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珠及背光光源、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81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珠,包括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芯片,其中,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上,所述发光芯片外设有封装层,在封装层的表面上位于每个发光二极管上分别设置有颜色不同且与发光二极管相对的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荧光层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光的第一隔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光源以及背光模组,包括所述的LED灯珠。与现有技术相比,从而避免荧光层不同颜色之间的颜色被对方二次吸收,实现高色饱和度。

LED backlight lam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sour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ED lamp, comprising a first metal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between the first metal electrode and second metal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at least two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emitting chip, wherein the at least one light emitting diod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metal electrode and second metal electrodes, at least one light emitting the diode reverse connection in the first metal electrode and second metal electrodes, the light emitting chip outside the encapsulation layer, in each of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luorescent layer with different color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relative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encapsulation layer,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he number of the fluorescent layer and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for the first isolation isolation of light body are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fluorescent layer.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backlight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LED lamp.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color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lors of the fluorescent layer is absorbed by the other two times, and the high color saturation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珠及背光光源、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技术,特别是一种LED灯珠及背光光源、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作为人与信息的沟通界面,是当前主流的显示方式。它具有高空间利用率、低功耗、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沟通工具中广泛使用。大功率交流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已经被业者开发出来,同时在照明产品中使用。如何在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中使用该产品成为业者思考的方向。场序显示,通过利用时间混色方法替代现有的空间混色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F(colorfilter,彩色滤光片),甚至去除CF,从而提高开口率,提高液晶面板的穿透率。然而,该种方案在背光模组设计中,需求对不同时间开启光源搭配液晶的开启,进行场序设计,这对于背光模组的背光光源驱动数量增加,成本也相应的提高;在高色饱显示背光设计中,需求光源提供RGB(红绿蓝)三种颜色峰位,以匹配实现高色饱。当前市场主流方案包括QD(量子点)和高色饱LED,其中高色饱LED方案为采用红绿色荧光粉。此时,红色荧光粉在一定程度上会再次吸收被激发的绿色荧光粉,进而导致荧光粉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灯珠及背光光源、背光模组,使得减少不同颜色荧光层之间的二次吸收,实现高色饱和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珠,包括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芯片,其中,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上,所述发光芯片外设有封装层,在封装层的表面上位于每个发光二极管上分别设置有颜色不同且与发光二极管相对的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荧光层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光的第一隔离体。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层背离封装层的一侧上设有保护层。进一步地,两个荧光层分别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其中一个荧光层环绕在另一个荧光层外。进一步地,两个荧光层分别对称设置,所述荧光层的外侧边上设有朝封装层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分别将封装层的外侧壁覆盖。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层以及第一延伸部的外侧壁上围绕有一周第二隔离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体上设有朝荧光层与保护层相对的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荧光层之间形成用于承载保护层的承载部,所述保护层设于承载部中。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层的颜色为红色、绿色或黄色中的两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光源,包括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上设有所述的LED灯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所述的LED灯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设置并联的正向连接与反向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分别在发光二极管上设置荧光层以及在荧光层间设置隔离体,利用交流LED的周期开启特性,实现发光芯片在正反向驱动下,发光二极管分别开启,实现能够应用于场序显示,而在荧光层之间设置隔离体,从而避免荧光层不同颜色之间的颜色被对方二次吸收,实现高色饱和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LED灯珠的基本电路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LED灯珠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LED灯珠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6是图5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LED灯珠的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8是图7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将本专利技术背光光源用于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11-1是本专利技术荧光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一的示意图;图11-2是本专利技术荧光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二的示意图;图11-3是本专利技术荧光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LED灯珠包括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发光芯片3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31,发光二极管31并联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之间,其中,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1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1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在发光芯片3外设有封装层32;所述封装层32的表面位于每个发光二极管31上分别设置有颜色不同且与发光二极管31相对的荧光层4,荧光层4的设置数量与发光二极管31的设置数量相同,相邻两个荧光层4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光的第一隔离体5,具体地,本专利技术中发光二极管31设有两个,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31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另一个发光二极管31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发光二极管31的发光颜色为蓝光,相应地,荧光层4也设有两个,分别与发光二极管31一一对应,所述发光芯片3为交流发光芯片3,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双数的形式设置,例如设置四个发光二极管31时,其中两个发光二极管31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另外两个发光二极管31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的极性为相反即可,及一个接正极,一个接负极即可。通过上述结构,使同一个发光芯片3中含有相反设置的发光二极管,从而实现LED在正反向驱动下,两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开闭,在交流点亮发光芯片3时,对应交流正半周开启时,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31开启,绿色或红色荧光层被激发,从而发出蓝绿色光或蓝红色光;对应交流负半周开启时,另一个发光二极管31开启,发出另一种混光颜色;而采用交流电的发光芯片3,由于本身也起整流座作用,因此在作为光源使用时,可直接接市电而无需进行整流,降低了成本;在发光芯片3上设置两个荧光层4并且通过隔离体5相互隔离,从而减少不同颜色的荧光层之间的颜色的二次吸收,实现了高色饱和度(色域覆盖率大、色饱和度高和低功耗)。本专利技术中,荧光层4的颜色为红色、绿色和黄色中的两种,具体地,荧光层4的颜色为红色和绿色或红色和黄色,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荧光层的波长,而采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层进行搭配。荧光层4的材料为荧光粉,荧光层4的制备采用现有技术涂覆的方式形成。在荧光层4背离发光芯片3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7,所述保护层7为硅胶材料制成;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保护层7进行保护。如图11-1、11-2以及图1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荧光层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封装层32上所需位置制备隔离体5(图11-1所示);具体地,隔离体5制备于发光芯片3外的封装层32上;步骤二、通过掩模板101在封装层32上制备其中一个荧光层4(图11-2所示);具体地,隔离体5制备于封装层32外的封装层32上;步骤三、通过掩模板102在封装层32上制备另一个荧光层4(图11-3所示),具体地,隔离体5制备于封装层32外的封装层32上;步骤四、根据需要,在两个荧光层4背离封装层32的一侧表面制作保护层7(图4所示)。以下将以两个荧光层4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荧光层4分别为第一荧光层41、第二荧光层4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LED灯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理解,图2中并没有示出保护层7,在该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LED灯珠及背光光源、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所述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31)的发光芯片(3),其中,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1)的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1)的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所述发光芯片(3)外设有封装层(32),在封装层(32)的表面上位于每个发光二极管(31)上分别设置有颜色不同且与发光二极管(31)相对的荧光层(4),所述荧光层(4)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31)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荧光层(4)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光的第一隔离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所述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之间并联连接有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31)的发光芯片(3),其中,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1)的正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31)的反向连接在第一金属电极(1)和第二金属电极(2)上,所述发光芯片(3)外设有封装层(32),在封装层(32)的表面上位于每个发光二极管(31)上分别设置有颜色不同且与发光二极管(31)相对的荧光层(4),所述荧光层(4)的数量与发光二极管(31)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荧光层(4)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光的第一隔离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4)背离封装层(32)的一侧上设有保护层(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两个荧光层(4)分别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荧光层(4)环绕在另一个荧光层(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永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