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露明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烘干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52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械,包括外壳、烘干筒、支架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的底部;烘干筒至少设置有两个,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连接有传动链,传动链与烘干筒的外壁啮合连接;通风口的直径小于烘干筒的直径;所述烘干筒的右端连通排风管,排风管正对的烘干筒内安装有隔离网,排风管穿出外壳,连通在收集管上;所述收集管上还连通有抽风管和进风管,抽风管和进风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抽风管和进风管上的电磁阀通断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抽风管和进风管进行切换,便于及时将水汽抽出,保证烘干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取料快速,节省劳动力,自动化程度高,茶叶不断的翻炒,受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烘干机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茶叶烘干机械。
技术介绍
茶叶的烘干技术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存茶叶内的各种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茶叶的保存期限。现有茶叶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随着茶叶的普及和个体经营化,传统的茶叶烘干方式的工作效率较低,烘干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如今市场的需求;现有的茶叶烘干机人工投入较大,劳动强度大,干燥效率低,影响茶叶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及时将水汽抽出,保证烘干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取料快速的茶叶烘干机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烘干机械,包括外壳、烘干筒、支架和加热装置;所述外壳内设置为加热腔,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的底部,在加热腔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腔内水平设置有烘干筒,烘干筒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烘干筒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在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连接有传动链,传动链与烘干筒的外壁啮合连接;烘干筒的左端盖设有进料盖,进料盖的中心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直径小于烘干筒的直径,进料盖通过螺纹安装在烘干筒上,进料盖正对的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盖有密封盖;所述烘干筒的右端连通排风管,排风管正对的烘干筒内安装有隔离网,排风管穿出外壳,连通在收集管上,排风管上安装控制阀;所述收集管上还连通有抽风管和进风管,抽风管和进风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抽风管和进风管上的电磁阀通断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或加热棒。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网的材质为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管上连接抽风机,进风管上连接鼓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抽风管和进风管进行切换,便于及时将水汽抽出,保证烘干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取料快速,节省劳动力,自动化程度高,茶叶不断的翻炒,受热均匀,烘干温度适宜,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茶叶烘干机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烘干筒,3-加热腔,4-电机,5-支架,6-进料盖,7-通风口,8-螺纹,9-进料口,10-密封盖,11-加热装置,12-隔离网,13-排风管,14-收集管,15-控制阀,16-抽风管,17-进风管,18-电磁阀,19-温度传感器,20-传动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茶叶烘干机械,包括外壳1、烘干筒2、支架5和加热装置11;所述外壳1内设置为加热腔3,加热装置11设置在加热腔3的底部,加热装置11为电热丝或加热棒,对加热腔3内的空气加热,在加热腔3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通过控制器与加热装置11连接,控制加热腔3内的温度;所述加热腔3内水平设置有烘干筒2,烘干筒2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烘干筒2转动安装在支架5上,使烘干筒2保持水平位置转动,在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连接有传动链20,传动链20与烘干筒2的外壁啮合连接,带动烘干筒2转动;烘干筒2的左端盖设有进料盖6,进料盖6的中心开设有通风口7,通风口7的直径小于烘干筒2的直径,使内部的茶叶不易飞出,进料盖6通过螺纹安装在烘干筒2上,便于对烘干筒2填料或取料,进料盖6正对的外壳1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9,进料口9上盖有密封盖10;所述烘干筒2的右端连通排风管13,排风管13正对的烘干筒2内安装有隔离网12,隔离网12的材质为不锈钢,网孔直径小,便于空气流通,茶叶不能够通过,排风管13穿出外壳1,连通在收集管14上,排风管13上安装控制阀15,控制阀15控制排风管13的关闭;所述收集管14上还连通有抽风管16和进风管17,抽风管16和进风管17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8,抽风管16和进风管17上的电磁阀18通断相反,即抽风管16通风时进风管17关闭,进风管17通风时抽风管16关闭,所述抽风管16上连接抽风机,进风管17上连接鼓风机。使用时,将密封盖10打开,取下进料盖6,将适宜的茶叶装填入烘干筒2内,再将进料盖6、密封盖10盖上,启动电源,电机4带动烘干筒2转动,使内部的茶叶不停的翻动,加热装置11对外壳1内加热,使内部温度提高,将茶叶翻炒的过程中将水分蒸发,带有水汽的空气被排风管13排出,此时,抽风管16打开,进风管17关闭,将烘干筒2内的水汽抽出,避免水汽在内部而影响烘干;烘干结束后需要取出茶叶时,打开进料盖6,抽风管16关闭,进风管17打开,向烘干筒2内通入空气,将内部的茶叶吹出,便于收集;本技术通过设置抽风管和进风管进行切换,便于及时将水汽抽出,保证烘干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取料快速,节省劳动力,自动化程度高,茶叶不断的翻炒,受热均匀,烘干温度适宜,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茶叶烘干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烘干机械,包括外壳(1)、烘干筒(2)、支架(5)和加热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为加热腔(3),加热装置(11)设置在加热腔(3)的底部,在加热腔(3)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通过控制器与加热装置(11)连接;所述加热腔(3)内水平设置有烘干筒(2),烘干筒(2)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烘干筒(2)转动安装在支架(5)上,在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连接有传动链(20),传动链(20)与烘干筒(2)的外壁啮合连接;烘干筒(2)的左端盖设有进料盖(6),进料盖(6)的中心开设有通风口(7),通风口(7)的直径小于烘干筒(2)的直径,进料盖(6)通过螺纹安装在烘干筒(2)上,进料盖(6)正对的外壳(1)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9),进料口(9)上盖有密封盖(10);所述烘干筒(2)的右端连通排风管(13),排风管(13)正对的烘干筒(2)内安装有隔离网(12),排风管(13)穿出外壳(1),连通在收集管(14)上,排风管(13)上安装控制阀(15);所述收集管(14)上还连通有抽风管(16)和进风管(17),抽风管(16)和进风管(17)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8),抽风管(16)和进风管(17)上的电磁阀(18)通断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干机械,包括外壳(1)、烘干筒(2)、支架(5)和加热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为加热腔(3),加热装置(11)设置在加热腔(3)的底部,在加热腔(3)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通过控制器与加热装置(11)连接;所述加热腔(3)内水平设置有烘干筒(2),烘干筒(2)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烘干筒(2)转动安装在支架(5)上,在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连接有传动链(20),传动链(20)与烘干筒(2)的外壁啮合连接;烘干筒(2)的左端盖设有进料盖(6),进料盖(6)的中心开设有通风口(7),通风口(7)的直径小于烘干筒(2)的直径,进料盖(6)通过螺纹安装在烘干筒(2)上,进料盖(6)正对的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露明
申请(专利权)人:胡露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