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膜萃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864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膜萃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种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材料,所制得复合膜材料表面为微孔致密层,孔径为1~10nm,允许分子量小于1000的污染物跨膜进入膜内富集,同时又能防止膜内部的三油酸甘油酯泄露;膜厚30~40μm,甘油三酯的比表面积>4000cm↑[2]/g;    2)将步骤1)中制得的复合膜材料按每0.1g克复合膜材料处理体积0.5~5L待测水体的量置于待测水体,搅拌12~24小时,亲脂性较强有机污染物与复合膜材料中的脂肪酸甘油酯之间相似相溶,产生化学势差,痕量有机污染物顺化学势差扩散透过表层纤维素膜相进入脂肪酸甘油酯相,从而水体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富集到复合膜材料中;所述的痕量为在水中浓度1~10↑[3]ng/L;    3)将步骤2)中已富集有机污染物的复合膜置于10~20mL有机溶剂/每0.1g复合膜中,充分浸泡,将有机污染物洗脱下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萃取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化学品污染日趋严重,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有潜在生态和健康威胁,对这类污染物的监测已经成为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固相萃取因在萃取过程中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常用的固相萃取方法包括薄膜固相萃取法,此法使用多孔网络状的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或玻璃纤维组成的平面薄膜,在薄膜中混合了各种化学键合固定相填料的微粒,或是薄膜本身直接键合了多种不同官能团,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有较强吸附能力,这种吸附既可能是物理吸附,也可能是化学键合,从而截留目标物,达到萃取效果;但是此法造价不菲,且需要外加动力。与此法材料、目标化合物与原理均接近的是柱状固相萃取,这是使用柱状材料代替平面薄膜,因而截面积小,流量低,容易堵塞,使处理时间增长,尤其是对环境样品,柱形填料易产生缝隙,突破体积缩小,降低萃取效率,选择性稍差,干扰较多,需要外加动力。有机氯农药等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通常为十亿分之一(μg/L)或万亿分之一(ng/L)甚至更低,固相萃取对此类脂溶性污染物的富集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健许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