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223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25
连接器组件具备: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触头和安装部,还具有至少包含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的突出部,在经由安装部被安装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面时,突出部穿过连接器保持板的通孔并沿嵌合方向在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突出;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触头和保持第二触头的第二触头保持部,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沿着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收容部,同时在第一连接器侧的端部还具有用于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的抵接部;在第二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连接器收容部收容,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互接触,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抵接部能够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嵌合时钎焊部分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组件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组件安装结构,特别涉及第二连接器与被安装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下述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即,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上安装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从电路基板的背面与穿过被形成于电路基板的通孔而在电路基板的背面突出的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嵌合。例如,作为这种连接器组件,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如图30和图31所示,该连接器组件具有被安装在电路基板1的第一连接器2、和沿着嵌合轴C与第一连接器2嵌合的第二连接器3。电路基板1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面1A和第二面1B。在电路基板1形成有通孔1C。第一连接器2的一部分穿过通孔1C并在电路基板1的第二面1B侧突出。在电路基板1的第一面1A,在通孔1C周围设有多个安装用垫片1D。在第一连接器2上形成有与这些安装用垫片1D对应的多个安装部2A,通过各个安装部2A被钎焊于对应的安装用垫片1D,第一连接器2被安装在电路基板1的第一面1A。如图32所示,在第一连接器2上形成有沿着嵌合轴C延伸且具有在嵌合方向开口的凹形状的嵌合部2B。而且,在第二连接器3上形成有沿着嵌合轴C突出的凸部3A。在第二连接器3从电路基板1的第二面1B侧沿着嵌合轴C与第一连接器2嵌合时,第二连接器3的凸部3A被第一连接器的嵌合部2B收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许第5258123号公报但是,在第二连接器3与第一连接器2嵌合时,第二连接器3就会沿着嵌合轴C与第一连接器2抵接。因而,从第二连接器3沿着嵌合轴C的大的上冲力或冲击轻易地作用于第一连接器2。在此情况下,安装部2A从安装用垫片1D沿着嵌合轴C离开那样的大负荷就会施加在第一连接器2的安装部2A和电路基板1的安装用垫片1D的钎焊部分。因而,存在安装部2A和安装用垫片1D的钎焊部分损坏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嵌合时钎焊部分的损坏的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组件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器组件是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被安装于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面,第二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沿着嵌合方向与第一连接器嵌合。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触头和安装部,还具有至少包含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的突出部,在经由安装部被安装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面时,该突出部穿过连接器保持板的通孔并沿嵌合方向在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突出。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触头和保持第二触头的第二触头保持部,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沿着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收容部,同时在第一连接器侧的端部还具有用于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的抵接部。在第二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连接器收容部收容,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互接触,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抵接部能够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优选地,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第一连接器的突出部的朝向嵌合方向的部分与第二连接器不接触。更优选地,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形成第一连接器收容部的侧壁部和底部,抵接部由侧壁部的朝向嵌合方向的面形成,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突出部的朝向嵌合方向的部分与第二触头保持部的底部不接触。而且,优选地,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从嵌合方向看,第二触头保持部的侧壁部具有在整个周向区域覆盖第一连接器的突出部的部分。优选地,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从嵌合方向看,抵接部在整个周向区域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而且,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接触部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面相比,被配置在更靠第二连接器侧。也可以构成为,连接器保持板包含表面形成第一面的基板,基板具有被形成在表面的安装垫片,第一连接器的安装部与第一触头被形成为一体,且是能被钎焊于基板的安装垫片的钎焊部。也可以是,第一连接器具有与第一触头分体构成且保持第一触头的第一外壳,突出部由第一触头的一部分和第一外壳的一部分构成,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触头保持部由与第二触头分体构成的第二外壳构成。或者,也可以是,突出部由第一触头的一部分构成,第二触头和第二触头保持部由一个部件构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器组件安装结构具备:连接器保持板,具有朝向相互相反方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形成有通孔;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触头和安装部,并经由安装部被安装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面;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触头和保持第二触头的第二触头保持部,且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沿着嵌合方向与第一连接器嵌合。第一连接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穿过连接器保持板的通孔且沿嵌合方向在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突出,并至少包含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沿着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收容部,同时在第一连接器侧的端部具有用于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的抵接部。在第二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连接器收容部收容,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互接触,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抵接部能够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触头和安装部,同时还具有至少包含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的突出部,在经由安装部被安装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一面时,该突出部穿过连接器保持板的通孔并沿嵌合方向在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突出;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触头和保持第二触头的第二触头保持部,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沿着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收容部,同时在第一连接器侧的端部还具有用于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的抵接部;在第二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侧与第一连接器嵌合时,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第一连接器收容部收容,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互接触,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抵接部能够与连接器保持板的第二面抵接,所以能够防止在嵌合时钎焊部分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剖视图。图3是显示被固定于电路基板之前的第一连接器、电路基板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第一外壳、被保持于第一外壳之前的导电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从下方看到的第一外壳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被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是显示第二外壳、被保持于第二外壳之前的第二触头的立体图。图8A是从杆侧观看第二外壳的立体图,图8B是从撞杆侧观看第二外壳的立体图。图9A是从第一突起侧观看第二触头的立体图,图9B是从第二突起侧观看第二触头的立体图。图10是从背面观看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是显示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12是显示嵌合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和电路基板的第一面的立体图。图13是显示嵌合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和电路基板的第二面的立体图。图14是嵌合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的侧剖视图。图15是嵌合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剖视图。图16是嵌合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的侧面关键部位的剖视图。图17是显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组件的锁紧机构的侧剖视图。图18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涉及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19是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剖视图。图20是显示被固定于电路基板之前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和电路基板的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组件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组件,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构成,第一连接器被安装于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侧沿着嵌合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触头和安装部,还具有至少包含所述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的突出部,在经由所述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一面时,该突出部穿过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通孔并沿所述嵌合方向在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侧突出;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触头和保持所述第二触头的第二触头保持部,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沿着所述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收容部,同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侧的端部还具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时,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连接器收容部收容,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互接触,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2 JP 2016-1110621.一种连接器组件,由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构成,第一连接器被安装于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侧沿着嵌合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触头和安装部,还具有至少包含所述第一触头的一部分的突出部,在经由所述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一面时,该突出部穿过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通孔并沿所述嵌合方向在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侧突出;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触头和保持所述第二触头的第二触头保持部,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沿着所述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收容部,同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侧的端部还具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抵接的抵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时,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第一连接器收容部收容,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相互接触,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连接器保持板的所述第二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突出部的朝向所述嵌合方向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具有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器收容部的侧壁部和底部,所述抵接部由所述侧壁部的朝向所述嵌合方向的面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时,所述突出部的朝向所述嵌合方向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所述底部不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时,从所述嵌合方向看,所述第二触头保持部的所述侧壁部具有在整个周向区域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突出部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时,从所述嵌合方向看,所述抵接部在整个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野哲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