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压变频电缆
本技术涉及舰船用电缆,具体是一种用于舰船变频系统中的中压变频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舰船用电机的不断发展,电机的功率再不断增大,但其速度不可调,从而导致其电能浪费极大。而变频电机的出现,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电机速度实现可调,极大的节省了电能,同时由于变频电机负载的加大,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变频电机的且满足额定电压3.6/6kV的舰船用变频电力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用于舰船变频系统的中压变频电缆。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压变频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线芯、绕包层、内衬层、铠装屏蔽层和外护套。主线芯有3根,3根主线芯的结构相同。3根主线芯沿电缆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3根主线芯绞合成缆。3根主线芯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分相屏蔽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采用三层共挤包覆在导体的外部。分相屏蔽层绕包在绝缘屏蔽层外。绕包层为无卤低烟阻燃带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主线芯的外部。内衬层由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制成,内衬层挤包在绕包层外。铠装屏蔽层由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压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芯(1)、绕包层(3)、内衬层(4)、铠装屏蔽层(5)和外护套(6);主线芯(1)有3根,3根主线芯(1)的结构相同;3根主线芯(1)沿电缆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3根主线芯(1)绞合成缆;3根主线芯(1)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11)、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绝缘屏蔽层(14)和分相屏蔽层(15);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和绝缘屏蔽层(14)采用三层共挤包覆在导体(11)的外部;分相屏蔽层(15)绕包在绝缘屏蔽层(14)外;绕包层(3)为无卤低烟阻燃带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主线芯(1)的外部;内衬层(4)由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芯(1)、绕包层(3)、内衬层(4)、铠装屏蔽层(5)和外护套(6);主线芯(1)有3根,3根主线芯(1)的结构相同;3根主线芯(1)沿电缆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3根主线芯(1)绞合成缆;3根主线芯(1)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11)、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绝缘屏蔽层(14)和分相屏蔽层(15);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和绝缘屏蔽层(14)采用三层共挤包覆在导体(11)的外部;分相屏蔽层(15)绕包在绝缘屏蔽层(14)外;绕包层(3)为无卤低烟阻燃带绕包在绞合在一起的主线芯(1)的外部;内衬层(4)由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制成,内衬层(4)挤包在绕包层(3)外;铠装屏蔽层(5)由铜塑带绕包在内衬层(4)外,绕包搭盖率25%至30%,铜塑带的铜箔面朝外;再由直径为0.4mm的镀锡铜丝编织在铜塑带外而成,其编织覆盖率为88%至90%;外护套(6)包覆在编织屏蔽层(5)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条(2);填充条(2)有3根,填充条(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扇形;3根填充条(2)沿电缆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与相应相邻的主线芯(1)相接触;各填充条(2)均由环保PP网状纤维绳材料制成;3根主线芯(1)和3根填充条(2)采用向右绞合成缆,成缆节距为电力电缆外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骏,秦宏涛,刘彤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