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桂芹专利>正文

柴草燃气制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39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草燃气制气炉,其具有一个下部设有出灰口的炉体和在炉体上部与炉体内部连通的冷凝器,在炉体内的下部设有与外部的进风装置连通的进风管,在进风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出风管上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出风孔;炉体的顶面设有环槽,炉盖上设有环状突起,突起位于环槽内。上述结构的柴草燃气制气炉,不但燃烧面积小,燃烧也较缓慢,燃烧过程容也不易产生“空洞”现象,供气稳定,而且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具
,具体涉及一种以柴草等可燃物质为燃料产生燃气的炉具。
技术介绍
柴草制气炉是以庄稼秸杆、木材或草等可燃物质为燃料来产生可燃气体的,使用柴草制气炉可以基本上解决农村地区因烧柴草带来的烟呛火燎的问题,能使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现有的柴草制气炉主要由炉体和冷凝器构成,炉内产生的可燃气经管道进入冷凝器,然后再通过管道到达炉灶。炉体的下部设有炉箅,炉箅与炉体底部间设有进风管。上述柴草制气炉虽然使用也比较方便,但存在燃烧面积大,燃烧过快,燃烧过程容易产生“空洞”现象,从而造成燃气供给不稳、燃气在炉内燃烧,使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外,现有的柴草制气炉,其炉盖密封效果不理想,存在透烟透气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柴草制气炉,存在燃烧面积大,燃烧过快,燃烧过程容易产生“空洞”现象,从而造成燃气供给不稳、燃气在炉内燃烧,使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炉盖密封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气供给稳定及密封效果好的柴草制气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柴草制气炉,其具有一个下部设有出灰口的炉体和在炉体上部与炉体内部连通的冷凝器,其结构特点是:在炉体内的下部设有与外部的供风装置连通的进风管,在进风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出风管上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出风孔;炉体的顶面设有环槽,炉盖上设有环状突起,突起位于环槽内。采用上述结构的柴草制气炉,由于设在炉体内的出风管体积很小,燃料只是围-->绕出风管燃烧,因此燃烧面积小,燃烧也较缓慢,燃烧过程容也不易产生“空洞”现象,从而使燃气产量稳定。又由于炉体的顶面设有环槽,炉盖上的突起与环槽配合可以获得较好的密封效果,在环槽中灌入水可以使密封效果更好。为了更好的使燃气中的水汽和焦油分离,冷凝器中装有不规则缠绕的金属丝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给出了一种柴草制气炉的具体结构形式,其由炉体1和冷凝器2组成,在炉体1内的下部设有与外部的供风装置连通的进风管3,在进风管3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4,出风管4上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出风孔5;炉体1的顶面设有环槽6,炉盖7上设有环状突起8,突起8位于环槽6内。冷凝器2通过出气管10连通炉体1内部,冷凝器2设有向炉灶供气的供气管11和出烟管12,出烟管12上设有阀门13,冷凝器2内装有不规则缠绕的金属丝团9。出灰口14设在炉体1的下部。供风装置为鼓风机。使用时,把部分柴草加到炉内并在出风管4附近点燃,然后把炉内填满填实柴草,在环槽6内加入水,盖好炉盖7,用鼓风机向进风管3送适量的风,使柴草处于“暗燃”状态。炉体1内产生的可燃气进入冷凝器2进行脱水以及焦油分离,较洁净的的燃气通过供气管11送达炉灶。使用完毕,打开阀门13,把剩余的气体通过出烟管12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草燃气制气炉,包括下部设有出灰口的炉体(1)和在炉体(1)上部与其内部连通的冷凝器(2),其特征是:在炉体(1)内的下部设有与外部的供风装置连通的进风管(3),在进风管(3)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4),出风管(4)上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出风孔(5);炉体(1)的顶面设有环槽(6),炉盖(7)上设有环状突起(8),突起(8)位于环槽(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草燃气制气炉,包括下部设有出灰口的炉体(1)和在炉体(1)上部与其内部连通的冷凝器(2),其特征是:在炉体(1)内的下部设有与外部的供风装置连通的进风管(3),在进风管(3)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4),出风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桂芹
申请(专利权)人:严桂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