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99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包括微流控芯片基片和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的微流控芯片盖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设置有向下凹陷一预定深度的反应池;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池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微流控芯片由COC树脂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COC树脂具有THz高透、可见光透明、生物兼容性强和费用低廉的优良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盖片表面修饰GO/Au‑NPs纳米颗粒复合物,可实现对靶蛋白的捕获,最终实现高灵敏检测。在加工上微流控芯片基片和盖片两部分分开,利用双面胶或热熔胶进行封装,可在基片和盖片两部分间加入方形环状垫片来控制两部分的距离,具有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的优势。

A microfluidic chip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fluidic chip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method, including microfluidic chip substrate and coated on the micro fluidic chip based microfluidic chip on the cover plate; the microfluidic chip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action tank downwards to a predetermined depth; the micro surrounding microfluidic chip substrate is arranged respectively and the reaction tank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and the liquid outlet hole; the microfluidic chip made by COC resin. The COC resin used i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transparency of THz, transparent visible light, strong biological compatibility and low cost. The present inven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ver sheet NPs modified GO/Au nanoparticle composites, can realize the capture of the target protein, eventually achieve high sensitivity. On the processing, the two parts of the microfluidic chip and the cover piece are separated, and are encapsulated by double-sided adhesive or hot melt adhesive. The square ring gaskets can be added 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cover to contro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art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reus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许多极性大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都处于太赫兹(THz)波段,这些分子对太赫兹辐射有强烈的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它们的特征谱来研究这些物质成分和含量。利用太赫兹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子之间的反应、分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也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为确定分子的构型、构象和环境影响提供了指纹特征。蛋白质分子需要在液相环境中才具有正常的结构与功能,由于太赫兹波能被水等极性物质强烈吸收,使得液相中的蛋白分子信号大大减弱。现有太赫兹技术的研究对象大多数还都局限于固态或气态,这阻碍了对需要在液态环境下具有活性的生物分子的研究。而市场上现有的液态反应装置又十分昂贵。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针对在液相环境中蛋白分子的THz检测信号损失多,已有的液态反应装置十分昂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流控芯片,其中,包括微流控芯片基片和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的微流控芯片盖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设置有向下凹陷一预定深度的反应池;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池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微流控芯片由COC树脂制成。所述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进液孔为两个并均设置在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一端、所述出液孔为一个并设置在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另一端;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还设置有备用孔,所述备用孔为一个并设置在两个进液孔之间。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COC树脂为TOPAS环烯烃共聚物;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长为25-30mm,宽为25-30mm,高为1-3mm。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反应池为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中间向下凹陷形成的柱状反应池,反应池向下凹陷的深度为0.2-0.25mm,所述柱状反应池的半径为8.0-9.0mm。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之间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用于控制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之间的距离;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为方形,所述垫片为方形环状垫片。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中,所述微流控芯片盖片表面修饰有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为GO/Au-NPs纳米颗粒复合物,所述GO为氧化石墨烯的简称。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制备微流控芯片基片:在微流控芯片基片上形成向下凹陷一预定深度的反应池,在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形成与所述反应池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步骤B、制备微流控芯片盖片;步骤C、将微流控芯片盖片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通过微注塑加工技术形成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采用双面胶或热熔胶对微流控芯片四周的缝隙进行密封。一种基于如上任一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液体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将液体注入到微流控芯片基片的进液孔内,所述液体通过所述进液孔进入到微流控芯片基片的反应池内;将反应池置于透射或反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的样品架上,然后对液体进行检测。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液体的方法,其中,采用注射泵将液体注入到微流控芯片基片的进液孔内。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COC树脂制成的微流控芯片具有THz高透、可见光透明、生物兼容性强和费用低廉的优良特点;对COC树脂制成的微流控芯片盖片表面进行修饰,可实现蛋白分子的捕获及高灵敏检测,克服了液相蛋白分子THz检测信号损失多,市场上检测装置昂贵等缺点。另外,在加工上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两部分分开,具有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结构A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结构A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结构A的侧面图。图4为实施例1中结构A的另一侧面图。图5为实施例2中COC基板在0.1-2.5THz范围内的透射率谱图。图6为实施例2中GO和不同加入量的HAuCl4形成的GO/Au-NPs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变化曲线图。图7为图5中GO/Au-NPs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与HAuCl4加入量的关系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中GO与GO/Au-NPs复合物的紫外吸收变化曲线图。图9a-9c均为实施例2中GO/Au-NPs复合物的TEM图。图10为实施例2中GO/Au-NPs复合物的EDX图谱。图11为实施例2中动态光散射粒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微流控芯片基片和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的微流控芯片盖片。优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所述微流控芯片盖片尺寸完全一致,所述微流控芯片盖片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以实现封装。更优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盖片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之后,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双面胶或热熔胶对微流控芯片四周的缝隙进行密封(除进液孔或出液孔外),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另外,在加工上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两部分分开,具有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设置有向下凹陷一预定深度的反应池。优选地,所述反应池为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中间向下凹陷形成的柱状反应池,反应池向下凹陷的深度为0.2-0.25mm,如0.22mm。优选地,所述柱状反应池的半径为8.0-9.0mm,如8.5mm。本专利技术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池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外部注射泵相连,采用注射泵(如常用的手动注射器)将待测液体注入到所述进液孔内,所述液体再通过所述进液孔进入到反应池进行反应。本专利技术可以改变注射泵的流速,以控制反应进程。优选地,所述进液孔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反应池一端、所述出液孔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另一端;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还设置有备用孔,所述备用孔为一个设置在两个进液孔之间。所述进液孔可作为排气孔。本专利技术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之间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用于控制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以控制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两部分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为方形,所述垫片为方形环状垫片。本专利技术所述垫片费用低,可重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由COC树脂制成。这是因为所述COC树脂具有THz高透、可见光透明、生物兼容性强和费用低廉的优良特点。本专利技术由COC树脂制成的微流控芯片,并在盖片上进行表面修饰,可实现蛋白分子的捕获及高灵敏检测,有效克服了液相环境中蛋白分子的THz检测信号损失多,市场上检测装置昂贵等缺点。优选地,所述COC树脂可以为但不限于TOPAS(COC)环烯烃共聚物,例如可以采用全透明的COC5013-L10材料制成。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长为25-30mm,宽为25-30mm,高为1-3mm。例如,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长为26mm,宽为26mm,高为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另一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基片和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的微流控芯片盖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设置有向下凹陷一预定深度的反应池;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池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微流控芯片由COC树脂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基片和覆盖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的微流控芯片盖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上设置有向下凹陷一预定深度的反应池;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池相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微流控芯片由COC树脂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为两个并均设置在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一端、所述出液孔为一个并设置在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另一端;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周边还设置有备用孔,所述备用孔为一个并设置在两个进液孔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OC树脂为TOPAS环烯烃共聚物;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长为25-30mm,宽为25-30mm,高为1-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为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中间向下凹陷形成的柱状反应池,反应池向下凹陷的深度为0.2-0.25mm,所述柱状反应池的半径为8.0-9.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之间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用于控制所述微流控芯片基片和微流控芯片盖片之间的距离;所述微流控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怡雯杜鹏举路星星谢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