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39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轮联轴器,包括左侧联轴体、中间连接体和右侧联轴体,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设有外齿或内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左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右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通过中间连接体实现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的力矩传递,中间连接体为整体结构,承载强度较高,相比传统的铰制孔螺栓连接,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的力矩传递更大,而且消除了传统的铰制孔连接可靠性差的弊端,另外,采用中间连接体连接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联轴器的轴向尺寸相应减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安装空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联轴器。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常用的机械零件,用于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联轴器的种类较多,弹性柱销联轴器、梅花块联轴器、膜片弹性联轴器,因其传递能力小只能运用于传递中小转矩的场合;套筒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夹壳联轴器、滑块联轴器,因其安装精度要求高,传递能力小,只能运用于传递中小转矩的场合;万向联轴器因加工工序复杂、动平衡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只能运用于高速时的小转矩、低速时的中等转矩的场合;而齿轮联轴器,因其传递能力大,转动惯量小,被最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机械传动中。常用齿轮联轴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齿轮联轴器,因其齿轮齿形为直齿齿形,一般只运用于低速小转矩场合;另一类是市场占有量较大的鼓形齿联轴器,因其外齿采用了鼓形工艺,可以在降低安装精度要求条件下,高速传递满载转矩,易于达到动平衡要求。而常用的齿轮联轴器,大多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两个内齿或两半联轴器,通过铰制孔螺栓传递力矩,铰制孔螺栓连接强度有限,而且工艺繁琐,在长期使用中螺栓连接结构容易受损失效,影响力矩传递,进而影响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力矩传递稳定可靠的齿轮联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联轴器,包括左侧联轴体、中间连接体和右侧联轴体,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设有外齿或内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左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右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左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一外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第一外齿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右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二内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第二内齿相啮合的第二外齿。中间连接体的左端设有限位挡边或压盖,限位挡边和压盖的内孔与左侧联轴体的外圆相匹配。右侧联轴体的左端设有限位挡边或压盖,限位挡边和压盖的内孔与中间连接体的外圆相匹配。左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一内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第一内齿相啮合的第一外齿,右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二内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第二内齿相啮合的第二外齿。左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一外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第一外齿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右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二外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第二外齿相啮合的第二内齿。外齿和内齿均为鼓形齿。本专利技术的齿轮联轴器,包括左侧联轴体、中间连接体和右侧联轴体,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设有外齿或内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左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右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通过中间连接体实现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的力矩传递,中间连接体为整体结构,承载强度较高,相比传统的铰制孔螺栓连接,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的力矩传递更高,而且消除了传统的铰制孔螺栓连接可靠性差的弊端,另外,采用中间连接体连接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联轴器的轴向尺寸相应减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安装空间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齿轮联轴器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中所示,包括左侧联轴体1、中间连接体2和右侧联轴体3,左侧联轴体1上设有第一外齿11,中间连接体2左端设有与第一外齿11相啮合的第一内齿21,右侧联轴体3上设有第二内齿31,中间连接体2右端设有与第二内齿31相啮合的第二外齿22。使用时,左侧联轴体1与主动轴通过键连接,左侧联轴体1与中间连接体2通过第一外齿11和第一内齿21啮合连接,从而将主动轴的力矩传递至中间连接体2,右侧联轴体3与中间连接体2通过第二外齿22和第二内齿31啮合连接,从而将中间连接体2的力矩传递至右侧联轴体3,中间连接体2为整体结构,承载能力较高,相比传统的铰制孔螺栓连接,左侧联轴体1和右侧联轴体3通过中间连接体连接后力矩传递更大、更稳,另外,采用中间连接体2连接左侧联轴体1和右侧联轴体3,联轴器的轴向尺寸相应减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安装空间需求,消除了传统的铰制孔螺栓连接失效概率大的问题。优选地,中间连接体2的左端设有限位挡边23,限位挡边23的内孔与左侧联轴体1的外圆相匹配,设置限位挡边23,从而便于对第一外齿11和第一内齿21的啮合进行限位和防护,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体2的左端可设置压盖,压盖的内孔与左侧联轴体1的外圆相匹配,同样可实现对第一外齿11和第一内齿21的啮合的限位和防护。优选地,右侧联轴体3的左端设有压盖4,压盖4通过螺栓5固定在右侧联轴体3的左端上,压盖4的内孔与中间连接体2的外圆相匹配,设置压盖4,可对第二外齿22和第二内齿31的啮合进行限位和防护,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右侧联轴体3的左端可设置限位挡边,限位挡边的内孔与中间连接体2的外圆相匹配,同样可实现对第二外齿22和第二内齿31的啮合的限位和防护。优选地,第一外齿11、第一内齿21、第二外齿22和第二内齿31均为鼓形齿,鼓形齿具有承载能力强、角位移补偿量大、拆装便利、传动效率高等诸多优点,适于作为联轴器啮合齿形,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齿11、第一内齿21、第二外齿22和第二内齿31可选择直齿。本专利技术的齿轮联轴器的具体实施例二,其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中所示,左侧联轴体1上设有第一内齿11,中间连接体2左端设有与第一内齿11相啮合的第一外齿21,右侧联轴体3上设有第二内齿31,中间连接体2右端设有与第二外齿31相啮合的第二外齿22。本专利技术的齿轮联轴器的具体实施例三,其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中所示,左侧联轴体1上设有第一外齿11,中间连接体2左端设有与第一外齿11相啮合的第一内齿21,右侧联轴体3上设有第二外齿31,中间连接体2右端设有与第二外齿31相啮合的第二内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齿轮联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联轴体、中间连接体和右侧联轴体,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设有外齿或内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左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右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联轴体、中间连接体和右侧联轴体,左侧联轴体和右侧联轴体设有外齿或内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左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右侧联轴体上的外齿或内齿相啮合的内齿或外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左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一外齿,中间连接体左端设有与第一外齿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右侧联轴体上设有第二内齿,中间连接体右端设有与第二内齿相啮合的第二外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体的左端设有限位挡边或压盖,限位挡边和压盖的内孔与左侧联轴体的外圆相匹配。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宝李晓辉赵建森李计全李想赵佩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