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25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安装座,其上端中部设有顶板,顶板的外围设有隔片,顶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推杆,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动模座;定模座,其设于动模座的上方,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安置有模具室,定模座的中部竖直设有流道,导向组件,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导向孔,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圆锥体结构的一级磁铁,导向孔内的上端设有二级磁铁,通风组件,其包括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上下对接贯通形成“C”字型通风腔,容纳腔内设有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了冷却效率、定位精度、注塑制品品质的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

An injection mold under conjunctiva for teach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ind of teaching with subconjunctival injection mold, including: die mount, the middl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op board, a roof spacer periphery, the middle upper end of the roof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upper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mould seat; the fixed mould seat, the movable upper die seat, seat and fixed die dynamic mold chamber mold base between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vertical mold runner, guide assembly includes a guide post, a guide hole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the upper end of the guide post is provided with a cone structure of a magnet, the upper guide hole is provided with two magnets, a ventilation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ventilation pipe, level two level ventilation pipe, ventilation pipe, two ventilating pipe butt through to form \C\ shaped ventilation cavity,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um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under conjunctival injection mold for improving the cooling efficiency,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quality of the injectio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工作原理为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制品。随着塑料原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各行业的零件将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使用塑料模具的比例日趋增大,同样对注塑模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专利CN206383434U于2017年08月08日公开了一种用于上盖的注塑模具,增加真空泵和排气孔,能够快速地将最后填充的地方内的空气排出,防止产品出现气泡;同时在直浇口处设置有密封套,保证原料在射入模板内时,带入空气和其他杂质,以及设置注水层降低喷嘴和定模的温度,避免产生黑点和黑纹的现象;增大了浇口尺寸,以防止过小的浇口尺寸导致过多的剪切热从而导致聚合物分解,使得产品的某些部分容易开裂或者折断。但是常规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时,往往存在冷却时间过长、冷却效率低、定位精度差、注塑制品内易掺杂灰尘等问题,起不到预想的注塑成型效果。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了冷却效率、定位精度、注塑制品品质的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了冷却效率、定位精度、注塑制品品质的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安装座,其上端中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围设有隔片,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右两方分别对称设有顶针,所述隔片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动模座;定模座,其设于动模座的上方,所述定模座的下端面与动模座的上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安置有模具室,所述模具室的左侧设有排气孔,右侧设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右端伸入到容纳腔内,所述定模座的上端设有定模安装座,所述定模座的中部竖直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上端伸出定模安装座以上并与注入头相连通,下端与模具室相连通;导向组件,其数量至少一个,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插于导向孔中,所述导向柱竖直设于动模座内,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相连,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伸出动模座以外,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圆锥体结构的一级磁铁,所述导向孔竖直设于定模座内,所述导向孔内的上端设有二级磁铁,所述二级磁铁的下端面设有内凹的凹陷,所述凹陷的形状与一级磁铁的形状相匹配;通风组件,其数量至少为一个,其包括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所述一级通风管设于定模座内,所述二级通风管设于动模座内,所述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上下对接贯通形成“C”字型通风腔,所述一级通风管的右端伸入到容纳腔内,所述二级通风管的右端与设于动模座右侧的出气嘴相连通;容纳腔,其设于定模座内,其为右端开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一级通风管相连通,所述一级通风管上设有三通阀门,所述注气管通过三通阀门与一级通风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注入头的上设有至少一个注入口,所述注入头的外围设有外螺纹,所述注入头上螺纹连接有封口帽。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的内围还设有导套,所述导套为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通风管与二级通风管相对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相配合的外凸块与内凹槽,所述外凸块设于定模座的下端面,所述内凹槽设于动模座的上端面,所述外凸块的下端面、内凹槽的上端面分别设有密封垫。进一步的,还包括锁扣,其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锁扣包括基座、把手、钩环、锁舌,所述锁舌安装于定模座的侧壁上,所述基座安装于锁舌下方的动模座的侧壁上,所述把手与基座、钩环在两个不同点枢转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片、固定板、动模座、定模座由塑胶透明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至少一个的导向组件可提高定位的精度,一级磁铁的尖端易于穿入到导向孔内,使得动模座与定模座位置正对,定位精度高,同时,一级磁铁与二级磁铁磁力相吸,提高了动模座与定模座之间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中气泵通过注气管向模具室内鼓气,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高压气体有助于对模具室内进行吹拂,有助于排出模具室内的灰尘,减少灰尘沾染在注塑制品上,提高注塑制品的品质。3.本专利技术中经过“C”字型通风腔的空气携带大部分热量排出,通风组件采用风冷的形式,大大降低了注塑冷却的时间,提高冷却的效率。4.本专利技术中,密封结构的作用在于可提高一级通风管与二级通风管接合处的密封度,防止气体的渗漏。5.本专利技术中,数量至少为三个的锁扣不仅能锁定动模座与定模座,而且有利于动模座与动模座之间的定位,增加定位精度。6.本专利技术中,隔片、固定板、动模座、定模座由塑胶透明材料制成,能够清楚地展示内部构造,清楚地看到工作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模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动模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注入头与封口帽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虚线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1.动模安装座、2.顶板、3.隔片、4.推杆、5.顶针、6.固定板、7.动模座、8.定模座、9.模具室、10.排气孔、11.注气管、12.容纳腔、13.定模安装座、14.流道、15.注入头、16.导向柱、17.导向孔、18.一级磁铁、19.二级磁铁、20.一级通风管、21.二级通风管、22.出气嘴、23.气泵、24.三通阀门、25.注入口、26.外螺纹、27.封口帽、28.导套、29.外凸块、30.内凹槽、31.密封垫、32.基座、33.把手、34.钩环、35.锁舌。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安装座,其上端中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围设有隔片,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右两方分别对称设有顶针,所述隔片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动模座;定模座,其设于动模座的上方,所述定模座的下端面与动模座的上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安置有模具室,所述模具室的左侧设有排气孔,右侧设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右端伸入到容纳腔内,所述定模座的上端设有定模安装座,所述定模座的中部竖直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上端伸出定模安装座以上并与注入头相连通,下端与模具室相连通;导向组件,其数量至少一个,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插于导向孔中,所述导向柱竖直设于动模座内,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相连,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伸出动模座以外,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圆锥体结构的一级磁铁,所述导向孔竖直设于定模座内,所述导向孔内的上端设有二级磁铁,所述二级磁铁的下端面设有内凹的凹陷,所述凹陷的形状与一级磁铁的形状相匹配;通风组件,其数量至少为一个,其包括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所述一级通风管设于定模座内,所述二级通风管设于动模座内,所述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上下对接贯通形成“C”字型通风腔,所述一级通风管的右端伸入到容纳腔内,所述二级通风管的右端与设于动模座右侧的出气嘴相连通;容纳腔,其设于定模座内,其为右端开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一级通风管相连通,所述一级通风管上设有三通阀门,所述注气管通过三通阀门与一级通风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结膜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安装座,其上端中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围设有隔片,所述顶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右两方分别对称设有顶针,所述隔片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动模座;定模座,其设于动模座的上方,所述定模座的下端面与动模座的上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安置有模具室,所述模具室的左侧设有排气孔,右侧设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右端伸入到容纳腔内,所述定模座的上端设有定模安装座,所述定模座的中部竖直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上端伸出定模安装座以上并与注入头相连通,下端与模具室相连通;导向组件,其数量至少一个,其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插于导向孔中,所述导向柱竖直设于动模座内,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相连,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伸出动模座以外,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有圆锥体结构的一级磁铁,所述导向孔竖直设于定模座内,所述导向孔内的上端设有二级磁铁,所述二级磁铁的下端面设有内凹的凹陷,所述凹陷的形状与一级磁铁的形状相匹配;通风组件,其数量至少为一个,其包括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所述一级通风管设于定模座内,所述二级通风管设于动模座内,所述一级通风管、二级通风管上下对接贯通形成“C”字型通风腔,所述一级通风管的右端伸入到容纳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春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