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本技术属一种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现在常用的仿苏产品3M21型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炉身结构为半水夹套设在气化室的炉身周侧,炉身上部由探火孔和耐火砖拱顶,所以水夹套受热面积小,自产蒸汽不能满足供汽化剂的用量,还需外供蒸汽补充,而且炉顶炉衬耐火砖砌筑,烘炉废工废时,炉衬易挂渣,热效率不能充分利用。此外该炉煤气出口设在炉身侧部,这样就限制了气化燃料层的高度,不仅产气量受限,而且加煤时落差大,造成煤气带出物较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自产蒸汽量大的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炉内料位,提高煤气产量的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结构,参见图1实施例进说明,它包括带水夹套3的炉体,炉体上部的加煤机1,炉体底部的炉篦6,炉座13,灰盘9及下部传动装置12,炉体上设有煤气出口,软化水进口7,软化水溢流口15,空气进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水夹套3是从炉侧壁延伸至炉顶的全水夹套,顶部的夹套是与炉侧水夹套相通并设有所述鼓风空气入口17的自产蒸汽和鼓风空气作气化剂的混合室16,所述软 ...
【技术保护点】
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它包括带水夹套3的炉体,炉体上部的加煤机1,炉体底部的炉篦6,炉座13,灰盘9及下部传动装置12,炉体上设有煤气出口18,软化水进口7,软化水溢流口15,空气进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水夹套3是从炉侧壁延伸至炉顶的全水夹套,顶部的夹套是与炉侧水夹套相通并设有所述鼓风空气入口17的自产蒸汽和鼓风空气作气化剂的混合室16,所述软化水进口7设在水夹套下部,所述软化水溢流口15设在水夹套上部的气化剂混合室部位,饱和蒸气管4上部与气化剂混合室16相通,下部通过灰盘9底部的设有水封的通风箱8与炉篦6的布气通风口1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它包括带水夹套3的炉体,炉体上部的加煤机1,炉体底部的炉篦6,炉座13,灰盘9及下部传动装置1 2,炉体上设有煤气出口18,软化水进口7,软化水溢流口15,空气进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水夹套3是从炉侧壁延伸至炉顶的全水夹套,顶部的夹套是与炉侧水夹套相通并设有所述鼓风空气入口17的自产蒸汽和鼓风空气作气化剂的混合室16,所述软化水进口7设在水夹套下部,所述软化水溢流口15设在水夹套上部的气化剂混合室部位,饱和蒸气管4上部与气化剂混合室16相通,下部通过灰盘9底部的设有水封的通风箱8与炉篦6的布气通风口1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出口18设在炉体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侧壁水夹套下部圆周向设有数个二次通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煤机1结构为,其下部设有煤锁仓体35,煤锁仓体上进口和下出口分别设有能与上下阀座51、40离合从而控制仓口启闭的上、下钟罩阀49、41,上部的煤仓加煤口21和下部的煤锁仓体上进口之间设有能控制煤料通断的滚筒阀25,滚筒阀与能带动其转动的滚筒阀液压缸27伸缩杆相连,所述上钟罩阀49顶部设有能使上部下来的煤流向四周滑落而减少对上钟罩面直接冲击的球形或锥形上钟罩保护罩50,上钟罩阀下部的上阀杆44与能控制其上下运动的上钟罩液压缸42伸缩杆相连,上阀杆44滑动配合地穿过导向套47,所述下钟罩阀41也与上述上钟罩阀相同对应设置了下钟罩保护罩38、下钟罩液压缸34和下阀杆导向套3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常压固定床混合煤气发生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步银,张朝良,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机煤气设备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