放粘度(按国标恩氏粘度分析方法)   1.20~1.25  1.23~1.25  1.25~1.27再生器顶部的轻质油粘度(按国标恩氏粘度分析方法)   1.05  1.09  1.08再生器的进料是由循环油中拿出一部分油进再生器,通过闪蒸,塔顶的油质返回循环油系统,底部沥青油排出系统外部。因此,再生器顶部轻质油粘度数据,以及再生器底部排出的重质沥青油粘度数据,可以看作是再生器效率好坏与否的重要评价手段,进而也可以反映出系统循环油的质量状况。从表1中可看出,再生器顶部轻质油粘度实际基本保持在1.05~1.10(恩氏粘度)之间;再生器底部重质沥青油的排放粘度基本控制在-->1.20~1.30(恩氏粘度)之间,<7(恩氏粘度),这说明循环油系统中的大部分聚合物存在于底部重质沥青油中,可定期排出系统外;而顶部轻质油已脱除大部分聚合物,因此,粘度低,杂质含量少,较为干净,可返回循环油系统继续使用。从宝钢的实际运行效果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闪蒸蒸馏再生新方法进行操作改进后,主要通过提高再生效率,降低了循环油系统的聚合物存在量,进而降低了对系统设备的堵塞影响。从实际运行情况看,通过操作改进,系统换热器设备的清扫频度能下降4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闪蒸蒸馏的方式对循环油进行再生操作,在再生器即闪蒸塔之前增设了一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提高循环再生进料油的温度;循环再生进料油由闪蒸塔上部进入再生器,经过闪蒸蒸馏再生后,塔顶轻质组分经顶部气相冷却器冷却后用泵输送回循环油系统,底部重质组分排出系统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闪蒸蒸馏的方式对循环油进行再生操作,在再生器即闪蒸塔之前增设了一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提高循环再生进料油的温度;循环再生进料油由闪蒸塔上部进入再生器,经过闪蒸蒸馏再生后,塔顶轻质组分经顶部气相冷却器冷却后用泵输送回循环油系统,底部重质组分排出系统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粗苯装置循环油再生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再生器采用简单折流板式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的粗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军刘其国王立东张良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