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物料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7572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1:22
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包括灰循环装置和喷砂装置;所述灰循环装置包括分离器、设置在分离器下方的料腿,以及连接所述料腿和所述炉膛的回灰管;所述喷砂装置包括砂斗、设置在砂斗下方的喷砂立管,以及连接所述喷砂立管和所述料腿的包括一级喷砂管和二级喷砂管在内的任一级喷砂管。分离器与料腿连接处为锥口;所述一级喷砂管入口设置在喷砂立管的上方靠近砂斗侧,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口处;二级喷砂管设置在一级喷砂管下方。一级喷砂管和二级喷砂管入口处均设有松动风。一级喷砂管与所述砂斗底部的垂直距离H与所述一级喷砂管直径D的关系满足H≥6D。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灰循环流畅、分级可控等优点。

A material circulation system

A material 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ash circulation device and the sand blasting device; the ash circul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eparator, set in the dipleg separator below, and connected to the leg and the back of the furnace ash pipe; the sandbla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pray sand bucket, set in the sand beneath the riser. The blasting riser and the leg comprises a blast tube and two blast pipe, any blast pip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parator and the material legs is a cone mouth, and the first sand blasting pipe inlet is arranged above the sand blasting riser near the sand bucket side, and the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cone mouth; the two stage sand blasting pipe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level sand blasting pipe. There is a loose win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first grade sandblasting tube and the two grade sandblasting pi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blast pipe vertical distance H and the s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bucket and the blast pipe diameter D meet H = 6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uency of ash circul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labilit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循环系统,用于高粘性灰的循环,属于燃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因其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等特点,在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热利用中也受到青睐。但由于废弃物、生物质中往往含有较高的K、Na等碱金属,成灰粘性较高,不但容易在受热面上积灰粘结,也影响到灰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生物质一类灰分较低的物料焚烧过程中,闭式灰循环不足以满足床料补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强化和改善灰循环的同时,又补充了床料。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物料循环系统,所述系统与炉膛相连;所述系统包括灰循环装置和喷砂装置;所述灰循环装置包括分离器、设置在分离器下方的料腿,以及连接所述料腿和所述炉膛的回灰管;所述喷砂装置包括砂斗、设置在砂斗下方的喷砂立管,以及连接所述喷砂立管和所述料腿的喷砂管。所述喷砂管包括一级喷砂管和/或二级喷砂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器与所述料腿连接处为锥口;所述一级喷砂管入口设置在喷砂立管的上方靠近砂斗侧,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口处;所述二级喷砂管入口设置在喷砂立管下方远离砂斗侧,在所述料腿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口下方,且在所述回灰管与所述料腿连接处的上方。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喷砂管与所述砂斗底部的垂直距离H与所述一级喷砂管直径D的关系满足H≥6D。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喷砂管靠近所述料腿一侧为倾斜段,所述一级喷砂管的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α为45°≤α≤75°。所述二级喷砂管靠近所述料腿一侧为倾斜段,所述二级喷砂管的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为45°≤β≤7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喷砂管与所述喷砂立管连接处设置一级喷砂松动风管,所述一级喷砂松动风管设置在所述一级喷砂管的相对侧,且从所述一级喷砂松动风管喷出的一级喷砂松动风正对着所述一级喷砂管的入口;所述一级喷砂松动风管伸入到所述喷砂立管的中心轴线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喷砂管与所述喷砂立管连接处设置二级喷砂松动风管,所述二级喷砂松动风管设置在所述二级喷砂管的相对侧,且从所述二级喷砂松动风管喷出的二级喷砂松动风正对着所述二级喷砂管的入口;所述二级喷砂松动风管伸入到所述喷砂立管的中心轴线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灰管与所述料腿的连接处设置回灰松动风管,所述回灰松动风管设置在所述回灰管的相对侧,且从所述回灰松动风管喷出的回灰松动风正对着所述回灰管的入口。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喷砂结构的设置,对灰形成冲刷,避免了粘性积灰和堵塞;两级喷砂,使得灰循环分级可控,优化了灰循环系统;喷砂结构同时补充了炉膛物料循环所需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物料循环系统示意图。图中:1-炉膛;2-灰循环装置;3-喷砂装置;4-分离器;5-料腿;6-回灰管;7-回灰松动风管;8-砂斗;9-喷砂立管;10-一级喷砂管;11-二级喷砂管;12-一级喷砂松动风管;13-二级喷砂松动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包括灰循环装置2和喷砂装置3;所述灰循环装置2包括分离器4、设置在分离器4下方的料腿5,以及连接所述料腿5和所述炉膛1的回灰管6。生物质、废弃物等低灰分而又富含Na、K等碱金属的物料在炉膛1里燃烧后,烟气携带着飞灰进入分离器4(通常选旋风分离器)分离下灰,这部分灰通过灰循环装置2,即通过料腿5和回灰管6送回炉膛1以调节炉膛1温度、提高燃烧效率并补充床料。由于富含碱金属,灰的粘性很高,容易在分离器4与料腿5连接处,即锥口沉积粘结,或者在料腿5内堆积。因此,在灰循环装置2外并列一套喷砂装置3,通过外加石英或细砂,改善高粘性灰的灰循环,同时也是一种床料补充方式。所述喷砂装置3包括砂斗8、设置在砂斗8下方的喷砂立管9,以及连接所述喷砂立管9和所述料腿5的包括一级喷砂管10和二级喷砂管11在内的任一级喷砂管。石英或者细砂装在砂斗8中,由喷砂立管9分配。一级喷砂管10入口设置在喷砂立管9的上方靠近砂斗8侧,出口在料腿5与分离器4连接的锥口处。石英或者细砂通过重力从一级喷砂管10进入到锥口,对锥口的灰形成冲刷,促进灰流动性。为了保证石英或者细砂能够顺利从喷砂立管9到达料腿5,一级喷砂管10与砂斗8底部的垂直距离H与所述一级喷砂管10直径D的关系满足H≥6D。同时,一级喷砂管10至少在靠近所述料腿5一侧为倾斜段,一级喷砂管10的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α为45°≤α≤75°。一级喷砂管10与喷砂立管9连接处还设置一级喷砂松动风管12,所述一级喷砂松动风管12设置在所述一级喷砂管10的相对侧,且从所述一级喷砂松动风管12喷出的一级喷砂松动风正对着所述一级喷砂管10的入口,进一步促进石英或细砂的流动。一级喷砂松动风管12伸入到所述喷砂立管9的中心轴线处,与一级喷砂管10的底侧搭接。以没有喷砂松动风时灰循环的正常返料风量为Q0,一级喷砂松动风量Q1为Q0的2~6倍,即Q1=(2~6)Q0。当一级喷砂松动风风量较大时,在一级喷砂管10与喷砂立管9连接的入口处形成拦截,石英或者细砂主要从一级喷砂管10进入灰循环装置2。调节一级喷砂松动风风量可以调节一级喷砂和二级喷砂的量。所述二级喷砂管11入口在喷砂立管9远离砂斗8的下方,即位于一级喷砂管10的下方。二级喷砂管11在所述料腿5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口下方,且在所述回灰管6与所述料腿5连接处的上方。为促进流动性,所述二级喷砂管11至少在靠近所述料腿5一侧为倾斜段,所述二级喷砂管11的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为45°≤β≤75°。同时,所述二级喷砂管11与所述喷砂立管9连接处设置二级喷砂松动风管13,所述二级喷砂松动风管13设置在所述二级喷砂管11的相对侧,且从所述二级喷砂松动风管13喷出的二级喷砂松动风正对着所述二级喷砂管11的入口;所述二级喷砂松动风管13伸入到所述喷砂立管9的中心轴线处,与二级喷砂管11的底侧搭接。所述回灰管6与所述料腿5的连接处即回灰管6入口处设置回灰松动风管7,所述回灰松动风管7设置在所述回灰管6的相对侧,且从所述回灰松动风管7喷出的回灰松动风正对着所述回灰管6的入口。喷砂装置3的设置,对高粘性灰的循环形成冲刷作用,增强了高粘性灰的流动性,防止灰循环系统的粘性积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物料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与炉膛(1)相连;所述系统包括灰循环装置(2)和喷砂装置(3);所述灰循环装置(2)包括分离器(4)、设置在分离器(4)下方的料腿(5),以及连接所述料腿(5)和所述炉膛(1)的回灰管(6);所述喷砂装置(3)包括砂斗(8)、设置在砂斗(8)下方的喷砂立管(9),以及连接所述喷砂立管(9)和所述料腿(5)的喷砂管(10、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与炉膛(1)相连;所述系统包括灰循环装置(2)和喷砂装置(3);所述灰循环装置(2)包括分离器(4)、设置在分离器(4)下方的料腿(5),以及连接所述料腿(5)和所述炉膛(1)的回灰管(6);所述喷砂装置(3)包括砂斗(8)、设置在砂斗(8)下方的喷砂立管(9),以及连接所述喷砂立管(9)和所述料腿(5)的喷砂管(10、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管包括一级喷砂管(10)和/或二级喷砂管(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4)与所述料腿(5)连接处为锥口;所述一级喷砂管(10)入口设置在喷砂立管(9)上方靠近砂斗(8)侧,其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口;所述二级喷砂管(11)入口设置在喷砂立管(9)下方远离砂斗(8)侧,其出口设置在所述锥口下方,且在所述回灰管(6)与所述料腿(5)连接处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喷砂管(10)与所述砂斗(8)底部的垂直距离H与所述一级喷砂管(10)直径D的关系满足H≥6D。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喷砂管(10)靠近所述料腿(5)一侧为倾斜段,所述一级喷砂管(10)的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α为45°≤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衍国李清海陈宣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一亚高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