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12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包括融血腔体、加温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在融血池的顶部具有用于插入采样针的入口,在融血池的底部具有出口,加温装置与过温保护装置安装于融血池腔体的外壁上。使用时温度控制系统快速加温后达到一个温度高点,再通过温度控制系统逐步降低温度或逐步添加温度,达到融血所需要的温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全自动融血,而且保证了样本的混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
技术介绍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在正常工作时要对样本进行融血并预温处理:首先对样本血液加融血剂处理以破坏细胞膜,处理后的样本还需要在特定温度下孵育一定的时间,以上过程都在融血池中完成。现有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融血操作通常在机外的加热箱内进行,以空气为导热介质,在特定容器中混合并保温,利用定时器的提醒来控制融血时间,对样本的融血操作完成后,再将样本装入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检测,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检验流程较为繁琐。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103969349A公开了一种检验仪器的冲洗方法及其检验仪器,采用进样针依次吸取血液样本和溶血素并将其依次加入到混合杯进行溶血,在混合杯外设置由导热金属块、柔性加热膜和度传感器组成的恒温装置,但混合杯仅通过一个出液口,与进样针和液路系统连接,虽具备反向冲洗能力,但很难对其中的样品进行混匀操作,虽然将融血操作集成到了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内,但实际混合效果甚至不如现有的机外混匀。同时,血样经融血剂处理后,其可被检验的稳定时间在两个小时之内,对于单个或小批量的血样,这个时间窗口足够在仪器上跑完一个检测流程,但对于大批量的血样,由于检测时间的累加效应,需要采取技术手段来压缩孵育时间,方能在融血后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可见,设计一种孵育速度快、操作简易、控温精准的融血池,就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孵育速度快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来提高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检测速度,进而提升其大批量样本的检测能力。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首要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包括融血池腔体、加温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所述融血池腔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插入采样针的入口,所述融血池腔体的底部具有出口,所述加温装置与过温保护装置安装于融血池腔体的外壁上。具体地,所述融血池腔体由导热材料具有一体成型,腔体的底端呈锥形,所述出口开设于锥形的端部。一体成型的结构具备更加均匀的导热特性。具体地,所述融血池腔体由不锈钢或陶瓷制成。可选用医疗领域常用的316L等材质,机加工成型。利用腔体材料的比热容,在加入融血剂和血样后,将热量快速传递到融血剂和血样中,保持系统的恒温特性。具体地,所述融血池腔体安装在融血池后座上,所述融血池后座安装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具体地,所述融血池腔体上具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与清洗泵相连接,当采样针插入融血池中时,所述清洗口用于冲洗采样针外壁。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的预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温度控制过程中,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快速加温后达到一个温度高点,再通过温度控制系统逐步降低温度或逐步添加温度,达到融血所需要的温度点,这个方法可以大大缩短预温融血池腔体内的温度,提高检测速度。具体地,温度控制范围为40℃至56℃,这个范围内的任何温度指数经过公式换算后的预温时长均能符合融血预温要求,因为温度的高低与融血的时长成反比关系,温度越高,促进融血的速度就越快,融血的时间就变得越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融血池安装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让仪器自动完成取样-融血-分析的流程,不仅简化了操作,而且从根本上避免了融血时间过长导致的样本失效。利用高比热的融血池外腔体以及利用加温装置对样本进行加热和保温,保证了孵育过程的温度可控,避免血液样本长时间遭遇高温破坏导致样本失效。而采取顶部开口的结构,沿用采样针进样和抽吸混合的方式,也保证了样本在混匀过程中温度的分布更为均匀。除了上面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专利技术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及其预温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附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加温曲线;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加温曲线;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加温曲线;图中:融血池后座1,加温装置2,融血池外腔体3,融血池4,压盖5,进样针外壁清洗口6,清洗泵7,融血池腔体8,控温系统2-1,过温保护系统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融血池4、融血池外腔体3、加温装置2、压盖5和融血池后座1。其中,融血池4嵌入安装在融血池外腔体3中,加温装置2紧密贴合在融血池外腔体3上,融血池外腔体3安装在融血池后座1上,融血池后座1固定安装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进样针外壁清洗口6与清洗泵7通过管路连接。加温装置2利用加温控制板恒温。也可以采用PTC发热元件,利用发热材料本身的恒温效应实现保温效果。融血池4与融血池外腔体3均采用上下贯通的结构,在融血池4的顶部具有用于插入采样针的入口,融血池4的底部呈锥形,锥形的尖端上具有用于排出处理后样本的出口,融血池外腔体3紧密包围在融血池4的外侧壁与底壁外,压盖5压合融血池4的顶部,形成限位结构。融血池外腔体3由铝块制成,而融血池4由亚克力管制成。使用时,样本血液通过采样针将样本移入融血池中,再通过仪器的柱塞泵将融血剂加入融血池中,运用混均机构对融血池中的混和液进行混均,混均机构的原理是蠕动泵带动采样针将融血池内的血样与试剂反复吸入和吐出。融血池在仪器开机后,通过智能PID算法急速将融血池从0℃加温至48℃,然后再逐步升温快速恒温在50±0.5℃,这样保证了样本在50℃下孵育一定的时间。在温度控制的过程中,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快速加温后达到一个温度高点,再通过温度控制系统逐步降低至一定温度或快速恒定至一定温度,达到融血所需要的温度点,这个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加温孵育样本的时间,提高整个检测过程的速度;另外温度控制范围为40℃至56℃,这个范围内的任何温度指数经过公式换算后的预温时长均能符合融血预温要求,因为温度的高低与融血的时长成反比关系。最高到57℃,57℃作为临界温度,因为一旦超过该温度蛋白就会萎缩,故控温系统的目标温度是56℃,并允许其有±1℃的波动范围。仪器用相关的泵将孵育和融血处理的样本通过融血池下方的出口移入层析柱进行分析处理。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芯片配合特殊算法,精密控制系统的温度,并可以通过上位机调整控制设置温度。系统还可以通过设置的清洗泵,清洗采样针的外臂,当采样针插入融血池中,通过外臂清洗口高速冲入清洗液,达到冲洗采样针外臂的功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主要改进是将融血池腔体8制成一体机构,并在加温装置2的背部设置控温系统2-1,在融血池腔体8上布置过温保护系统9。可以对加热温度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使用时,可采用通用融血方案,是将融血池的温度恒定在50±0.5℃后,加入血液样本,孵育时间为100秒至220秒之间。实施例三急速融血方案1如图5所示,是将融血池的温度在3秒至8秒内从50℃快速提升至56℃±1℃或者温度已经恒定在56℃±1℃后,加入血液样本,孵育时间为15秒至45秒之间。试验方法: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包括融血池腔体、加温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所述融血池腔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插入采样针的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融血池腔体的底部具有出口,所述加温装置与过温保护装置安装于融血池腔体的外壁上;所述融血池腔体由导热材料一体成型,腔体的底端呈锥形,所述出口开设于锥形的端部;所述融血池腔体上具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与清洗泵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融血池,包括融血池腔体、加温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所述融血池腔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插入采样针的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融血池腔体的底部具有出口,所述加温装置与过温保护装置安装于融血池腔体的外壁上;所述融血池腔体由导热材料一体成型,腔体的底端呈锥形,所述出口开设于锥形的端部;所述融血池腔体上具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与清洗泵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化血红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迪康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