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25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及其侧抽限位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安装台、连接于第一安装台的斜导柱、第二安装台、侧型芯滑块,侧型芯滑块上设有斜导孔、成型端,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之间能相互分离或靠近,斜导柱与斜导孔之间插接配合以驱动侧型芯滑块进行来回滑移,还包括主限位部,主限位部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台的限位夹组件,限位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夹片、扭簧,相邻两个限位夹片之间存在夹持间隙,侧型芯滑块上安装有限位块;在模具内部设置侧抽限位机构,且副限位组件动力来源于限位夹片所产生的动作,副限位组件内的限位端能与滑移块相抵,两者相互配合,大幅度提升侧型芯滑块的滑移稳定性,模具整体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An injection mold and its side drawing limit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and side pumping limit mechanis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includes a first mounting pad and connected to the oblique guide pillar, Second Taiwan, Taiwan's first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side core slide block, the side core slide block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clined guide hole, forming en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installation the installation can separate or close, between the inclined guide pillar and guide hole matched with inclined side core to drive the slider back slip, also includes a main limiting part, the main limiting part includes second unit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of limiting clamping component, limiting clamp assembly includes at least two limit, clip torsion spring, existing clamping gap between adjacent two limiting clip, side core slide block is installed in the mold Co.; internal set side limiting mechanism, and the side limiting component power source to limit clip produced by the action, deputy limiting component The limit end can be counterbalanced with the slip block, and both of them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greatly improve the sliding stability of the side core sliders, and the overall service life of the di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侧抽限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制品注塑成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其侧抽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料制品注塑成型模具,如公告号为CN10515046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具有侧抽芯的注塑模具,其内部主要包括定模以及动模,动模与定模之间存在一用于注塑成型塑料制品的成型腔,针对部分外侧壁上带有安装孔的塑料制品,会在对应的安装孔处安装侧抽芯机构,该侧抽芯机构可参考该专利的附图1,侧抽芯机构包括侧型芯滑块,侧型芯滑块端部用于成型安装孔,侧型芯滑块内还设置了斜导孔,也同样设置了斜导柱,斜导柱插入到斜导孔内,并能用于驱动整个侧型芯滑块进行来回滑动。侧型芯滑块要实现滑移动作,通常会在对应的动模表面开设滑移槽,侧型芯滑移连接在滑移槽内,由于整个侧型芯块的高度较高,如果仅仅依靠滑移槽限位滑移效果,整个侧型芯滑块的滑移稳定性不强,会影响整个侧抽芯机构的实际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抽限位机构,其内部的实际使用寿命较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侧抽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台、连接于第一安装台的斜导柱、第二安装台、滑移连接于第二安装台的侧型芯滑块,所述侧型芯滑块上设有斜导孔、用于成型塑料制品安装孔的成型端,所述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之间能相互分离或靠近,所述斜导柱与斜导孔之间插接配合以驱动侧型芯滑块进行来回滑移,还包括位于侧型芯滑块背离成型端一侧的主限位部,所述主限位部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台的限位夹组件,所述限位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夹片、扭簧,相邻两个限位夹片之间存在夹持间隙,所述侧型芯滑块上安装有用于进入夹持间隙的限位块,所述扭簧施力于限位夹片且限位夹片对限位块产生夹持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相分离时,斜导柱与斜导孔相配合,驱动侧型芯滑块沿着第二安装台往一侧进行滑移,随着侧型芯滑块的滑移,位于侧型芯滑块上的限位块也会进入到夹持间隙内,两个限位夹片受到扭簧的扭力作用,限位夹片会对限位块外侧壁产生挤压作用,当斜导柱从斜导孔中完全抽离之后,整个限位夹组件也会对侧型芯滑块进行最终限位;在此过程中,随着限位块不断地进入到夹持间隙内,扭簧施加于限位夹片的扭力也会不断加强,限位夹片对限位块的夹持力也会不断变大,进而有助于提升整个侧型芯滑块的滑移稳定性;另外,当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相互靠近时,斜导柱与斜导孔之间产生配合,限位块也能从夹持间隙中慢慢抽离,此过程中,限位夹片也能时刻对限位块产生一定的夹持力,提升侧型芯滑块的滑移稳定性;以最终提升其内部实际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夹持间隙内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块相抵的抵触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斜导柱与斜导孔相脱离时,限位块会与抵触柱外侧壁相抵,而对于侧型芯滑块整体滑移过程中,磨损最大的点在于限位块与抵触柱之间产生撞击时候产生的磨损,长时间反复使用过后,抵触柱外表面势必会产生损伤,此时仅需要对抵触柱进行更换即可;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大幅度减少限位夹片所受到的损伤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整体的实际使用寿命较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以及定模,还包括压板、上述的侧抽限位机构,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压板安装于动模且与第一安装槽槽底之间形成滑槽,所述侧型芯滑块上设有滑移块,所述滑槽供侧型芯滑块进行滑移,所述第二安装台为所述动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个侧型芯滑块内的滑移块会在滑槽内进行来回,滑移块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只需拆卸掉压板,然后即可将整个侧型芯滑块拆卸出来,进行维修更换,以保持整体的运行可靠性;另外,侧抽芯限位机构其内部具备限位架组件能有效减少侧型芯滑块的滑移稳定性,以提升整体实际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主限位部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与限位夹片相抵,且用于限制两相邻限位夹片的极限张开角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挤压入夹持间隙之后,限位块外侧壁会对限位夹片产生挤压力,当斜导柱与斜导孔相互分离之后,限位夹片会与第二安装槽的槽壁相抵以限制两个相邻限位夹片的极限张开角度,以提升最终的限位稳定性。优选的,还包括副限位部,所述副限位部包括副连杆组件,所述副连杆组件上设有驱动端以及限位端,随着限位块逐渐压入夹持间隙,所述限位夹片对应作用于驱动端,且使限位端与滑移块相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夹片受到限位块的挤压力而产生运动时,限位夹片会作用于驱动端,副连杆组件的限位端会对滑移块相抵,以辅助限位架组件的限位作用,提升限位效果。优选的,所述限位夹片通过紧固螺栓铰接于动模上,所述限位夹片端部设有主动齿,所述副连杆组件包括主动杆、抵触杆、复位弹簧,所述驱动端位于主动杆端部,所述驱动端上设有用于与主动齿相啮合的从动齿;所述抵触杆中部铰接于动模,所述限位端位于抵触杆的端部,所述主动杆背离主动齿的端部能用于与抵触杆背离限位端的端部相抵,并驱动抵触杆的限位端与滑移块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使限位端与滑移块相脱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件进入到夹持间隙之后,限位件会对限位夹片产生挤压力,限位夹片会绕着紧固螺栓的轴心进行旋转,与此同时,位于限位夹片上的主动齿也会发生运动,主动齿与从动齿相啮合,主动杆的背离主动齿的端部能用于与抵触杆背离限位端的端部相抵,并驱动抵触杆绕着铰接点进行旋转,抵触杆的限位端能与滑移块相抵,以辅助侧型芯滑块的限位;当限位件从夹持间隙中慢慢抽离时,扭簧会带动限位夹片进行运动,主动齿与从动齿反向啮合,主动杆的背离主动齿的端部能用于与抵触杆背离限位端的端部相分离,复位弹簧会驱动抵触杆绕着铰接点进行旋转,抵触杆的限位端能与滑移块相分离,以解除对侧型芯滑块的限位作用。优选的,所述限位夹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夹片呈上下分布,所述副连杆组件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副连杆组件内的主动杆与限位夹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侧型芯滑块上的滑移块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副连杆组件内的限位端与滑移块一一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限位夹片分别对应驱动主动杆,副连杆组件内的限位端会与对应的滑移块进行抵触,以进一步提升侧型芯滑块的限位效果。优选的,所述限位端上设有抗磨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端与滑块相抵时,抗磨层位于限位端与滑块之间,能直接提升限位端的抗磨能力,提升注塑模具的实际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模具内部设置侧抽限位机构,且副限位组件动力来源于限位夹片所产生的动作,副限位组件内的限位端能与滑移块相抵,两者相互配合,大幅度提升侧型芯滑块的滑移稳定性,模具的整体使用寿命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情况;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情况;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侧抽限位机构与动模之间的连接位置关系;图4为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情况;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为限位夹组件与主动杆之间配合关系图,用于重点展示两个限位夹片与对应主动杆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附图标记:1、第一安装台;2、斜导柱;3、第二安装台;4、侧型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抽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台(1)、连接于第一安装台(1)的斜导柱(2)、第二安装台(3)、滑移连接于第二安装台(3)的侧型芯滑块(4),所述侧型芯滑块(4)上设有斜导孔(5)、用于成型塑料制品(17)安装孔的成型端(41),所述第一安装台(1)和第二安装台(3)之间能相互分离或靠近,所述斜导柱(2)与斜导孔(5)之间插接配合以驱动侧型芯滑块(4)进行来回滑移,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侧型芯滑块(4)背离成型端(41)一侧的主限位部(6),所述主限位部(6)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台(3)的限位夹组件(61),所述限位夹组件(61)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夹片(611)、扭簧(612),相邻两个限位夹片(611)之间存在夹持间隙(613),所述侧型芯滑块(4)上安装有用于进入夹持间隙(613)的限位块(614),所述扭簧(612)施力于限位夹片(611)且限位夹片(611)对限位块(614)产生夹持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抽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台(1)、连接于第一安装台(1)的斜导柱(2)、第二安装台(3)、滑移连接于第二安装台(3)的侧型芯滑块(4),所述侧型芯滑块(4)上设有斜导孔(5)、用于成型塑料制品(17)安装孔的成型端(41),所述第一安装台(1)和第二安装台(3)之间能相互分离或靠近,所述斜导柱(2)与斜导孔(5)之间插接配合以驱动侧型芯滑块(4)进行来回滑移,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侧型芯滑块(4)背离成型端(41)一侧的主限位部(6),所述主限位部(6)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台(3)的限位夹组件(61),所述限位夹组件(61)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夹片(611)、扭簧(612),相邻两个限位夹片(611)之间存在夹持间隙(613),所述侧型芯滑块(4)上安装有用于进入夹持间隙(613)的限位块(614),所述扭簧(612)施力于限位夹片(611)且限位夹片(611)对限位块(614)产生夹持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限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间隙(613)内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块(614)相抵的抵触柱(615)。3.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7)以及定模,其特征是:还包括压板(8)、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侧抽限位机构,所述动模(7)上设有第一安装槽(9),所述压板(8)安装于动模(7)且与第一安装槽(9)槽底之间形成滑槽(10),所述侧型芯滑块(4)上设有滑移块(42),所述滑槽(10)供侧型芯滑块(4)进行滑移,所述第二安装台(3)为所述动模(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7)上设有第二安装槽(11),所述主限位部(6)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1)内,所述第二安装槽(11)的槽壁与限位夹片(611)相抵,且用于限制两相邻限位夹片(611)的极限张开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统良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三鼎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