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53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的底部进料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进料器上法兰、进料器短节、进料器下法兰和进料管,并在所述的进料管的后部加入了一个与其中心轴线重合的弯形导流管,二者为可移动式对接结构,且弯形导流管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与焦炭塔的中心轴线重合;同时进料器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能实现自动拆卸。由于进料管的内部加入了一个弯形导流管,且导流管出口的中心与焦炭塔的中心重合,从而使进料均匀,保证了焦炭塔的均匀受热,使焦炭塔操作更可靠;同时,由于进料器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能实现自动拆卸,为实现焦炭塔塔底除焦自动化,以及节能降耗,提高装置处理能力提供了保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延迟焦化装置中的主要设备焦炭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的底部进料器。
技术介绍
焦炭塔是炼油厂二次加工延迟焦化装置的重要设备。减压渣油经过加热炉加热到500℃,进入焦炭塔进行裂解和缩合反应,焦炭塔内生成的油气从顶部通过油气管线到分馏塔。留在焦炭塔内的焦炭经过蒸汽和水快速冷却到100℃以下后,底部排净水再由排焦口用高压水切割,焦炭塔清空后关闭排焦口通入高温油气预热,再次接受从加热炉来的热减压渣油。这是一个重复循环过程,国内焦炭塔大都是24小时生焦,24小时除焦,48小时一个循环;而国外的焦炭塔大都是18小时生焦,36小时一个循环,有的生焦时间更短。目前,国内的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进料结构为底部轴向中心进料。此结构与出焦口底盖采用法兰、双头螺柱、螺母连接。拆装法兰盖连接件普遍采用风动扳手人工拆卸,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存在不安全因素。此外,由于焦炭塔的温度周期性变化,装盖、卸盖和拆卸进料管道法兰时的温度不同,有时造成拆卸双头螺柱的困难。而塔底在用风动扳手人工拆卸连接件时,经常有热水(国内80~100℃,国外100~120℃)喷出,烫伤操作人员,当焦化原料变差或操作不当时产生弹丸焦,焦炭塌方对操作人员更加不安全。并且进料管经一个循环48小时要拆卸一次。随着延迟焦化装置的大型化及自动化水平地提高,开始要求采用法兰盖自动开合技术,取代目前的手工拆卸法兰连接。焦炭塔底部除焦自动开合机构要-->求焦炭塔底部采用侧进料;如果仍然采用老式的轴向中心进料管,则自动开合机构的进料口与进料管线的连接法兰需人工拆卸,不能实现开合机构的自动化。因此,设计一种与焦炭塔底部出焦自动开合机构相匹配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是设计焦炭塔底部出焦自动开合机构的关键。经检索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还有:CN1676574A、CN2155373Y、US5350503A和US5223152A等,但这些专利所涉及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结构和形状,都与本专利技术有实质上的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与焦炭塔底部出焦自动开合机构相匹配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为采用法兰盖自动开合技术,取代目前的手工拆卸法兰连接创造条件。使工人可以在远离恶劣的环境下控制底盖的装卸,从而减少含硫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能提高延迟焦化装置的自动化水平,缩短焦炭塔生焦周期,为今后装置的挖潜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主要用于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底部进料器,采用法兰连接,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进料器上法兰、进料器短节、进料器下法兰和进料管,并在所述的进料管的后部加入了一个与其同径且中心轴线重合的弯形导流管,二者为移动式对接结构,且弯形导流管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与焦炭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进料管由进料器接管法兰和进料器接管所组成,二者为一体结构,且进料管与弯形导流管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吸收热位移。弯形导流管与中心管之间,中心管与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结构。进料器短节与进料器上法兰、进料器下法兰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结构;进料器上法兰与焦炭塔锥体的下法兰之间采用螺栓、螺母、垫片连接结构,使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可以-->拆卸,从而便于检修更换。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下法兰与由带弯形导流管、中心管和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组成的固定结构之间则采用液压螺栓连接的结构。这种液压螺栓连接结构使在进料器法兰和进料管不拆卸的情况下,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可拆卸,从而使自动卸盖成为可能。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进料管不用拆卸,而带法兰的拱形盖能实现自动拆卸,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除焦时间。二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研制为实现焦炭塔塔底除焦自动化,创造了条件。三是为适应延迟焦化装置规模大型化,装置操作周期长期化,节能降耗,缩短生焦时间提高装置处理能力提供了保证,现有延迟焦化装置的焦炭塔均可采用,应用前景广阔。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水平侧向单管进料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水平侧向双管进料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斜向上侧进料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水平环管切向进料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主要用于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底部进料器,采用法兰连接,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进料器上法兰1、进料器短节2、进料器下法兰3和进料管4,并在所述的进料管4的后部加入了一个与其同径且中心轴线重合的弯形导流管7,二者为移动式对接结构,且弯形导流管7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与焦炭塔-->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进料管4由进料器接管法兰5和进料器接管6所组成,二者为一体结构,且进料管4与弯形导流管7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吸收热位移。在弯形导流管7与中心管8之间,以及中心管8与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9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结构。进料器短节2与进料器上法兰1、进料器下法兰3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结构;进料器上法兰1与焦炭塔锥体的下法兰10之间采用螺栓、螺母、垫片连接结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下法兰3与由带弯形导流管7、中心管8和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9组成的固定结构之间采用现有技术的液压螺栓相连结构。所述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结构型式,按进料结构型式的不同有四种:水平侧向单管进料结构;水平侧向双管进料结构;斜向上侧进料结构;水平环管切向进料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水平侧向单管进料结构包括单向水平侧向进入的进料器接管法兰5和进料器接管6以及弯形导流管7。如图3所示,所述的水平侧向双管进料结构包括两个方向的水平侧向进入的进料器接管法兰5和进料器接管6以及弯形导流管7。如图4所示,所述的斜向上侧进料结构包括斜向上侧进入的进料器接管法兰5和进料器接管6以及弯形导流管7。如图5所示,所述的水平环管切向进料结构包括环绕进料器短节(2)切向进入的水平环管12以及进料器接管法兰5、进料器接管6和弯形导流管7。此结构使进料器接管法兰5和进料器接管6不用拆卸;同时使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9可拆卸,从而使自动卸盖成为可能。由于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下法兰3与由带弯形导流管7、中心管8和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9三者组成的固定结构之间用液压螺栓相连,进而采用现有相匹配的液压站和移动式液压驱动装置,能固紧和打开液压螺栓,从而实现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自动开合。同时,由于焦炭塔底部进料器上法兰1与焦炭塔锥体的下法兰10之间用螺栓、螺母、垫片-->连接,使焦炭塔底部进料器也可以拆卸,便于检修更换。这种焦炭塔底部进料器的结构型式,由于内部加入的弯形导流管7与中心管8焊接,使进料油最终由中心管8向上进料,从而最终实现焦炭塔底部轴向中心进料。同时,这种结构形成中心冷焦通道,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而且该进料形式可以保证焦炭塔11均匀受热,使设备变形减少,避免了对塔体的冲刷,减少了震动,从而使焦炭塔11操作的可靠性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底部进料器,采用法兰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器上法兰(1)、进料器短节(2)、进料器下法兰(3)和进料管(4),并在所述的进料管(4)的后部加入了一个与其同径且中心轴线重合的弯形导流管(7),二者为可移动式对接结构,且弯形导流管(7)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与焦炭塔(11)的中心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底部进料器,采用法兰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器上法兰(1)、进料器短节(2)、进料器下法兰(3)和进料管(4),并在所述的进料管(4)的后部加入了一个与其同径且中心轴线重合的弯形导流管(7),二者为可移动式对接结构,且弯形导流管(7)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与焦炭塔(11)的中心轴线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4)由进料器接管法兰(5)和进料器接管(6)所组成,二者为一体结构,且进料管(4)与弯形导流管(7)之间留有一定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其特征在于弯形导流管(7)与中心管(8)之间,中心管(8)与底部带法兰的拱形盖(9)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其特征在于进料器短节(2)与进料器上法兰(1)、进料器下法兰(3)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结构;进料器上法兰(1)与焦炭塔锥体的下法兰(10)之间采用螺栓、螺母、垫片连接结构。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焦炭塔底部进料器,其特征在于焦炭塔底部进料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桂茹李出和顾一天曹占飞马颖李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