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46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包括风道(3),在风道(3)内设有循环风机(4),循环风机(4)的出风口(41)与送风口(2)相连,还包括置于风道(3)内靠近回风口(1)的热管蒸发段(51)和置于热管蒸发段(12)后的蓄冰槽(61),所述蓄冰槽(61)密闭置于所述风道(3)内;还包括置于密闭的蓄冰槽(61)内的热管冷凝段(52),所述热管冷凝段(52)的出口端通过冷凝液回流管(53)与热管蒸发段(51)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热管冷凝段(52)的进口端通过蒸汽上升管(54)与热管蒸发段(51)的出口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工程内部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效果好、能耗低、装置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
本技术属于特种空调设备
,特别是一种降温除湿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的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当矿井下突发瓦斯爆炸、防护工程遭遇核生化袭击以及突发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附近人员需要躲避到应急避难场所。避险期间,由于人体新陈代谢以及相关设备的运行,会在避险场所内产生大量余热余湿,因此必须在避险期间进行降温除湿,为人员避险逃生提供保障,同时增强工程的防护性能。中国技术专利“二代矿用救生舱蓄冰设备”(申请号:201120100993.1,公开日:2011-09-07)公开了一种二代矿用救生舱蓄冰设备,包括一箱体,在其中有相互独立的送风空间和蓄冰空间,送风空间中,侧壁上设一风口与外界连通,其中设一送风装置,其包括一换热盘管和一水泵,水泵出水口连接换热盘管进口管端,其出口管端伸出送风空间在蓄冰空间中,还包括一风机,其设在送风空间中,在送风空间的侧面和/或下面的蓄冰空间为一密闭空间,在其中设置一蓄冰盘管,其进口端和出口端伸出在蓄冰空间的外面形成冷媒的进口和出口;在蓄冰空间的壁上开注水孔、排气孔及放水孔。该装置利用翅片管换热盘管与热湿空气进行换热,换热效果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包括连接回风口(1)和送风口(2)的风道(3),在风道(3)内设有循环风机(4),循环风机(4)的出风口(41)与送风口(2)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风道(3)内靠近回风口(1)的热管蒸发段(51)和置于热管蒸发段(12)后的蓄冰槽(61),所述蓄冰槽(61)密闭置于所述风道(3)内;还包括置于密闭的蓄冰槽(61)内的热管冷凝段(52),所述热管冷凝段(52)的出口端通过冷凝液回流管(53)与热管蒸发段(51)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热管冷凝段(52)的进口端通过蒸汽上升管(54)与热管蒸发段(51)的出口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避难场所降温除湿装置,包括连接回风口(1)和送风口(2)的风道(3),在风道(3)内设有循环风机(4),循环风机(4)的出风口(41)与送风口(2)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风道(3)内靠近回风口(1)的热管蒸发段(51)和置于热管蒸发段(12)后的蓄冰槽(61),所述蓄冰槽(61)密闭置于所述风道(3)内;还包括置于密闭的蓄冰槽(61)内的热管冷凝段(52),所述热管冷凝段(52)的出口端通过冷凝液回流管(53)与热管蒸发段(51)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热管冷凝段(52)的进口端通过蒸汽上升管(54)与热管蒸发段(51)的出口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液回流管(53)上设有冷凝液阀门(55),在所述蒸汽上升管(54)上设有蒸汽阀门(5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靳丰韩旭张华刘立瑶陈尚沅陈飞侯普民周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