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04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铁路工务系统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其包括轨道车底板、驾驶室和车厢,轨道车底板上设置有门拱框架,门拱框架上设置有线阵相机,轨道车底板上还设置有空气耦合式屏蔽天线、GPS主机、探地雷达和红外热成像仪,驾驶室顶端设置有GPS接收机,车厢上方顶板的尾部还设置有激光扫描仪,车厢内部设置有工控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全断面的综合检测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个检测系统,能够一次性全断面检测隧道衬砌状态和隧道底部病害,且检测的准确度高、效率高,能够减少维修时间,节约维修费用,且对铁路隧道正常运输影响小,降低了因停止运输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
本技术属于铁路工务系统隧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
技术介绍
截至2015年底,全国运营铁路隧道13411座,总长13038km,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铁路隧道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在数量庞大的铁路隧道中,隧道总体技术状态较差,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据2014年统计资料,全路共有病害隧道5990座,病害率高达52.4%,存在衬砌质量缺陷以及严重腐蚀裂损、仰拱铺底变形、渗漏水、限界不足等多种病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中国目前在建铁路隧道3784座,总长8692km;规划隧道4384座,总长9345km。在近5年内,中国铁路隧道数量将超过20000km。隧道常见衬砌质量缺陷主要有衬砌厚度不足、强度不足、背后空洞及不密实、钢筋缺失、间距偏大或保护层厚度不足,衬砌常见病害主要有衬砌裂缝、剥落掉块、断裂、错台、变形、渗漏水、道床破损、上拱、冒水病害等。目前,国内外隧道衬砌质量缺陷和病害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探地雷达法,探地雷达法被广泛应用到既有铁路和新建铁路隧道的检测中。传统方法是采用人工手持天线或机械手臂贴近测线进行检测,虽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底板(1)、设置在轨道车底板(1)前端的驾驶室(2)和设置在轨道车底板(1)尾端的车厢(3),其中,所述驾驶室(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一GPS接收机(12),该GPS接收机(12)与轨道车底板(1)上的GPS主机(11)相连;所述轨道车底板(1)上靠近驾驶室(2)的最前端设置有门拱框架(4),门拱框架(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线阵相机(5),所述线阵相机(5)的镜头均朝向外侧,所述门拱框架(4)远离驾驶室(2)的一侧设置有天线支架(7),所述天线支架(7)上固定有若干组空气耦合式屏蔽天线(8),在所述轨道车底板(1)下方与车底板上方的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底板(1)、设置在轨道车底板(1)前端的驾驶室(2)和设置在轨道车底板(1)尾端的车厢(3),其中,所述驾驶室(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一GPS接收机(12),该GPS接收机(12)与轨道车底板(1)上的GPS主机(11)相连;所述轨道车底板(1)上靠近驾驶室(2)的最前端设置有门拱框架(4),门拱框架(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线阵相机(5),所述线阵相机(5)的镜头均朝向外侧,所述门拱框架(4)远离驾驶室(2)的一侧设置有天线支架(7),所述天线支架(7)上固定有若干组空气耦合式屏蔽天线(8),在所述轨道车底板(1)下方与车底板上方的天线所处的同一竖直平面内,还设置有若干组空气耦合式屏蔽天线(8),所述GPS主机(11)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7)后方,两个探地雷达(10)分别设置在GPS主机(11)的两侧,在探地雷达(10)后侧的轨道车底板(1)上设置有一红外热成像仪支架(14),在该支架上左右侧和上侧分别设置有一红外热成像仪(15);所述车厢(3)上方顶板的尾部还设置有一激光扫描仪(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清龚彦峰王少锋唐曌孙文昊刘浩薛光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