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inetic study of extraction / stripping device rise single drop method based on this device is used in the research field, the extraction kinetics mainly includes: support, extraction generating device, feeding device; the bracket comprises a base, a pillar, a fixed sleeve,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tarting point extraction column extraction column of the starting point; the extraction device includes external communicating pipe, an overflow pipe, a feed inlet, extraction column, discharge port, liquid inlet; the feeding device comprises an injection pump, liquid tank, computer, on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extraction column and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organic droplet feeding speed, top of the extraction column without organic phase retention, avoid the influence of end effect of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上升单液滴法的萃取/反萃动力学研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萃取动力学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上升单液滴法的萃取/反萃动力学研究装置。
技术介绍
溶剂萃取作为一种分离和纯化方法在冶金和核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萃取法已经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重要工艺过程,其中萃取动力学(包括反萃动力学)是工艺流程开发、优化、设备设计和控制等领域的基础。利用热力学因素进行物质分离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利用动力学因素在非平衡态下进行动力学分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萃取动力学则是进行动力学分离研究的基础。上升单液滴法是液-液萃取领域萃取动力学研究的一种常规方法,主要利用液液萃取两相的密度差,实现有机相液滴在水相中的运动,在由下向上的运动过程中实现传质。中国专利CN104211095A公开了一种萃取动力学研究装置,该装置采用了顶部设有溢流口的萃取柱,且其进料装置设有三通调节阀。一般情况下,萃取动力学实验采用进料柱填装萃取剂,此种方法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萃取柱采用不同的进料柱,因此其装置装配繁琐且不能准确控制生成液滴速度。有机相容易在萃取柱顶端滞留,促使端效应的影响加大。目前,市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上升单液滴法的萃取/反萃动力学研究装置,主要包括:支架、萃取发生装置、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1)、支柱(2)、固定套管(6)、上端萃取柱抓手(14)、下端萃取柱抓手(16),其中支柱(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固定套管(6)活动连接在支柱(2)上端,上端萃取柱抓手(14)固定在固定套管(6)上部,上端萃取柱抓手(14)上设有上样品槽(10),固定套管(6)下部设有下端萃取柱抓手(16),下端萃取柱抓手(16)上设有下样品槽(11);所述萃取发生装置包括外界连通管(12)、溢流管(8)、加料口(13)、萃取柱(15)、放料口(19)、液滴进料口(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上升单液滴法的萃取/反萃动力学研究装置,主要包括:支架、萃取发生装置、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1)、支柱(2)、固定套管(6)、上端萃取柱抓手(14)、下端萃取柱抓手(16),其中支柱(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固定套管(6)活动连接在支柱(2)上端,上端萃取柱抓手(14)固定在固定套管(6)上部,上端萃取柱抓手(14)上设有上样品槽(10),固定套管(6)下部设有下端萃取柱抓手(16),下端萃取柱抓手(16)上设有下样品槽(11);所述萃取发生装置包括外界连通管(12)、溢流管(8)、加料口(13)、萃取柱(15)、放料口(19)、液滴进料口(18);所述萃取柱(15)顶端设有锥形结构;所述外界连通管(12)位于萃取柱(15)顶端,外界连通管(12)侧壁上设有加料口(13)和溢流管(8);所述加料口(13)设有阀门;液滴进料口(18)和放料口(19)均位于萃取柱(15)底端,所述液滴进料口(18)设有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婷,叶国安,何辉,陈延鑫,王辉,刘金平,单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