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6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屏、背板、后壳及底座,前壳包括用于与背板连接的连接框、连接框的前侧设有挡框,连接框内周各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挡框平行的安装片,连接框内各边的安装片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安装片与挡框之间形成有供液晶显示屏插设的插槽,所述前壳底部具有与两侧插槽相通、供液晶显示屏插入的开口部,所述液晶显示屏由前壳的开口部插入前壳,液晶显示屏周边插接在插槽内且夹设于挡框与安装片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前壳形成插槽及开口部,便于液晶显示屏插接装配,省去了传统的胶框部件,大大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组装过程,并且使得平板显示结构更为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显示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显示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展大大的扩展了显示器的应用范围,给人们添加了丰富的娱乐活动,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近年来,人们更重视产品的美观及厚度。如何让产品做的更薄、实现产品的超炫设计、有效的降低产品的成本是当今行业内发展的积极奋斗目标。如图1所示,传统新型一体机电视结构包含前壳01、液晶显示屏02、胶框03、背板04、端子板05、后壳06、底座连接件07、底座08等结构组成,结构资材较多,产品也无法实现超薄,另外部件较多也导致产品组装困难,并且增加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组装方便、成本较低的平板显示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包括前壳、液晶显示屏、背板、后壳及底座,所述前壳包括用于与背板连接的连接框、连接框的前侧设有用于挡设在液晶显示屏前侧外周部的挡框,所述连接框内周各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挡框平行的安装片,连接框内各边的安装片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安装片与挡框之间形成有供液晶显示屏插设的插槽,所述前壳底部具有与两侧插槽相通、供液晶显示屏插入的开口部,所述液晶显示屏由前壳的开口部插入前壳,液晶显示屏周边插接在插槽内且夹设于挡框与安装片之间,所述前壳通过连接框与背板相连,所述后壳设置在背板的背部,所述底座的上端固设在后壳与背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挡框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连接框包括由挡框外沿向后延伸的U型框部以及设置在U型框部两端口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前端面与安装片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底部具有向后弯折的L型部,该L型部的横向段与液晶显示屏底部相接,L型部的纵向段与液晶显示屏的背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当液晶显示屏与前壳插接到位时,连接框底部的连接部嵌设在上述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背板底部具有向前延伸、与连接框的连接部的下端面连接配合的装配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L型部设置在背板与前壳之间。优选的,所述安装片的后侧壁与连接框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周边与前壳的插槽之间的缝隙填设有缓冲材料。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在前壳形成插槽,便于液晶显示屏插接装配,省去了传统的胶框部件,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组装胶框工序,并且使得平板显示结构更为轻薄。2.本技术的液晶显示屏通过前壳底侧的开口部直接装入前壳,液晶显示屏装设到位后,通过缓冲材料限位固定,组装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液晶显示屏与前壳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液晶显示屏与前壳组装到位后的示意图。其中:01前壳;02液晶显示屏;03胶框;04背板;05端子板;06后壳;07底座连接件;08底座;1前壳;1-1连接框;1-1-1U型框部;1-1-2连接部;1-2挡框;1-3安装片;1-4插槽;1-5开口部;1-6斜向加强筋;2液晶显示屏;2-1L型部;2-2安装槽;3背板;3-1装配部;4后壳;5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包括前壳1、液晶显示屏2、背板3、后壳4及底座5,上述液晶显示屏2包括液晶面板、光学膜、导光板及反射层,此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进步说明。所述前壳1包括用于与背板3连接的连接框1-1、连接框1-1的前侧设有用于挡设在液晶显示屏2前侧外周部的挡框1-2,所述连接框1-1内周各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挡框1-2平行的安装片1-3,连接框1-1内各边的安装片1-3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安装片1-3与挡框1-2之间形成有供液晶显示屏2插设的插槽1-4,所述前壳1底部具有与两侧插槽1-4相通、供液晶显示屏2插入的开口部1-5,所述液晶显示屏2由前壳1的开口部1-5插入前壳1,液晶显示屏2周边插接在插槽1-4内且夹设于挡框1-2与安装片1-3之间,所述前壳1通过连接框1-1与背板3相连,所述后壳4设置在背板3的背部,所述底座5的上端固设在后壳4与背板3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框1-2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连接框1-1包括由挡框1-2外沿向后延伸的U型框部1-1-1以及设置在U型框部1-1-1两端口之间的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的前端面与安装片1-3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屏2底部具有向后弯折的L型部2-1,该L型部2-1的横向段与液晶显示屏2底部相接,L型部2-1的纵向段与液晶显示屏2的背面之间形成有安装槽2-2,当液晶显示屏2与前壳1插接到位时,连接框1-1底部的连接部1-1-2嵌设在上述安装槽2-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3底部具有向前延伸、与连接框1-1的连接部1-1-2的下端面连接配合的装配部3-1,所述液晶显示屏2的L型部2-1设置在背板3与前壳1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片1-3的后侧壁与连接框1-1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1-6。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屏2周边与前壳1的插槽1-4之间的缝隙内填设有缓冲材料。液晶显示屏装设到位后,通过缓冲材料限位固定,组装简单方便。本技术在前壳形成插槽,便于液晶显示屏插接装配,省去了传统的胶框部件,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组装胶框工序,并且使得平板显示结构更为轻薄。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板显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包括前壳(1)、液晶显示屏(2)、背板(3)、后壳(4)及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包括用于与背板(3)连接的连接框(1‑1)、连接框(1‑1)的前侧设有用于挡设在液晶显示屏(2)前侧外周部的挡框(1‑2),所述连接框(1‑1)内周各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挡框(1‑2)平行的安装片(1‑3),连接框(1‑1)内各边的安装片(1‑3)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安装片(1‑3)与挡框(1‑2)之间形成有供液晶显示屏(2)插设的插槽(1‑4),所述前壳(1)底部具有与两侧插槽(1‑4)相通、供液晶显示屏(2)插入的开口部(1‑5),所述液晶显示屏(2)由前壳(1)的开口部(1‑5)插入前壳(1),液晶显示屏(2)周边插接在插槽(1‑4)内且夹设于挡框(1‑2)与安装片(1‑3)之间,所述前壳(1)通过连接框(1‑1)与背板(3)相连,所述后壳(4)设置在背板(3)的背部,所述底座(5)的上端固设在后壳(4)与背板(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包括前壳(1)、液晶显示屏(2)、背板(3)、后壳(4)及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包括用于与背板(3)连接的连接框(1-1)、连接框(1-1)的前侧设有用于挡设在液晶显示屏(2)前侧外周部的挡框(1-2),所述连接框(1-1)内周各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挡框(1-2)平行的安装片(1-3),连接框(1-1)内各边的安装片(1-3)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安装片(1-3)与挡框(1-2)之间形成有供液晶显示屏(2)插设的插槽(1-4),所述前壳(1)底部具有与两侧插槽(1-4)相通、供液晶显示屏(2)插入的开口部(1-5),所述液晶显示屏(2)由前壳(1)的开口部(1-5)插入前壳(1),液晶显示屏(2)周边插接在插槽(1-4)内且夹设于挡框(1-2)与安装片(1-3)之间,所述前壳(1)通过连接框(1-1)与背板(3)相连,所述后壳(4)设置在背板(3)的背部,所述底座(5)的上端固设在后壳(4)与背板(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框(1-2)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连接框(1-1)包括由挡框(1-2)外沿向后延伸的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路李松成焦宪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