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游客运输领域,适用于山地风景区旅游开发。
技术介绍
目前通往山区风景区峰顶,通常有步行和乘坐架空索道两种方式,部分景区内的陡峭山峰也有依山而建的垂直升降观光电梯。对于未开发的风景名胜,修建架空索道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是索道自身安全稳定性问题,近期索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第二是索道修建完后会对景区景观产生一定的破坏;第三是索道在运行时会受到风、雨、雪等荷载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索道乘坐舒适度较差;第四是对于恐高人群不太适用。对于垂直升降观光电梯,同样也存在破坏景区景观、不适用恐高人群、依赖特殊的陡峭山峰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索道运输和垂直升降观光电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山地风景区游客输送系统,能安全高效地将游客运输到山顶观景台,运输能力、舒适度、安全性能较高,受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较小,对自然景观的破坏较小,同时可作为突发山地事件的避难场所。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地风景区游客输送系统,包括水平运输系统、垂直升降系统、山体内部控制中心和远程监控系统,所述水平运输系统、垂直升降系统分别配备有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所述远程监控系统位于景区管理处,水平运输系统、垂直升降系统、山体内部控制中心位于山体隧道内,水平运输系统的末端与垂直升降系统的底端垂直连通,垂直升降系统的顶端紧接山顶观景台,在水平升降系统的一侧设置有步行通道,所述水平运输系统、垂直升降系统、两个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与山体内部控制中心,山体内部控制中心与远程监控系统均通过有线或无线信号传输连接。山地风景区游客输送系统中,水平运输系统采用水平运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地风景区游客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和远程监控系统(5),所述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分别配备有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3),所述远程监控系统(5)位于景区管理处,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位于山体隧道内,水平运输系统(1)的末端与垂直升降系统(2)的底端垂直连通,垂直升降系统(2)的顶端紧接山顶观景台(8),在水平运输系统(1)的一侧设置有步行通道(6),所述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两个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3)与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与远程监控系统(5)均通过有线或无线信号传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风景区游客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和远程监控系统(5),所述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分别配备有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3),所述远程监控系统(5)位于景区管理处,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位于山体隧道内,水平运输系统(1)的末端与垂直升降系统(2)的底端垂直连通,垂直升降系统(2)的顶端紧接山顶观景台(8),在水平运输系统(1)的一侧设置有步行通道(6),所述水平运输系统(1)、垂直升降系统(2)、两个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3)与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与远程监控系统(5)均通过有线或无线信号传输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风景区游客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运输系统(1)的一侧靠近山体内部控制中心(4)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紧急避难所(7)。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刘曙亮,张艳艳,刘化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