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520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计算机通信领域,提供了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对人与物的精确定位以及信息的智能化交互。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终端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第二无线终端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位置信息,向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内的每个无线设备都能被精准定位,向用户推送的信息更精准,更符合用户的预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乃至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越发频繁,越发高效。在这些类型的互联互通中,所谓的“物”泛指电子设备或者至少是附加了电子设备的其他物件,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对“物”的智能化要求较高。举例而言,人对某个电子设备使用人类的自然语言对其发号施令,需要该电子设备能够识别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最后,要求输出自然语言的执行结果;而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对物的智能化要求则更高。在类型众多的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中,有一种类型需要对人实时定位才能完成,其中,最常见的是导航。现有的导航定位,一般是用户携带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自身的定位模块与GPS或北斗定位系统交互,随着用户的移动,定位系统不断将定位显示在电子设备的定位应用(APP)界面。然而,现有的定位系统有如下不足:1)精度不高,现有的GPS或北斗等定位系统在室外的定位精度在十几米的范畴,在室内的精度更差;2)缺乏有用信息的交互,由于对用户的位置定位不精准,平台向用户推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户需要的。以上说明,现有的人与物的互联互通由于上述不足,尚不能体现“物”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对人与物的精确定位以及信息的智能化交互。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以使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二无线终端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终端、第二无线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包括定位模块和上传模块;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感知模块,用于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以使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位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终端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推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的步骤: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以使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或者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云端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包括: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发送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探测信号;若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对所述探测信号进行响应,则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判断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存在所述第二无线终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将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传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下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地图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感知时发出的信号强度,实时计算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距离;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地图信息,计算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包括: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在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实施的历史行为信息;根据所述历史行为信息,所述云端服务器智慧分析出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预期行为;根据所述用户预期行为,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自动发送与所述用户预期行为相匹配的信息。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三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时获取的信息交互至所述第三无线终端。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其他第一无线终端进行感知;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根据对所述其他第一无线终端的感知,与所述其他第一无线终端进行信息交互。8.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终端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或通过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之间的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以操控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连接的设备。9.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第二无线终端进行感知,以使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10.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二无线终端根据第一无线终端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感知,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对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定位,以获取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将所述位置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11.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二无线终端在第一无线终端所属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唯一标识码和所述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智慧推送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用户所需信息。12.一种近距离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终端、第二无线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包括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