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柴油酯化反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30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柴油酯化反应设备,它由釜体(6)、上循环管(1)和(10)、下循环管(15)和(16)、排渣管(13)和(17)、循环泵(14)和(18)等组成。其中上循环管(1)和(10)分别设置于釜体(6)的上部两头,下循环管(15)和(16)设置于釜体(6)下部中部位置,上下循环管通过循环泵(14)和(18)连接;排渣管(13)和(17)设置于釜体(6)两头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液态物料从上部循环管进入后,可从下部循环管放出,并通过循环泵对物料充分搅拌混合,从而使生物柴油的酯化反应更充分,是一种生物柴油理想的酯化设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技术属于液体物料酯化反应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柴油酯化反应的设备。
技术介绍
现行生物柴油酯化反应即油脂与甲醇、或乙醇进行醇解、酯化反应所使用的设备大多是竖立式、锚式搅拌的反应釜。该类设备的缺陷主要是采用锚式搅拌器时,釜体不能扩大,否则搅拌器的支撑困难,尤其是转速慢,不能使油脂与甲醇等催化剂充分结合、碰击,导致酯化反应不太充分,且反应时间很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积大且可充分搅拌,使酯化更充分更高效的新型反应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反应釜体(6)的下面稍中部的位置设置了下循环管(15)和(16),又在釜体上面两头设置了上循环管(1)、(10),并通过循环泵(14)和(18)连接,在泵的强制循环下,可对液态物料强力冲击剪切。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由于采用泵循环,只要泵的流量加大,就可使反应釜容积扩大,例如10立方米以上。釜体大了,物料可投入更多,生产率提高,相对可节约投资;更主要的是由于有泵的强制循环,可大大提高酯化反应速度和程度,这点在生物柴油酯化反应中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让油脂与催化剂充分均匀的交联、碰击,才能更有力醇解,更有效酯化,从而提高生物柴油的收率和降低成本,并可提高生物柴油的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中1.上循环管,2.视镜,3.进料管,4.备用管,5.人孔,6.釜体,7.压力表-->接口,8.真空表接口,9.温度表接口,10.上循环管,11.视镜,12.连管,13.排渣管,14.循环泵,15.下循环管,16.下循环管,17.排渣管,18.循环管,19.连管。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上循环管(1)和(10)分别焊接在釜体(6)的上部两头;视镜(2)和(11)分别焊接在釜体(6)两档头上部位置;进料管(3)、备用管(4)、人孔(5)、压力表接口(7)、真空表接口(8)、温度表接口(9)分别依次焊接在釜体(6)的上部所示位置;排渣管(13)、(17)分别焊接在釜体(6)两头密封板的下部;下循环管(15)、(16)分别焊接在釜体(6)靠中部的所示位置;循环泵(14)、(18)分别设置在釜体(6)两头的适当位置,并且两泵其进口分别与下循环管(15)、(16)连接,出口分别用连管(12)、(19)与上循环管(1)、(10)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柴油酯化反应设备,其特征是:它由釜体(6)、上循环管(1)和(10)、下循环管(15)和(16)、排渣管(13)和(17)、循环泵(14)和(18)等组成,其中上循环管(1)和(10)分别设置于釜体(6)的上部两头,下循环管(15)和(16)设置于釜体(6)下部中部位置,上下循环管通过循环泵(14)和(18)连接;排渣管(13)和(17)设置于釜体(6)两头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柴油酯化反应设备,其特征是:它由釜体(6)、上循环管(1)和(10)、下循环管(15)和(16)、排渣管(13)和(17)、循环泵(14)和(18)等组成,其中上循环管(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成赵生录李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宝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