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式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79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掀翻式带扣,具有扣合装置及插扣件,扣合装置的底座内枢设有扣合件及解锁件,扣合件位于底座与解锁件间,并于底座一侧形成有插入口,且底座设有扣孔,扣孔靠近插入口的内侧表面形成有导引弧面,而扣合件底部凸设有与扣孔对应的扣合部,扣合部远离导引弧面一侧朝插入口的方向形成有一凸弧面,末端则形成有勾部,勾部穿过插扣件的贯穿孔扣合于扣孔内,抵靠于导引弧面上,凸弧面则与插扣件的贯穿孔内壁接触,减少与插扣件的接触面积,使扣合部于受力时能够受解锁件带动枢转上提,沿导引弧面滑出扣孔及贯穿孔,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Overturn belt buck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verturned type belt buckle, a fastening device and inserting fastener buckle device inside the base is pivoted with a fastener and unlock, the fastener is located in the base and the unlocking part, and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is formed with an insertion opening,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buckle hole near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uckle hole insert mouth form a guide surfac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fastener buckle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fastening part, the buckle part away from the surface side toward the insertion opening of the guiding direction to form a convex arc, the end result is a hook, the hook part inserted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fastener buckled in the buckle hole. Against the guide surface, and through holes are convex arc wall contact plug fastener, reduce the contact area with the plug fastener, the fastening part in force to unlock the pivot piece drives up along the guide arc slide fastener hole and through hole, to improve safety The effect of the full n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掀翻式带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掀翻式带扣,尤指扣合件的扣合部设置有用于减少与插扣件接触面积的凸弧面,而底座的扣孔内侧则设置有用于接触扣合部的导引弧面,使扣合件与插扣件受力时,该扣合件的扣合部可受解锁件带动枢转上提顺畅地脱离底座及插扣件,以提高安全性。
技术介绍
按,一般掀翻式带扣,主要包含有扣合装置及插扣件,扣合装置具有底座,底座内以枢轴枢组有扣合片及一可往上翻掀的解锁件,并于底座一侧形成有插入口,该扣合片介于解锁件与底座之间,而解锁件用于带动扣合片枢转,且该枢轴外侧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系弹性抵撑于扣合片,使扣合片朝底座方向枢转,而插扣件具有插舌,插舌上设置有贯穿孔,于使用时,系将插扣件的插舌由插入口进入座体,使受扭簧弹性撑抵的扣合片扣挚于插扣件的贯穿孔内形成定位,但上述结构的掀翻式带扣于受力时,该扣合片与插扣件的接触面容易产生凹痕,导致扣合片与插扣件解脱时,解脱力量过大,而无法凭借翻掀解锁件带动扣合片枢转远离插扣件的贯穿孔,因此,当掀翻式带扣使用于车辆安全带时,若车辆发生事故,受伤者会难以以自己的力量解锁该掀翻式带扣,进而产生安全疑虑。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设置于扣合件扣合部一侧的凸弧面,以及设置于底座扣孔内侧的导引弧面,使扣合件的扣合部穿过插扣件的贯穿孔扣合于底座的扣孔后,可凭借凸弧面接触于插扣件,减少与插扣件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让扣合件的扣合部于解锁时,沿着导引弧面轻易地滑出扣孔及贯穿孔,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掀翻式带扣,包含有扣合装置及插扣件,该扣合装置具有底座,底座内枢设有扣合件及解锁件,该扣合件介于底座与解锁件之间,并受解锁件带动而枢转,且底座一侧形成有插入口,该插扣件具有插舌,插舌上设置有贯穿孔;其改良在于,该底座底部设置有扣孔,扣孔靠近插入口的内侧表面形成有导引弧面,而扣合件底部相对于扣孔的位置凸设有扣合部,扣合部远离导引弧面的一侧朝插入口的方向形成有凸弧面,末端则形成有勾部,勾部穿过插扣件的贯穿孔,卡合于扣孔内的导引弧面上。前述的掀翻式带扣,其中该扣合装置内进一步设置有扭簧,扭簧用于弹性撑抵扣合件,使扣合件朝底座方向枢转。前述的掀翻式带扣,其中该扣合装置的扣合件两侧同向弯折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孔,而解锁件两侧同向弯折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内侧凸设有定位肋,定位肋卡挚于扣合件的定位孔内,使解锁件与扣合件形成联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当扣合装置及插扣件受外力拉扯时,该扣合部一侧的凸弧面会接触于插扣件的贯穿孔内壁,减少与插扣件间的摩擦力,使扣合件受解锁件带动枢转上提时,该扣合部能够轻易地沿着导引弧面滑出扣孔及贯穿孔,解除插扣件与扣合装置的扣合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扣合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解锁时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扣合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扣合前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扣合时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解锁件带动扣合件枢转上提时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解锁后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扣合装置;11-底座;111-底板;112-侧壁;113-扣孔;114-导引弧面;12-扣合件;121-定位板;122-定位孔;123-扣合部;124-凸弧面;125-勾部;13-解锁件;131-连接板;132-定位肋;14-枢轴;15-插入口;16-压杆;17-C型环扣;18-扭簧;2-插扣件;21-连接部;22-插舌;221-贯穿孔;3-安全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掀翻式带扣,包含有扣合装置1及插扣件2,其中:该扣合装置1具有底座11、扣合件12、解锁件13及枢轴14,底座11具有底板111,底板111两侧同向弯折有侧壁112,而扣合件12及解锁件13系以枢轴14枢接于底座11的二侧壁112之间,并于底座11一侧形成有插入口15,该扣合件12位于底座11的底板111与解锁件13之间,且该扣合件12二侧朝解锁件13的方向分别弯折延伸有定位板121,并于定位板121上设置有定位孔122,而解锁件13二侧朝扣合件12的方向分别弯折延伸有连接板131,连接板131内侧凸设有定位肋132,定位肋132卡挚于扣合件12二侧的定位孔122内,使解锁件13与扣合件12形成联结,而可向上翻掀带动扣合件12枢转。于图示实施例中,该底座11的二侧壁112间远离插入口15的另一侧枢接有用于连接安全带3的压杆16,而枢轴14端部外缘则套设有C型环扣17,以将枢轴14定位于底座11内。该插扣件2具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用于连接安全带3,且一侧延伸有插舌22,插舌22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贯穿孔221。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底座11于底板111上贯穿有扣孔113,扣孔113靠近插入口1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导引弧面114,该扣合件12底部相对于扣孔113的位置凸设有扣合部123,扣合部123远离导引弧面114的一侧朝插入口15的方向形成有一凸弧面124,末端则形成有勾部125,而枢轴14外侧缘套设有扭簧18,扭簧18一端抵持于扣合件12。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于扣合时,系将插扣件2的插舌22由底座11一侧的插入口15插入底板111及扣合件12之间,使插舌22上的贯穿孔221正对于扣合件12底部的扣合部123,此时,扣合件12会受扭簧18弹性撑抵,朝底座11的底板111方向枢转,使扣合部123的勾部125穿过插扣件2的贯穿孔221,扣合于底座11的扣孔113内,并卡合于扣孔113内的导引弧面114上,将插扣件2扣合于扣合装置1内。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于受力的形况下进行解锁时,该扣合件12的扣合部123一侧的凸弧面124会接触于插扣件2的贯穿孔221内壁,以减少与插扣件2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而扣合部123末端的勾部125则抵靠于扣孔113内侧的导引弧面114上,此时,仅需将解锁件13向上翻掀,带动扣合件12枢转上提,使扣合部123末端的勾部125沿着导引弧面114滑出扣孔113及贯穿孔221,即可解除插扣件2与扣合装置1的扣合状态,将插扣件2抽出扣合装置1外。是以,本技术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设置于扣合件12扣合部123一侧的凸弧面124,以及设置于底座11扣孔113内侧的导引弧面114,使扣合件12的扣合部123穿过插扣件2的贯穿孔221扣合于底座11的扣孔113时,可凭借凸弧面124接触于插扣件2,减少与插扣件2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让扣合件12的扣合部123于解锁时,沿着导引弧面114轻易地滑出扣孔113及贯穿孔221,让本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其他料件的情况下,达到提高安全性的效果,并降低制作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掀翻式带扣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掀翻式带扣,包含有扣合装置及插扣件,该扣合装置具有底座,底座内枢设有扣合件及解锁件,该扣合件介于底座与解锁件之间,并受解锁件带动而枢转,且底座一侧形成有插入口,该插扣件具有插舌,插舌上设置有贯穿孔,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底部设置有扣孔,扣孔靠近插入口的内侧表面形成有导引弧面,而扣合件底部相对于扣孔的位置凸设有扣合部,扣合部远离导引弧面的一侧朝插入口的方向形成有凸弧面,扣合部末端则形成有勾部,勾部穿过插扣件的贯穿孔,卡合于扣孔内的导引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掀翻式带扣,包含有扣合装置及插扣件,该扣合装置具有底座,底座内枢设有扣合件及解锁件,该扣合件介于底座与解锁件之间,并受解锁件带动而枢转,且底座一侧形成有插入口,该插扣件具有插舌,插舌上设置有贯穿孔,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底部设置有扣孔,扣孔靠近插入口的内侧表面形成有导引弧面,而扣合件底部相对于扣孔的位置凸设有扣合部,扣合部远离导引弧面的一侧朝插入口的方向形成有凸弧面,扣合部末端则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光欣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