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54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内边缘、外边缘和两个侧面,沿所述框体的一个侧面的内边缘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为回字形,凹陷部与框体外边缘之间为液流部,凹陷部往内为框体部,框体部由电极材料板隔离为正极液区和负极液区;所述凹陷部的上方设置有正极进液口、负极进液口,凹陷部的下方设置有负极出液口和正极出液口,所述正极进液口、正极出液口通过液流通道分别与所述正极液区连通;所述负极进液口和负极出液口通过液流通道分别与所述负极液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连接紧密,有效解决了密封电解液渗漏的问题,延长了电池的寿命,组装安装容易、结构简单,降低了液流电池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
技术介绍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人类未来从自然界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风能、太阳能发电过程具有随机性、不连续特点,难于保持稳定的电能输出,需要和一定规模的电能储存装置相配合,构成完整的供电系统,保证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在各种形式的储能装置中,液流电池系统具有大容量电能储存与高效转化功能,拥有使用寿命长、环保、安全的特点,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过程,明显提高电力输出质量。在全钒液流电池的体系中,电极框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钒液流电池容易发生电解液渗漏,以致产生电池寿命较短,电池成本高,组装难度大等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包括框体,框体具有内边缘、外边缘和两个侧面,沿框体的一个侧面的内边缘设有凹陷部,凹陷部为回字形,凹陷部与框体外边缘之间为液流部,凹陷部往内为框体部,框体部由电极材料板隔离为正极液区和负极液区;框体分为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两个框体紧密连接后形成成型的框架,凹陷部位于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靠近双极板的侧面,双极板的长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宽度;凹陷部的上方设置有正极进液口、负极进液口,凹陷部的下方设置有负极出液口和正极出液口,正极进液口、正极出液口通过液流通道分别与正极液区连通;负极进液口和负极出液口通过液流通道分别与负极液区连通。液流通道设置在凹陷部的内外边缘之间。正极进液口和正极出液口、负极进液口和负极出液口分别位于框体的两个对角的方向上。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的凹陷部分别设有密封结构,电极框与双极板通过第一密封结构紧密连接。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的液流部设置有匹配的凹槽和凸块,凹槽和凸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液流部的中心处。本技术结构设计连接紧密,有效解决了密封电解液渗漏的问题,延长了电池的寿命,组装安装容易、结构简单,降低了液流电池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竖向中心的剖视图。图中:1、框体;2、凹陷部;3、正极进液口;4、负极进液口;5、负极出液口;6、正极出液口;7、凹槽;8、凸块;9、液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框体1,框体1具有内边缘、外边缘和两个侧面,沿框体的一个侧面的内边缘设有凹陷部2,凹陷部2为回字形,凹陷部2与框体外边缘之间为液流部,凹陷部2往内为框体部,框体部由电极材料板隔离为正极液区和负极液区;框体分为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两个框体紧密连接后形成成型的框架,凹陷部2位于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靠近双极板的侧面,双极板的长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宽度;凹陷部2的上方设置有正极进液口3、负极进液口4,凹陷部2的下方设置有负极出液口5和正极出液口6,正极进液口3、正极出液口6通过液流通道9分别与正极液区连通;负极进液口4和负极出液口5通过液流通道9分别与负极液区连通。本技术的液流通道9设置在凹陷部2的内外边缘之间。液流通道对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产生导向的作用,使电解液的流速加快,而且分布均匀,提高了电解液流动的一致性,减小了单电池之间的差异,提高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均一性。此外,正极进液口3和正极出液口6、负极进液口4和负极出液口5分别位于框体1的两个对角的方向上。可使电解液在框体部内的流动分布更加均匀,减小全钒液流电池的极化现象,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的凹陷部分别设有密封结构,电极框与双极板通过密封结构紧密连接,起到防止电解液外渗的作用。两个液流电池电极框架的正极液区、负极液区的一面相互重叠的时候,可通过液流密封结构进行相互紧密连接。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的液流部设置有匹配的凹槽7和凸块8,凹槽7和凸块8分别对应设置在液流部的中心处,可进一步紧密配合连接两个电极框。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具有内边缘、外边缘和两个侧面,沿所述框体的一个侧面的内边缘设有凹陷部(2),凹陷部(2)为回字形,凹陷部(2)与框体外边缘之间为液流部,凹陷部(2)往内为框体部,框体部由电极材料板隔离为正极液区和负极液区;所述框体分为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两个框体紧密连接后形成成型的框架,所述凹陷部(2)位于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靠近双极板的侧面,双极板的长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宽度;所述凹陷部(2)的上方设置有正极进液口(3)、负极进液口(4),凹陷部(2)的下方设置有负极出液口(5)和正极出液口(6),所述正极进液口(3)、正极出液口(6)通过液流通道(9)分别与所述正极液区连通;所述负极进液口(4)和负极出液口(5)通过液流通道(9)分别与所述负极液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流电池电极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具有内边缘、外边缘和两个侧面,沿所述框体的一个侧面的内边缘设有凹陷部(2),凹陷部(2)为回字形,凹陷部(2)与框体外边缘之间为液流部,凹陷部(2)往内为框体部,框体部由电极材料板隔离为正极液区和负极液区;所述框体分为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两个框体紧密连接后形成成型的框架,所述凹陷部(2)位于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靠近双极板的侧面,双极板的长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长度、宽度不大于凹陷部外边缘的宽度;所述凹陷部(2)的上方设置有正极进液口(3)、负极进液口(4),凹陷部(2)的下方设置有负极出液口(5)和正极出液口(6),所述正极进液口(3)、正极出液口(6)通过液流通道(9)分别与所述正极液区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绵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