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16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包括机头、第一导轨、支座和第二导轨,机头下方安装有台板,台板下方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台板之间设置有凹槽且第一导轨上端配合的放置在凹槽内,第一导轨两侧均安装有肋板,机头的一端安装有机针,台板的一侧安装有推板,推板上设置有气缸壁,气缸壁一端连接有气缸,支座设置在台板的另一侧,支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支座一端面上设置有接料盒,接料盒壁面上安装有立杆,立杆上端铰接着压杆的一端,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卡座固定在卡扣下方,支座下方安装有第二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避免缝纫好的布料掉落至地面而弄脏,支座的后端设置有接料盒,减少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更好的缝纫质量。但是现有的衣服在缝制时,机针只是上下运动,布料由手推动带动运动,因此缝纫线容易弯曲,不直,导致缝制的衣服不好看,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且缝纫针脚不够紧,导致成品质量差,且机器工作时需要人力资源,自动化程度不高。在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料过程中,有时出现衣料运动速度不均匀,针迹时长时短的不规则现象。并且缝制衣料的时候,往往还会出现衣料来回走动,也就是向前走一步,又向后退一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包括机头、第一导轨、支座和第二导轨,机头下方安装有台板,台板下方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台板之间设置有凹槽且第一导轨上端配合的放置在凹槽内,第一导轨两侧均安装有肋板,机头的一端安装有机针,台板的一侧安装有推板,推板上设置有气缸壁,气缸壁一端连接有气缸,支座设置在台板的另一侧,支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支座一端面上设置有接料盒,接料盒壁面上安装有立杆,立杆上端铰接着压杆的一端,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卡座固定在卡扣下方,支座下方安装有第二导轨。优选的,机针与机头通过内置活卡活动连接,由于机针工作的频率最频繁,磨损最大,而通过活动连接可以实现对机针随时更换,不影响工作进程。优选的,机针下端设置有两个大小相等的穿线孔,该穿线孔呈椭圆形或圆形,两个穿线孔使缝纫线来回穿线便于机针的往复运动,使缝纫的物料更加结实,不同形状扩大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优选的,支座与第二导轨之间间隙配合,使第二导轨有足够的空间移动,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台板沿第一导轨纵向移动,支座沿第二导轨横向移动,便于物料的缝纫,提高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缝纫好的布料掉落至地面而弄脏,支座的后端设置有接料盒,保证缝纫好的物料干净整洁避免二次清洗对物料的伤害和资源的浪费,减少了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第一导轨的两端对称设置的肋板对第一导轨进行左右两边的对称固定,确保第一导轨的稳固,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不会再工作中因为第一导轨的移动而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在布料上形成多条缝纫线,还设置有第二导轨,推动支座沿第二导轨横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台板与第一导轨连接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座与第二导轨连接部分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肋板;2-台板;3-机头;4-推板;5-气缸壁;6-气缸;7-第一导轨;8-接料盒;9-支座;10-第二导轨;11-压杆;12-机针;13-凹槽;14-立杆;15-卡扣;16-卡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包括机头3、第一导轨7、支座9和第二导轨10,机头3下方安装有台板2,台板2下方安装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与台板2之间设置有凹槽13且第一导轨7上端配合的放置在凹槽13内,第一导轨7两侧均安装有肋板1,机头3的一端安装有机针12,台板2的一侧安装有推板4,推板4上设置有气缸壁5,气缸壁5一端连接有气缸6,支座9设置在台板2的另一侧,支座9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10,支座9一端面上设置有接料盒8,接料盒8壁面上安装有立杆14,立杆14上端铰接着压杆11的一端,压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15,卡座16固定在卡扣15下方,支座9下方安装有第二导轨10。机针12与机头3通过内置活卡活动连接,机针12下端设置有两个大小相等的穿线孔,该穿线孔呈椭圆形或圆形,支座9与第二导轨10之间间隙配合,台板2沿第一导轨7纵向移动,支座9沿第二导轨10横向移动。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打开机器开关,保证各部件正常工作后,压杆11一端上设置的卡扣15从卡座16内拉出,继而压杆11绕立杆14翻折开,在支座9上铺上布料,压杆11向下压住布料,使物料平整,然后将卡扣15卡入卡座16内,布料被稳固在支座9上,这时启动气缸6,气缸6上的气缸壁5开始运动,带动机头3上的机针12做纵向的直线运动,在布料上形成直的缝纫线,缝纫好的布料落入接料盒8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3)、第一导轨(7)、支座(9)和第二导轨(10),机头(3)下方安装有台板(2),台板(2)下方安装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与台板(2)之间设置有凹槽(13),且第一导轨(7)上端配合的放置在凹槽(13)内,第一导轨(7)两侧均安装有肋板(1),机头(3)的一端安装有机针(12),台板(2)的一侧安装有推板(4),推板(4)上设置有气缸壁(5),气缸壁(5)一端连接有气缸(6),支座(9)设置在台板(2)的另一侧,支座(9)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10),支座(9)一端面上设置有接料盒(8),接料盒(8)壁面上安装有立杆(14),立杆(14)上端铰接着压杆(11)的一端,压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15),卡座(16)固定在卡扣(15)下方,支座(9)下方安装有第二导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新型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3)、第一导轨(7)、支座(9)和第二导轨(10),机头(3)下方安装有台板(2),台板(2)下方安装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与台板(2)之间设置有凹槽(13),且第一导轨(7)上端配合的放置在凹槽(13)内,第一导轨(7)两侧均安装有肋板(1),机头(3)的一端安装有机针(12),台板(2)的一侧安装有推板(4),推板(4)上设置有气缸壁(5),气缸壁(5)一端连接有气缸(6),支座(9)设置在台板(2)的另一侧,支座(9)下方设置有第二导轨(10),支座(9)一端面上设置有接料盒(8),接料盒(8)壁面上安装有立杆(14),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明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