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816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包括具有支脚的床体,床体下方位于支脚之间设有空腔,空腔中设有可充气的气囊,床体底部设有若干弧形支撑钢板,床体底部具有固定板,支撑钢板经转动能够以床体底部中心为支点呈发散状分布并形成一拱形支撑面,床体上设有地震感应器、控制器、报警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传统床体的支撑结构,利用地震感应器感应地震并用报警器预警,同时驱动支撑钢板转动直至展开呈拱形,充气泵将气囊充气,躲避者躲藏至支撑钢板和气囊之间,气囊达到缓冲功能避免床体快速下降导致躲避者损伤,支撑钢板对躲避者起庇护作用,防止其被坠落物砸伤,拱形的支撑面设计大大提高支撑作用,增强耐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及特种安全防护救援的
,特别是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多是以建筑物的倒塌而造成的。由于地震瞬间发生,人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出去,同时由于变形等原因可能导致房门无法打开,而且现在住在楼房中的人们越来越多,要想逃离出楼房,需要较长时间。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将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变成了废墟,伤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目前,发生地震时较好的避震方式是在室内选择较安全的避震空间,如承重墙墙角、桌床底部,然而,在这些地方也难免会由于天花板等各种坠物的掉落而伤及人身,且地震时会产生大量尘土,危害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目前,发生地震时处在室内的人员还没有较有效的避震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能够感应地震并预警,在床体上形成一个呈拱形的钢板支撑结构,防止坠物下落,达到有效的避震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包括具有支脚的床体,所述床体下方位于支脚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可充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充气栗连接,所述床体底部设有若干弧形支撑钢板,所述床体底部具有若干圆弧形滑槽的固定板,所述支撑钢板的一端以床体底部中心为支点转动固定,另一端滑动安装固定板的滑槽中,所述支撑钢板经转动能够以床体底部中心为支点呈发散状分布并形成一拱形支撑面,所述床体底部设有能够驱动支撑钢板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床体上设有地震感应器、控制器、报警器,地震感应器连接控制器,并向控制器发送地震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和驱动电机连接,用于接收地震感应器发送的地震信号,并向报警器、驱动电机和充气栗发送触发信号。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钢板对称分布在驱动电机两侧,驱动电机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床体上位于驱动电机两侧设有转动连接支撑钢板的支柱,所述支撑钢板可由驱动齿轮驱动在支柱上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各个滑槽中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滑槽中具有距离差。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触发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地震感应器连接,信号触发单元与报警器、驱动电机和充气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钢板上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卡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变传统床体的支撑结构,利用地震感应器感应地震并用报警器预警,同时驱动支撑钢板以床体底部中心为支点转动直至展开呈拱形,充气栗将气囊充气,躲避者躲藏至支撑钢板和气囊之间,气囊达到缓冲功能避免床体快速下降导致躲避者损伤,支撑钢板对躲避者起庇护作用,防止其被坠落物砸伤,拱形的支撑面设计大大提高支撑作用,增强耐冲击能力。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器的连接框图;图中:1_支脚、2-床体、3-气囊、4-充气栗、5-支撑钢板、6-滑槽、7-固定板、8-驱动电机、9-地震感应器、10-控制器、11-报警器、12-驱动齿轮、13-支柱、14-限位块、15-信号接收单元、16-信号处理单元、17-信号触发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包括具有支脚1的床体2,所述床体2下方位于支脚1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可充气的气囊3,所述气囊3与充气栗4连接,所述床体2底部设有若干弧形支撑钢板5,所述床体2底部具有若干圆弧形滑槽6的固定板7,所述支撑钢板5的一端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转动固定,另一端滑动安装固定板7的滑槽6中,所述支撑钢板5经转动能够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呈发散状分布并形成一拱形支撑面,所述床体2底部设有能够驱动支撑钢板5转动的驱动电机8,所述床体2上设有地震感应器9、控制器10、报警器11,地震感应器9连接控制器10,并向控制器10发送地震信号,所述控制器10与报警器11和驱动电机8连接,用于接收地震感应器9发送的地震信号,并向报警器11、驱动电机8和充气栗4发送触发信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改变传统床体的支撑结构,利用地震感应器9感应地震并用报警器11预警,同时驱动支撑钢板5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转动直至展开呈拱形,充气栗4将气囊3充气,躲避者躲藏至支撑钢板5和气囊3之间,气囊3达到缓冲功能避免床体2快速下降导致躲避者损伤,支撑钢板5对躲避者起庇护作用,防止其被坠落物砸伤,拱形的支撑面设计大大提高支撑作用,增强耐冲击能力。具体的,所述支撑钢板5对称分布在驱动电机8两侧,驱动电机8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2,所述床体2上位于驱动电机8两侧设有转动连接支撑钢板5的支柱13,所述支撑钢板5可由驱动齿轮12驱动在支柱13上转动。支柱13的设计不但能够实现支撑钢板5能够转动,同时也使支撑钢板5固定更加牢固提高耐冲击能力,防止坠物压弯支撑钢板5。具体的,所述固定板7的各个滑槽6中均设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在滑槽6中具有距离差,所述支撑钢板5上设有与驱动齿轮12啮合的卡齿。支撑钢板5可由驱动齿轮12驱动在支柱13上转动,当支撑钢板5的另一端分别在固定板7中的各个滑槽6中滑动时,由于限位块14具有距离差,使支撑钢板5可由限位块14限位停止转动,从而保持形成一个拱形支撑面。具体的,所述控制器10包括信号接收单元15、信号处理单元16和信号触发单元17,所述信号接收单元15与地震感应器9连接,信号触发单元17与报警器11、驱动电机8和充气栗4连接。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包括具有支脚(1)的床体(2),所述床体(2)下方位于支脚(1)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设有可充气的气囊(3),所述气囊(3)与充气栗(4)连接,所述床体(2)底部设有若干弧形支撑钢板(5),所述床体(2)底部具有若干圆弧形滑槽(6)的固定板(7),所述支撑钢板(5)的一端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转动固定,另一端滑动安装固定板(7)的滑槽(6)中,所述支撑钢板(5)经转动能够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呈发散状分布并形成一拱形支撑面,所述床体(2)底部设有能够驱动支撑钢板(5)转动的驱动电机(8),所述床体(2)上设有地震感应器(9)、控制器(10)、报警器(11),地震感应器(9)连接控制器(10),并向控制器(10)发送地震信号,所述控制器(10)与报警器(11)和驱动电机⑶连接,用于接收地震感应器(9)发送的地震信号,并向报警器(11)、驱动电机⑶和充气栗⑷发送触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板(5)对称分布在驱动电机(8)两侧,驱动电机(8)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2),所述床体(2)上位于驱动电机(8)两侧设有转动连接支撑钢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感应的预警避难床,包括具有支脚(1)的床体(2),所述床体(2)下方位于支脚(1)之间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设有可充气的气囊(3),所述气囊(3)与充气泵(4)连接,所述床体(2)底部设有若干弧形支撑钢板(5),所述床体(2)底部具有若干圆弧形滑槽(6)的固定板(7),所述支撑钢板(5)的一端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转动固定,另一端滑动安装固定板(7)的滑槽(6)中,所述支撑钢板(5)经转动能够以床体(2)底部中心为支点呈发散状分布并形成一拱形支撑面,所述床体(2)底部设有能够驱动支撑钢板(5)转动的驱动电机(8),所述床体(2)上设有地震感应器(9)、控制器(10)、报警器(11),地震感应器(9)连接控制器(10),并向控制器(10)发送地震信号,所述控制器(10)与报警器(11)和驱动电机(8)连接,用于接收地震感应器(9)发送的地震信号,并向报警器(11)、驱动电机(8)和充气泵(4)发送触发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程慧民
申请(专利权)人:松阳县科学技术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