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配副床反应器的流化床水煤气生产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07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配副床反应器的流化床水煤气生产方法及装置,所用副床反应器4由和气化室19相连的风室5及和风室5相连的出灰装置8组成,副床反应器4通过管道和旋风分离器3连接,还通过下料管18和流化床气化炉1连接。在整个煤气化过程中分为流化床气化炉粉煤的气化和外配副床反应器对未完全转化的粉煤焦飞灰的气化两个部分。副床反应器4可采用间歇式供风、气化或供风、气化同时进行的连续式气化方法。副床反应器4在流化状态下燃烧或气化2mm以下的粉煤焦,副床反应器4的操作温度为900℃~1000℃。该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气化效率及炭的转化率,有效的提高了煤气小时产量。是理想的粉煤气化方法和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配副床反应器的流化床水煤气生产方法及装置(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粉煤气化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外配副床反应器的流化床水煤气生产方法及装置。(二)
技术介绍
:现有煤制气的技术方法很多,如移动床水煤气炉、加压鲁奇炉等使用块煤的煤气发生炉生产方法。块煤价格高,制气成本高,燃烧效率低,浪费燃料严重。采用加压气化工艺,技术难度大,工艺及处理系统复杂。中国技术专利89213611.1是采用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装置,即先将粉煤在循环流化床裂解炉中进行裂解,取得中热值煤气,煤裂解后生成的半焦再送入气化炉气化生产低热值煤气。该装置工艺简单,气化强度大,产生的煤气品质好,但需外供蒸汽和外加热源。中国专利技术专利91103896.5提供了一种煤气——蒸汽联产的一体化工艺及设备,既可生产中热值煤气供居民使用,同时可生产蒸汽供热和发电。该专利采用循环灰作为煤裂解的热源,气化炉中的焦炭的浓度很低,不利于气化反应,故煤气产率低。另一方面,作为热载体的循环灰由于只靠分离器分离,循环量大,这导致裂解炉内的温度偏低,使相当多的挥发份残留在半焦中,影响了制气产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95108875.0提出了一种新的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配副床反应器的流化床水煤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化床气化炉(1)采用间歇式气化方法,副床反应器(4)则可采用间歇式供风、气化或供风、气化同时进行的连续式气化方法,整个过程为料斗(13)中的粉煤由螺旋加煤机(14)加入流化床气化炉(1)中,从空气管道(11)进入风室(9)的空气均匀进入流化床气化炉(1)内,使煤流化燃烧,放出热量,流化床气化炉(1)的床层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这时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管道(2)通过旋风分离器(3)将烟气中80%的未完全转化的粉煤焦分离出进入副床反应器(4)燃烧,此时空气经空气管道(7),通过风室(5)进入副床反应器(4)的气化室(19),使高温粉煤焦用流化速度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配副床反应器的流化床水煤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化床气化炉(1)采用间歇式气化方法,副床反应器(4)则可采用间歇式供风、气化或供风、气化同时进行的连续式气化方法,整个过程为料斗(13)中的粉煤由螺旋加煤机(14)加入流化床气化炉(1)中,从空气管道(11)进入风室(9)的空气均匀进入流化床气化炉(1)内,使煤流化燃烧,放出热量,流化床气化炉(1)的床层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这时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管道(2)通过旋风分离器(3)将烟气中80%的未完全转化的粉煤焦分离出进入副床反应器(4)燃烧,此时空气经空气管道(7),通过风室(5)进入副床反应器(4)的气化室(19),使高温粉煤焦用流化速度为0.2-0.6m/s进行流化燃烧放出热量,提高粉煤焦到一定温度,所产烟气及部分灰粒通过下料管(18)重新进入流化床气化炉(1)中,参与在流化床气化炉(1)中燃烧;经分离粉煤焦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15),回收物理热后经烟气管道(16)到后续系统进一步除尘、降温后排放;制气时从蒸汽管道(10)进入风室(9)的蒸汽均匀进入流化床气化炉(1)内,使煤在流化状态气化,这时产生的高温煤气经管道(2),通过旋风分离器(3)将其中的未完全转化的粉煤焦分离出进入副床反应器(4)气化,此时蒸汽经蒸汽管道(6)通过风室(5)进入副床反应器(4)使高温粉煤焦流化气化,所产煤气及部分灰粒通过下料管(18)重新进入流化床气化炉(1)中,与流化床气化炉(1)中的煤气混合进一步进行还原反应;经分离粉煤焦的煤气进入余热锅炉(15)回收物理热后,经煤气管道(17)到后续系统进一步除尘、降温后收集煤气,以上过程反复循环进行;在流化床气化炉(1)供风和气化的不断循环中,随产生的高温烟气及煤气通过管道(2)由旋风分离器(3)分离出的未完全转化的粉煤焦进入副床反应器(4),对副床反应器(4)的操作还可以空气、蒸汽混合后同时通过风室(5)进入副床反应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昌王明德陈汉平成恒新张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永泰能源新设备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