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6018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前端设置有进连接端,所述泵体尾端设置有出连接端,所述泵体底部设置有三组引脚;所述泵体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分别与进连接端和出连接端连通,所述腔体外侧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腔体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套有滑杆;所述进连接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进连接端与泵体之间内侧设置有过滤网。采用线圈、弹簧、滑杆组合成泵体结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使用时,流体经过过滤网过滤,可以避免颗粒物损坏腔体,大幅增加泵体使用寿命,同时螺纹结构方便更换或者清洗过滤网,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泵
本技术涉及电磁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泵。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泵,处在磁场中的通电流体在电磁力作用下向一定方向流动的泵。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推动流体运动的一种装置。电磁泵没有机械运动件,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运转可靠,不需要轴密封。而小型电磁泵在输送液体时,由于液体中含有杂质会影响电磁泵的工作效率,长期使用由于堵塞或者磨损会严重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小型电磁泵连接软管时通常需要粘接,也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的电磁泵。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电磁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前端设置有进连接端,所述泵体尾端设置有出连接端,所述泵体底部设置有三组引脚;所述泵体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分别与进连接端和出连接端连通,所述腔体外侧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腔体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套有滑杆;所述进连接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进连接端与泵体之间内侧设置有过滤网。作为优选,所述出连接端、进连接端均为锥形结构,所述出连接端、进连接端均上设置有复数个连接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线圈、弹簧、滑杆组合成泵体结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使用时,流体经过过滤网过滤,可以避免颗粒物损坏腔体,大幅增加泵体使用寿命,同时螺纹结构方便更换或者清洗过滤网,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磁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前端设置有进连接端2,所述泵体1尾端设置有出连接端3,所述泵体1底部设置有三组引脚4;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腔体5,所述腔体5分别与进连接端2和出连接端3连通,所述腔体5外侧缠绕设置有线圈6,所述腔体5内侧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内侧套有滑杆8;所述进连接端2通过螺纹结构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进连接端2与泵体1之间内侧设置有过滤网。为了方便连接软管,所述出连接端3、进连接端2均为锥形结构,所述出连接端3、进连接端2均上设置有复数个连接凸起9。该结构可以与软管连接紧密,确保连接不松动。当产品断电时,滑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向左运动,腔体内容积减小,压力P大于出口压力时,流体从出连接端流出.一般城市电源整流后脉冲频率为50或60Hz,滑杆左右运动的频率也是50或60Hz.这样流体就连续不断的从进连接端流入,出连接端流出;同时使用时,流体经过过滤网过滤,可以避免颗粒物损坏腔体,大幅增加泵体使用寿命,同时螺纹结构方便更换或者清洗过滤网,十分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前端设置有进连接端,所述泵体尾端设置有出连接端,所述泵体底部设置有三组引脚;所述泵体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分别与进连接端和出连接端连通,所述腔体外侧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腔体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套有滑杆;所述进连接端通过螺纹结构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进连接端与泵体之间内侧设置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前端设置有进连接端,所述泵体尾端设置有出连接端,所述泵体底部设置有三组引脚;所述泵体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分别与进连接端和出连接端连通,所述腔体外侧缠绕设置有线圈,所述腔体内侧设置有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飞谢华强刘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亿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