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逸倩专利>正文

一种转筒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628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筒烘干机,包括烘干筒体、进料风头和出料封头,进料封头上设置有进料管和排气管,进料管一端穿过进料封头端面通入烘干筒体内部,排气管固定于进料封头侧面上,出料封头端面设置有出料管和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空压机,烘干筒体上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托轮装置和传动装置,烘干筒体侧面设置有环形导电轨,环形导电轨位于托轮装置和传动装置之间,环形导电轨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电刷,导电刷固定于托轮装置的底座上,烘干筒体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与环形导电轨电连接,烘干筒体侧壁上设置有推送螺纹,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有益效果:内部加热,减少热量传导路径,大大提高烘干速度,具有冷却功能。

A rotary dry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ting cylinder drying machine, including drying cylinder,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pushing head, feeding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inlet pipe and the exhaust pipe, one end through the feed tube feeding head end of the drying cylinder and the exhaust pipe is fixed on the feed side of the head. The hea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feeding pipe and the air inlet pipe, air inlet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air compressor, the dry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body with two roller device and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side of the dry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conductor rail, annular conductor rail is located between the roller device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annular conductor rail set a conductive brush is matched with the base supporting the fixed conductive brush wheel devic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dry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layer, a heating layer and an annular conductive rai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dry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push thread. The outlet connection has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Beneficial effect: internal heating, reducing the heat conduction path, greatly improving the drying speed, with cool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筒烘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转筒烘干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烘干机利用大功率的加热器对气体加热,通过加热后的高温气体对烘干机内的物体进行烘干,烘干后高温气体吸收所述物体的水分成为高温高湿的气体,所述高温高湿的气体直接排入外界。因此现有的烘干机存在能耗高,为了产生具有期望温度的热空气,加热装置需要维持在相当高的温度,相对空气进行加热,再去烘干烘干机内部的物体,多一道加热程序,造成能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烘干速度慢和效率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筒烘干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筒烘干机,包括烘干筒体、进料封头和出料封头,所述进料封头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的进料端口处,所述出料封头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的出料端口处,所述进料封头上设置有进料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料管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封头端面通入所述烘干筒体内部,所述排气管固定于所述进料封头侧面上,所述出料封头端面设置有出料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出料管上方,所述进气管连接有空压机,所述烘干筒体上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托轮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托轮装置之间,所述烘干筒体侧面设置有环形导电轨,所述环形导电轨位于所述托轮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环形导电轨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电刷,所述导电刷固定于所述托轮装置的底座上,所述烘干筒体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与所述环形导电轨电连接,所述烘干筒体侧壁上设置有推送螺纹,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托轮装置包括限位轨道、两个从动托轮和底座一,所述限位轨道固定于所述烘干筒体侧面上,所述从动托轮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上,所述从动托轮与所述限位轨道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齿轮、传动齿轮轮、传动电机和底座二,所述环形齿轮固定于所述烘干筒体侧面上,所述传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传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二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轮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压力容器、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排水口和螺纹管,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固定于所述压力容器的上端面和先端面上,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固定于所述压力容器侧面底部和顶部,所述螺纹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所述螺纹管位于所述压力容器内部,所述进气口连接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层一,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层二,所述绝缘导热层二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绝缘导热层二之间缠绕有螺旋水管,所述螺旋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穿过所述保温层、所述隔热层和所述外筒位于所述烘干筒体侧面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水管之间填充有导热棉。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筒体侧面设置有环形滑动轨道,所述环形滑动轨道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环形滑道壳,所述环形滑道壳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一上,所述环形导电轨位于所述环形滑动轨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齿轮与所述烘干筒体之间设置有环形加强垫片。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底端面且靠近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排水阀门,所述排水阀门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相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烘干物料从进料直接进出烘干筒体内部,烘干筒体在没投入物料前,进行开机预热,内部温度稳定后,烘干物料投入烘干筒体内,在烘干筒体高温内壁、烘干筒体转动和推送螺纹的作用下,对物料进行炒翻,由于物料与烘干筒体内壁直接接触,减少热量的传到路径,从而大大加快了物料的烘干速度,烘干后的物料被传至烘干筒体尾端,此时,空压机压缩空气从进气管出入烘干筒体内,对于烘干筒体尾端的物料可以进行降温,加快烘干物料的冷却速度,便于下一步操作,对于正在烘干的物料,气体的流动可将水蒸气带出排气管道,从而大大降低了烘干筒体内部水蒸气的含量,阻止水蒸气饱和,进而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烘干速度,大大提高了烘干机的工作效率,最后烘干并冷却下来的物料从而出料管排出,整个过程操作流畅,工作安全,采用内部加热,大大减少热量传导路径,从而大大提高烘干速度,大大提高烘干机的工作效率,压缩空气可对烘干的物料冷却,以及带走工作过程产生的水蒸气,进一步提高了烘干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筒烘干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筒烘干机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筒烘干机的导电刷部分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筒烘干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筒烘干机的烘干筒体壁结构图。图中:1、烘干筒体;101、外筒;102、内筒;2、进料封头;3、出料封头;4、进料管;5、排气管;6、出料管;7、进气管;8、空压机;9、环形导电轨;10、导电刷;11、加热层;12、推送螺纹;13、余热回收装置;1301、压力容器;1302、进气口;1303、出气口;1304、进水口;1305、排水口;1306、螺纹管;14、限位轨道;15、从动托轮;16、底座一;17、环形齿轮;18、传动齿轮;19、传动电机;20、底座二;21、绝缘导热层一;22、绝缘导热层二;23、保温层;24、隔热层;25、螺旋水管;26、导热棉;27、环形滑动轨道;28、环形滑道壳;29、环形加强垫片;30、排水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筒烘干机。如图1-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筒烘干机,包括烘干筒体1、进料封头2和出料封头3,所述进料封头2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1的进料端口处,所述出料封头3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1的出料端口处,所述进料封头2上设置有进料管4和排气管5,所述进料管4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封头2端面通入所述烘干筒体1内部,所述排气管5固定于所述进料封头2侧面上,所述出料封头3端面设置有出料管6和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位于所述出料管6上方,所述进气管7连接有空压机8,所述烘干筒体1上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托轮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托轮装置之间,所述烘干筒体1侧面设置有环形导电轨9,所述环形导电轨9位于所述托轮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环形导电轨9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电刷10,所述导电刷10固定于所述托轮装置的底座上,所述烘干筒体1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加热层11,所述加热层11与所述环形导电轨9电连接,所述烘干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推送螺纹12,所述排气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13。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筒烘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筒体(1)、进料封头(2)和出料封头(3),所述进料封头(2)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1)的进料端口处,所述出料封头(3)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1)的出料端口处,所述进料封头(2)上设置有进料管(4)和排气管(5),所述进料管(4)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封头(2)端面通入所述烘干筒体(1)内部,所述排气管(5)固定于所述进料封头(2)侧面上,所述出料封头(3)端面设置有出料管(6)和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位于所述出料管(6)上方,所述进气管(7)连接有空压机(8),所述烘干筒体(1)上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托轮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托轮装置之间,所述烘干筒体(1)侧面设置有环形导电轨(9),所述环形导电轨(9)位于所述托轮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环形导电轨(9)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电刷(10),所述导电刷(10)固定于所述托轮装置的底座上,所述烘干筒体(1)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加热层(11),所述加热层(11)与所述环形导电轨(9)电连接,所述烘干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推送螺纹(12),所述排气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筒体(1)、进料封头(2)和出料封头(3),所述进料封头(2)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1)的进料端口处,所述出料封头(3)活动连接与所述烘干筒体(1)的出料端口处,所述进料封头(2)上设置有进料管(4)和排气管(5),所述进料管(4)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封头(2)端面通入所述烘干筒体(1)内部,所述排气管(5)固定于所述进料封头(2)侧面上,所述出料封头(3)端面设置有出料管(6)和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位于所述出料管(6)上方,所述进气管(7)连接有空压机(8),所述烘干筒体(1)上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托轮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托轮装置之间,所述烘干筒体(1)侧面设置有环形导电轨(9),所述环形导电轨(9)位于所述托轮装置和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环形导电轨(9)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导电刷(10),所述导电刷(10)固定于所述托轮装置的底座上,所述烘干筒体(1)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加热层(11),所述加热层(11)与所述环形导电轨(9)电连接,所述烘干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推送螺纹(12),所述排气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余热回收装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装置包括限位轨道(14)、两个从动托轮(15)和底座一(16),所述限位轨道(14)固定于所述烘干筒体(1)侧面上,所述从动托轮(15)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一(16)上,所述从动托轮(15)与所述限位轨道(14)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齿轮(17)、传动齿轮(18)、传动电机(19)和底座二(20),所述环形齿轮(17)固定于所述烘干筒体(1)侧面上,所述传动齿轮(18)固定于所述传动电机(19)的转轴上,所述传动电机(19)固定于所述底座二(20)上,所述传动齿轮(18)与所述环形齿轮(17)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3)包括压力容器(1301)、进气口(1302)、出气口(1303)、进水口(1304)、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逸倩
申请(专利权)人:吴逸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