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168083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碳杂化和化学键实现的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选择的碳材料是指碳纳米管,石墨烯,炭黑等不同维度的材料。碳材料在聚酰胺材料表面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所得产品导电率高,耐摩擦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需要承受一定摩擦力的环境下使用,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Preparation and materials of high wear resistant carbon hybrid polyamide conductive composit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wear resistant carbon hybrid polyamide conductive composite through carbon hybrid and chemical bonds. The selected carbon materials are material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such as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carbon black and so on. Carbon materials are combined in the form of covalent bonds on the surface of polyamide. The products have high conductivity and good friction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in an environment with certain friction, and has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聚酰胺制品的功能化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酰胺制品以及带有功能基团的碳材料复合制得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
技术介绍
聚酰胺是高分子主链以酰胺基团为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的总称。由于聚酰胺的高绝缘性,在生产加工使用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堆积非常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等危害事故。聚酰胺制品(如:片材、管材、织物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静电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例如:聚酰胺织物等存在的静电问题容易对衣着的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某些特殊的设备及特定的场合,聚酰胺制品(管材、片材等)在使用前,必须严格要求消除静电。因此,对聚酰胺制品进行导电改性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聚酰胺的导电改性主要集中在对原材料添加导电填料,通过聚合,得到聚酰胺导电材料,或者采用共混的方式,得到聚酰胺导电材料。但是对现有制品的导电涂层改性比较少,特别是对于能够形成化学键链接的导电涂层的研究就更加稀少了。申请公开号为CN101608061A、CN103215689A均是将聚酰胺单体与石墨或者石墨烯进行混合,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得导电聚酰胺材料。申请公开号为CN102926020A将氧化石墨烯与聚酰胺溶液共混,通过还原,纺丝,制得聚酰胺导电纤维。通过以上方法,虽然能够得到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的聚酰胺材料,但工艺上较为复杂,不适用于已成型的聚酰胺的制品。综上所述,制备高耐磨高导电的聚酰胺制品需要兼顾优良的导电性与高的耐磨性以及简单的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艺较为简单,同时导电性和耐磨性优良的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已成型的聚酰胺制品的导电改性,从而赋予聚酰胺制品高的耐磨导电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备一种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工艺过程如下:(1)碳材料的羧基化称取一定量的碳材料,加入到一定体积比例(5:1~1:1)的无机酸的混合溶液中,超声2~4h,用去离子水不断冲洗过滤,直到溶液的PH为6~8,在50~80℃下真空干燥,得到羧基化的碳材料。(2)羧基化碳材料的酰氯化处理称取步骤(1)中100~200mg羧基化的碳材料,加入到含25~50ml二氯亚砜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5滴催化剂,在50~80℃下回流12~24h,洗涤,过滤,50~80℃下真空干燥。(3)聚酰胺制品表面接枝碳材料称取步骤(2)中10~80mg酰氯化处理的碳材料,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将聚酰胺制品浸泡到溶液中,制品的酰胺基团与碳材料的酰氯基团反应,碳材料接枝到制品表面。(4)后处理通过还原剂对化学接枝碳材料的聚酰胺制品进行还原0.1~10h,还原温度为50~150℃,溶液或者蒸汽还原,在40~60℃鼓风烘干2h,得到接枝碳材料的导电制品。或者不使用还原剂,将制品置于鼓风烘箱内通过100~140℃的高温进行还原1~8h,得到接枝碳材料的导电制品。或者直接选用羧基化的碳材料,则省略步骤(1),直接进行步骤(2),(3),(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品是指聚酰胺制品,包括管材、片材、棒材、织物等,所选择的聚酰胺是指PA6、PA66、PA12、PA46、PA610、PA612、PA1010、PA1012等,优选PA6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碳材料是指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富勒烯、炭黑等一种或者多种材料的混合。本专利技术所指的羧基化的碳材料是指氧化石墨烯、羧基化的碳纳米管、羧基化的碳黑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机酸是指一种或多种无机酸的混合,选自硫酸、盐酸、高氯酸、硝酸、氢碘酸,优选硫酸和硝酸。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催化剂是指碳材料酰氯化所使用的催化剂,选自吡啶、二甲基苯胺、二甲基甲酰胺,优选二甲基甲酰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还原剂是指还原制品表面碳材料的还原剂,选自维生素C溶液、水合肼、硼氢化钠、氢碘酸,优选Vc溶液。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碳材料是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聚酰胺制品复合,因此碳材料在聚酰胺制品表面的附着能力非常好,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利用多维碳材料的协同作用,将大大提高制品的导电性能。例如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接枝到制品表面,或者碳纳米管、石墨烯、炭黑三者共同接枝到制品表面,由于碳纳米管为一维碳材料,石墨烯为二维碳材料,炭黑为三维碳材料,当他们两两或者三者共同接枝到制品表面时,由于材料的维度不同,相互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使得制品的导电性大大提高。经过后处理的制品,不仅导电性提高,而且整体性能稳定,导电耐磨性提高。本专利技术在不需要复杂工艺的前提下即可得到具有高耐磨性高电导率的聚酰胺制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红外分析图谱;图2是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是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碳杂化的高耐磨高导电聚酰胺制品的制备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1)原料准备:选定PA6片材、多壁碳纳米管、浓硫酸、浓硝酸、二氯亚砜、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维生素C等原料;(2)溶液配制:量取300ml浓硫酸、100ml浓硝酸,配制成溶液;(3)称量1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浓硫酸/浓硝酸溶液中,超声2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7,在80℃下真空干燥,备用;(4)称取步骤(3)中100mg的羧基化的碳管,加入到含25ml二氯亚砜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滴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催化剂,在70℃下回流24h,洗涤,过滤,干燥,备用;(5)称取步骤(4)中50mg酰氯化的碳管,分散在100ml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将PA6片材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反应2h,碳管接枝到片材表面;(6)称取5g维生素C溶解在500ml去离子水中,将步骤(5)接枝后的PA6片材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在90℃下进行还原2h,干燥;(7)取20cm2(2cm*10cm)的产品,在500目砂纸上反复摩擦,测试不同摩擦次数下的PA6片材的电导率。经测试,摩擦测试前电导率为2*10-2S/cm,摩擦500次后,电导率为1.79*10-2S/cm。(8)取1cm2的产品,进行抽提2h,烘干,进行红外测试。图1是碳杂化的高耐磨高导电聚酰胺复合材料的红外分析图像,通过聚酰胺与碳纳米管的红外光谱显示,酰胺中N-H的弯曲振动峰发生了红移,说明聚酰胺和碳纳米管之间以化学键相连接。实施例2(1)原料准备:选定PA66板材、石墨、浓硫酸、浓硝酸、二氯亚砜、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原料;(2)溶液配制:量取200ml浓硫酸、100ml浓硝酸,配制成溶液;(3)称量1g石墨加入到浓硫酸/浓硝酸溶液中,超声2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6,在80℃下真空干燥,备用;(4)称取步骤(3)中100mg的羧基化的石墨,加入到含25ml二氯亚砜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滴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催化剂,在70℃下回流24h,洗涤,过滤,干燥,备用;(5)称取步骤(4)中50mg酰氯化的石墨,分散在100ml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将PA66板材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反应2h,石墨接枝到板材表面;(6)将步骤(5)接枝后的PA66板材置于鼓风烘箱内,在120℃下进行热还原4h,干燥;(7)取20cm2(2cm*10c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加入多种不同维度的碳材料,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在聚酰胺材料表面形成以化学键结合的碳涂层,得到可用于电气、服装、机械等领域的兼具高耐磨和优良导电性的材料,包括如下步骤:(1)碳材料的羧基化称取一定量的碳材料,加入到一定体积比例(5:1~1:1)的无机酸的混合溶液中,超声2~4h,用去离子水不断冲洗过滤,直到溶液的PH为6~8,在50~80℃下真空干燥,得到羧基化的碳材料。(2)羧基化碳材料的酰氯化处理称取步骤(1)中100~200mg羧基化的碳材料,加入到含25~50ml二氯亚砜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5滴催化剂,在50~80℃下回流12~24h,洗涤,过滤,50~80℃下真空干燥。(3)聚酰胺制品表面接枝碳材料称取步骤(2)中10~80mg酰氯化处理的碳材料,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将聚酰胺制品浸泡到溶液中,制品的酰胺基团与碳材料的酰氯基团反应,碳材料接枝到制品表面。(4)后处理通过还原剂对化学接枝碳材料的聚酰胺制品进行还原0.1~10h,还原温度为50~150℃,溶液或者蒸汽还原,在40~60℃鼓风烘干2h,得到接枝碳材料的导电制品;或者不使用还原剂,将制品置于鼓风烘箱内通过100~140℃的高温进行还原4h,得到接枝碳材料的导电制品。或者直接选用羧基化的碳材料,则省略步骤(1),直接进行步骤(2),(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碳杂化聚酰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加入多种不同维度的碳材料,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在聚酰胺材料表面形成以化学键结合的碳涂层,得到可用于电气、服装、机械等领域的兼具高耐磨和优良导电性的材料,包括如下步骤:(1)碳材料的羧基化称取一定量的碳材料,加入到一定体积比例(5:1~1:1)的无机酸的混合溶液中,超声2~4h,用去离子水不断冲洗过滤,直到溶液的PH为6~8,在50~80℃下真空干燥,得到羧基化的碳材料。(2)羧基化碳材料的酰氯化处理称取步骤(1)中100~200mg羧基化的碳材料,加入到含25~50ml二氯亚砜的三口烧瓶中,滴加3~5滴催化剂,在50~80℃下回流12~24h,洗涤,过滤,50~80℃下真空干燥。(3)聚酰胺制品表面接枝碳材料称取步骤(2)中10~80mg酰氯化处理的碳材料,分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将聚酰胺制品浸泡到溶液中,制品的酰胺基团与碳材料的酰氯基团反应,碳材料接枝到制品表面。(4)后处理通过还原剂对化学接枝碳材料的聚酰胺制品进行还原0.1~10h,还原温度为50~150℃,溶液或者蒸汽还原,在40~60℃鼓风烘干2h,得到接枝碳材料的导电制品;或者不使用还原剂,将制品置于鼓风烘箱内通过100~140℃的高温进行还原4h,得到接枝碳材料的导电制品。或者直接选用羧基化的碳材料,则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青解承鹏于海洋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