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生专利>正文

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0658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能源设备,特指一种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其包括:流化床炉体,旋风除尘器,冷却塔,储气柜,生物质油排放阀,冷却水箱,水泵,螺旋输送机,炭粉收集柜,其特征是:流化床炉体的上部与旋风除尘器相连,旋风除尘器的底部接入炭粉收集柜,炭粉收集柜底部有一个螺旋输送机;冷却塔通过冷却气柜与储气柜相连,储气柜与用户管网相连;冷却气柜贯穿在冷却水箱中,冷却气柜接有生物质油排放阀,冷却水箱还通过水泵与冷却水喷头相连,冷却水喷头置于冷却塔上方,其优点是:以生物质作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工艺,转化为优质可燃气体和生物质炭、生物质油三种产品,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能源设备,特指一种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
技术介绍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一次能源(煤、石油等)供应的压力与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生物质具有分布广、可持续供应、转化方便等特点,十分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生物质炭、气、油联产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发的,但目前该技术还不完善,其中中国科学院化学冶金研究所研制了一套用于生物质热解液化的循环流化床的反应器,只是单纯的一个采用分段电加热、以蝶阀和V阀作为控料机构的循环流化床。它采用外来气源——氮气作为载气,运行成本较高;系统全部采用电加热,忽略了能量的回收;仅采用一级旋风分离器对热解碳进行分离,可能导致热解碳分离的不彻底;没有设置专门的冷却系统,不利于装置的广泛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和提高液体油品质量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生物质炭和生物质气的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主要包括:进气口,布风板,带绞龙的料仓,流化床炉体,一级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其包括:进气口(1),布风板(2),带绞龙的料仓(3),流化床炉体(4),一级旋风除尘器(5),二级旋风除尘器(6),一级冷却塔(7),二级冷却塔(8),三级冷却塔(9),水管(10),冷却水喷头(11),储气柜(12),用户管网(13),第一生物质油排放阀(14),水箱排水阀(15),第一冷却气柜(16),第二冷却气柜(17),冷却水箱(18),冷却水放水阀(19),第二生物质油排放阀(20),水泵(21),螺旋输送机(22),炭粉收集柜(23),其特征是:流化床炉体(4)的底部为进气口(1),进气口(1)上面是布风板(2),流化床炉体(4)的中下部设有带绞龙...

【技术特征摘要】
1、流化床生物质炭、气、油联产系统,其包括:进气口(1),布风板(2),带绞龙的料仓(3),流化床炉体(4),一级旋风除尘器(5),二级旋风除尘器(6),一级冷却塔(7),二级冷却塔(8),三级冷却塔(9),水管(10),冷却水喷头(11),储气柜(12),用户管网(13),第一生物质油排放阀(14),水箱排水阀(15),第一冷却气柜(16),第二冷却气柜(17),冷却水箱(18),冷却水放水阀(19),第二生物质油排放阀(20),水泵(21),螺旋输送机(22),炭粉收集柜(23),其特征是:流化床炉体(4)的底部为进气口(1),进气口(1)上面是布风板(2),流化床炉体(4)的中下部设有带绞龙的料仓(3),流化床炉体(4)的上部与一级旋风除尘器(5)相连,一级旋风除尘器(5)与二级旋风除尘器(6)相连,一级旋风除尘器(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生梁菲马骏曾科杨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