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锥形造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88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锥形造气炉,包括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炉底,炉体上壳与水夹套连接,灰仓上部与水夹套连接,下部与炉底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上壳由内壳和外壳构成双层夹套式壳体,    所述水夹套的上封头采用U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水夹套的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外筒体为直形筒体,    所述灰仓壳体由内立板和外立板构成双层夹套式壳体,    所述炉底包括底盘、灰盘、大齿圈,大齿圈位于灰盘内,灰盘与底盘同轴装配,灰盘的底面和底盘的上面分别有相应的上、下滑道,上、下滑道之间有滚球,上、下滑道和滚球分别有两列,灰盘中心部位加有内密封体,内密封体下端插入底盘进风口处,上端与灰盘直接联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锥形造气炉
本技术属于水煤气发生炉,用于氮肥企业。
技术介绍
造气炉(水煤气发生炉)是氮肥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炉底等等部件,其中炉体上壳为单层结构,内砌耐火砖或用耐火水泥浇铸而成,容易造成挂壁、煤气泄漏以及热量消耗、余热不能回收等缺点。水煤气发生炉发气量的大小与水夹套的内径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氮肥企业历来重视对水夹套内径的扩大改造。传统的水夹套内外筒均为直筒式,炉内煤炭层层挤压,越往下越紧密,因此气层通风效果不好。水夹套的上、下封头均为U型封头,下封头有磨损、腐蚀现象。气化层布风不均匀,炭层外环区煤层燃烧不充分,反应不完全。灰仓是在钢制外壳的内层加有耐火材料衬,灰仓平面为钢制盖板,底面外壳上焊接法兰,灰仓两端自带检查孔组装,设计简单,开启方便。其存在的不足是存在煤气泄露点;利用耐火材料,成本高;余热不能回收利用等。水煤气发生炉炉底包括底盘、灰盘、大齿圈,大齿圈位于灰盘内,灰盘与底盘同轴装配,灰盘的底面和底盘的上面分别有相应的上、下滑道,上、下滑道之间有滚球,上、下滑道和滚球分别有两列。灰盘与底盘的相对转动由原来的导轨式改成了滑道滚球的轴承式,减少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滑道和滚球也改进为双列,运动平稳,承受的能力增加。但灰盘与底盘之间的密封是由上、下密封环迷宫式密封,在装置转动过程中,灰盘容易发生偏移,给传动造成影响,使装置不能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锥形造气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产气量和运行平稳。本技术的节能锥形造气炉,包括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炉底,炉体上壳与水夹套连接,灰仓上部与水夹套连接,下部与炉底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壳由内壳和外壳构成双层夹套式壳体,-->所述水夹套的上封头采用U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水夹套的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外筒体为直形筒体,所述灰仓壳体由内立板和外立板构成双层夹套式壳体,所述炉底包括底盘、灰盘、大齿圈,大齿圈位于灰盘内,灰盘与底盘同轴装配,灰盘的底面和底盘的上面分别有相应的上、下滑道,上、下滑道之间有滚球,上、下滑道和滚球分别有两列,灰盘中心部位加有内密封体,内密封体下端插入底盘进风口处,上端与灰盘直接联结。以下分别对各部件进行描述:炉体上壳:已有技术的炉体上壳虽然内衬耐火材料,但炉衬和炉子的散热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技术的炉体改为复合式双层结构,直接与煤气发生炉炉体下部的水夹套(炉体下壳)焊接在一起,双层结构形成的夹套通入循环水,炉内向外的散热量由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利用,副产蒸汽。这样可以省去炉衬(耐火材料),解决了炉子的热量消耗问题,节省了投资,节约了能源,并可有效防止挂壁现象。已有技术的炉体上壳及上行管或多或少都存在泄露问题,影响了产气量,增加了操作的危险性。本技术的双层结构(炉体上壳)直接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焊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彻底解决上行管塌砖、烧裂、泄露的问题。已有技术的煤气发生炉炉顶温度一般都在300℃左右,操作现场温度较高,环境比较恶劣,采用本技术的复合式炉体后,炉顶温度可降至120~140℃,大大降低了炉顶温度,极大地改善了操作环境。水夹套:本技术水夹套的上封头采用U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锥形内筒体的下部加长,伸出平封头,直接与灰仓焊接,彻底解决下封头的腐蚀、磨损现象。锥形水夹套,越往下面积越大,使得炉膛内煤层间隙得到改善,通风效果好,蒸汽分解率提高,炉温能提高50~80℃,气化层面积比直筒式水夹套有所增加,所以产气量能明显提高。同时煤层下降更加均匀、顺畅,能减少挂壁现象的发生,减轻炉条机的负荷,提高了炉条机的使用寿命。水夹套的外筒体仍采用直筒体,直径不变,这样上部炉体、框架等不需更换,改造时省工、省时,节约费用。-->水夹套下部增设气化剂第二通道,向外环区煤层吹风,实现二次布风,克服了夹套壁的水冷效应,使外环区煤层反应更加完全,从而有效降低灰渣残碳含量。同时使布风更加均匀,避免了气体偏流和风洞现象的出现。灰仓:已有技术的灰仓虽然内衬耐火材料,但炉衬和炉子的散热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技术的灰仓改为复合式双层结构,直接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双层结构形成的夹套通入循环水,灰仓向外散发的热量由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利用,富产蒸汽。这样可以省去耐火材料,解决了灰仓的热量消耗问题,节省了投资,节约了能源。由于复合式灰仓便于与炉体焊接严密,易于保证焊接质量,减少了煤气泄露点,安全系数大,产气量提高。炉底:本技术采用65锰φ65mm滚球滚动,承受力大,摩擦系数小,具有推力轴承和向心球轴承的功能,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推力。滑道采用球墨铸铁一体双列滑道,钢球运行时一侧内圈钢球承受径向负荷,反向的另一侧为外圈钢球承受径向负荷,因而受力较好,两列触点力度均匀。灰盘运行平稳,中心内密封体的设置即起到了密封作用,又象碾一样使灰盘围绕中心转,又起到定位密封作用,使底盘总成运行平稳,使用周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炉体上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水夹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水夹套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灰仓结构示意图;图7为炉底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上壳  2水夹套  3炉蓖  4灰仓  5灰渣箱  6炉底  7支柱  8框架9内壳  10外壳  11进水口  12排污口  13煤气出口  14汽水混合物出口  15汽水混合出口  16外筒体  17内筒体  18气化剂第二通道  19U型封头  20平底封头  21进水口  22排污口  23煤层  24内立板  25外立板  26盖板  27法兰  28循环水  29循环水进口  30汽水混合出口  31底盘  32灰盘  33大齿圈  34内密封体  35外密封-->环体  36上滑道架  37钢球  38下滑道架  39气化剂通道  40上行煤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组装结构,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炉底的改进不影响整体结构及工作方式。如图2,炉体上壳1由内壳9和外壳10构成双层夹套结构,并与水夹套2焊接在一起。炉体上壳内由进水口11通入循环水,炉内向外的散热量由水吸收,循环水被加热后形成的汽水混合物从汽水混合物出口14汇集到蒸汽聚集器中,再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水作为循环水使用。如图3,水夹套由内筒体17和外筒体16构成,内筒体17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外筒体16为直形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的顶端采用U型封头19,下端为平底封头20,同时锥形内筒体的下部加长,伸出平封头,直接与灰仓4焊接。水夹套下部增设气化剂第二通道18,便于向炉膛中的煤层吹风。如图5炉蓖3下部为原有气化剂通道。水夹套中通循环水,汽水混合物从汽水混合出口15汇集到蒸汽聚集器中,再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水作为循环水使用。如图6,灰仓壳体由内立板24和外立板25构成双层夹套结构,上平面焊接盖板26,下底面焊接法兰27。灰仓直接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灰仓的夹套通入循环水28,将灰仓向外散发的热量吸收。加热后的循环水形成的汽水混合物由汽水混合出口30汇集到蒸汽聚集器中,再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水作为循环水使用。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中得到的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锥形造气炉,包括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炉底,炉体上壳与水夹套连接,灰仓上部与水夹套连接,下部与炉底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壳由内壳和外壳构成双层夹套式壳体,所述水夹套的上封头采用U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水夹套的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外筒体为直形筒体,所述灰仓壳体由内立板和外立板构成双层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向军王峰忠田庆平张文博张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化肥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