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机联动泵站轴承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机联动泵站轴承冷却系统,属于水利水电领域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应用于泵站轴承的冷却方式主要有,一是自然冷却,二是风冷却,三是单机冷却系统。自然冷却主要是通过轴承座与空气接触,将热量散传到空气中,其缺点是冷却效果差,传递热量有限,只能适用于运行时间短的轴承座。风冷却是通过吹风设备加速空气流通,将更多热量带走,其缺点是噪声大,冷却效果也不佳,只能适用于运行时间不太长的轴承座。单机冷却系统是每台轴承座上增设冷却系统,通过水循环散热方式进行水冷却,其缺点是散热器需要风扇电机、水循环又需要水泵电机,耗能较多,而泵站通常有多台机组,并存在同时运行,每台机组需要一套冷却系统,设备多、成本高,耗能更多,运行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泵站轴承冷却过程中冷却效果差、噪音大、运行时间短、设备多、成本高、耗能大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四机联动技术对泵站轴承进行冷却,通过水流经轴承座后,将轴承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效果,四机联动耗能更低,节约能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机联动泵站轴 ...
【技术保护点】
四机联动泵站轴承冷却系统,其主要包括:蓄水池装置(1)、冷却池装置(2)、冷却塔装置(3)、轴承座装置(4)、一号进管(5)、一号出管(6)、二号进管(7)、二号出管(8)、三号进管(9)、三号出管(10)、四号进管(11)、四号出管(12)、出水泵管(13)、蓄水桶(14)、高水位传感器(15)、电磁阀(16)、阀接管(17)、冷却桶(18)、分隔板(19)、散热片(20)、盖板(21)、塔桶(22)、冷却架装置(23)、低水位传感器(24)、水泵(25)、泵接管(26)、加注水管(27)、变接管(28)、竖管(29)、分流器(30)、喷淋管(31)、轴承底座(32)、密 ...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机联动泵站轴承冷却系统,其主要包括:蓄水池装置(1)、冷却池装置(2)、冷却塔装置(3)、轴承座装置(4)、一号进管(5)、一号出管(6)、二号进管(7)、二号出管(8)、三号进管(9)、三号出管(10)、四号进管(11)、四号出管(12)、出水泵管(13)、蓄水桶(14)、高水位传感器(15)、电磁阀(16)、阀接管(17)、冷却桶(18)、分隔板(19)、散热片(20)、盖板(21)、塔桶(22)、冷却架装置(23)、低水位传感器(24)、水泵(25)、泵接管(26)、加注水管(27)、变接管(28)、竖管(29)、分流器(30)、喷淋管(31)、轴承底座(32)、密封盖(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装置(1)、三个冷却池装置(2)和冷却塔装置(3)自左向右排列,且由高向低逐级设置;所述的三个冷却池装置(2)由左向右编号排列;所述的四个轴承座装置(4)由左向右编号排成一列,并与蓄水池装置(1)、三个冷却池装置(2)相对应;所述的蓄水池装置(1)通过一号进管(5)与第一个轴承座装置(4)相连通,第一个轴承座装置(4)通过一号出管(6)与第一冷却池装置(2)相连通;第一个冷却池装置(2)又通过二号进管(7)与第二个轴承座装置(4)相连通,第二个轴承座装置(4)通过二号出管(8)与第二冷却池装置(2)相连通;第二个冷却池装置(2)又通过三号进管(9)与第三个轴承座装置(4)相连通,第三个轴承座装置(4)通过三号出管(10)与第三冷却池装置(2)相连通;第三个冷却池装置(2)又通过四号进管(11)与第四个轴承座装置(4)相连通,第四个轴承座装置(4)通过四号出管(12)与冷却塔装置(3)的底部相连通;冷却塔装置(3)通过出水泵管(13)与蓄水池装置(1)相连通,构成一个闭环连通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机联动泵站轴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装置(1)由蓄水桶(14)、高水位传感器(15)、电磁阀(16)和阀接管(17)组成,其中,所述的蓄水桶(14)的内壁一处竖直方向固定有高水位传感器(15);所述的电磁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